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秦岭—淮河线》的教学设计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八年级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秦岭—淮河线》的设计

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及地理特征,了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分界线位置;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识图、填图等活动完成认知,让学生达到知识与能力的目标,通过探讨更深层次的把握秦岭—淮河线在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了解我国地理区域的同时,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为将建设祖国时能因地制宜,按自然规律办事。
教学重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①秦岭、淮河的空间位置在地图上的落实;
②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设计(学生用)
一、秦岭与淮河
认知:
识图:图4-1秦岭——淮河线示意图、p7页图1-5中国行政区划、p21页2-2中国主要脉分布、p42页图2-28 中国主要河流分布
1、秦岭脉的走向为 走向,为 水系和 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其主峰是 ,北侧是 ,南侧是 。
2、淮河发于 ,流向是 。主流是经高邮湖南入 ,另一支东入 。
3、秦岭脉穿过 、 、 等省级行政区,它们的省级行政中心分别是
、 、 。淮河了流经的省级行政从西到东依次是 、
、 。
资料一、黄河夺淮以前的淮河
古代淮河水系,大体上是独流入海的淮河干流以及干流南北的许多支流。淮北支流主要是洪汝河、颍河、涡河和汴泗河、沂沭河等。其中支流水系变化最大的是泗水水系。古泗水出蒙,经曲阜、兖州、沛县至徐州东北角会汴水;又在邳县的下邳会沂水、沭水,在宿迁以南会濉水。至今淮阴与淮河会流。古泗水的上游部分与现在的泗河相似,下游部分由于黄河夺淮,已被南四湖和中运河所代替。古泗水流域面积比现今骆马湖以上沂沭泗水系面积要大,当时是淮河最大的支流。
资料二:淮河本属于外流河,即淮河水最终将由陆地流入海洋,淮河原本也有自己的入海水道。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 流。但由于淮河流域水系地貌的原因,历史上黄河中下游河道多次出现改道,特别是黄河的夺淮夺泗入海,淤塞了下游入海通道(即今废黄河),洪水排泄不畅,四处泛滥。侵占了淮河的入海河道,使得原本成形的淮河水系出现紊乱,从而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或涝或旱。淮河自此步入多事之秋。
黄河夺淮入海是指裹挟着大量泥沙的黄河,从汉武帝时代就开始侵入淮河。最严重的一次,是公元1194年,黄河在阳武(今河南原阳县)决口,占据那里的金统治者,希望以水代兵,借黄河的洪水侵扰南宋,致使暴虐的黄河在无遮无挡的淮北大平原,一泻千里,抢去淮河入海的水道,自此,黄河开始了长达七百多年的夺淮历史。挟带一万多亿吨泥沙的黄水,使鲁南的沂、沐、泅河不能入淮;苏北淮阴以下入海河道被夷为平地,逼淮从洪泽湖南决入江;无数支流和湖泊被淤浅或被荒废,整个淮河水系遭到彻底破坏。黄河使淮河环境的变迁,成了世界河道史上罕见的变化最激烈的河道之一。
1546年后,人为地把黄河引入泗水南流,和淮河一起入海而言。由于黄强淮弱,淮河下游积沙渐高,形成地上河。淮河不再成为一条畅通的水道,而在淮河较低地方,即在淮泗汇口以上的洪泽湖区,首先积水成一湖泊,把宋代以前各小湖连起,成为洪泽湖。
资料三:黄河夺淮使淮河流域产生重大变化
1、淮河入海故道被黄河淤废,从此淮河不能直接入海,被迫从洪泽湖以下的三河改流入江。
2、由于黄河夺淮,洪泽湖大堤不断延长、加高、加固,形成了现在浩瀚的洪泽湖。
3、由于黄河夺泗夺淮,使泗、沂、沭河洪水无出路,并在泗、运、沂的中下游形成南四湖和骆马湖。
4、豫东、皖北和鲁西南等平原地区的大小河流,都遭到黄河洪水的袭扰和破坏,造成排水不畅,水无出路。其中以濉河变化最大。濉河原是发豫东,中经皖北,至江苏宿迁小河口汇入泗河的一条大支流。经黄河多年的决口和分洪,终被淤废,下游不得不改入洪泽湖。
5、洪泽湖以下的入江水道逐步形成,高邮宝应水位抬高,面积扩大,在自然水力冲刷和人工疏导之下,入江水道的泄水能力不断扩大,而淮河下游运西运东地区的水灾也日益加重。
6、留下从兰考,经徐州、淮阴到云梯关入海口的一条高出地面十数米的黄河故道,将原本统一的淮河水系划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
7、将鲁西的原属济水水系淤塞,后经治理现统属南四湖水系。
8、由于抬高洪泽湖水位和抬高干流中游河床,使原畅流入淮的支流,形成背河洼地,新产生出如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等湖泊。
探讨:黄河夺淮后,淮河为什么会成为“害河”,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认知:
1、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地理景观、居民生活习惯

类型土地树木主食

秦 岭

2、阅读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完成下表

一月平均气温河流封冻状况年降水量植被类型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作物熟制主要经济林木主要运输方式

秦岭——淮河线

3、归结: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一月平均气温: ★
2)河流封冻: ★
3)年降水量: ★
4)植被类型:
5)耕地类型: ★
6)主要粮食作物: ★
7)作物熟制: ★
8)主要经济作物:
9)主要运输方式:
三、四大地理区域
认知:1、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2、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探讨:说说四大地区的地理环境、居民生活习惯。


【二】教学程序(教师用)
一、导入: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在冬春两季气候差异很大,物产也不一样,居民生活有显著区别等,这时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一起了解其中奥秘。
二、教学过程:
1、根据学习设计完成《一 秦岭与淮河 认知 识图》学生按要求看书、讨论、做题,然后教师点拨。
2、阅读、讨论完成探讨,教师归结
3、根据学习设计完成《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认知》学生按要求看书、讨论、填表,然后教师点拨。
4、教师强调归结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5、通过识图把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6、说说四大地区的地理环境、居民生活习惯。
7、归结本节的内容
8、完成填充图册

【三】教学设想
我认为初中的地理教学的实效性,不在于教学时怎样去讲得天花乱坠,而在于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本节的内容,在某些问题的理解上,总得说是在感性上的初步认识,通过识图和阅读字收集信息,了解南北差异、四大区域的差异。正因为存在差异,我们就要找出内部的共性,才能更好地去发现差异。但是,我们不能拘泥于这一点,只是初步去认识,只有慢慢的去领会,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学习积极性。至于更深层次的认识,要把它放在后面去理解。因此,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我们也就能够确立本节在全中只是一个纲的地位。
感想:不要把地理教得非常深奥,要让学生在浅显的知识里领悟地理,等他们长大了,理解能力强了,一切会迎刃而解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er/36065.html

相关阅读:《黄河的治理》教学设计
中国的区域差异
西双版纳
台湾省
八年级地理台湾省 教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