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2014年1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试卷(苏教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八年级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八上期末复习试卷 2014.1
一、:
1. “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2.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3. 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 是指声音中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4. 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震幸存者在废墟中敲打铁管向外传递信息是利用了铁管传声性能好的特性
B.小提琴演凑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响度
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
D.学校楼道内设立“轻声慢步”标志的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C.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7.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发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 A.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大象的“声音”交流 D.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 “超声”排石
8.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一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 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
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 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9.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 B.湿裤子晾干 C.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 D.钢水浇铸得到钢件
10.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C)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C)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金属熔点高于l00"C B.该金属熔点低于26"C
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C D.该金属凝固点低于100"C
11.物体放热,则物体的温度【 】
A.一定升高 B.一定不变 C.一定降低   D.无法确定
12.把冰水混合物移到-10℃房间内,那么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A、低于0℃;   B、一定是0℃; C、高于0℃;   D、可能是0℃
13.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整个雪人逐渐熔化 B.整个雪人逐渐升华
C.雪人底部因熔点降低而熔化 D.雪人底部因温度升高而熔化
14.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
15.关于水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沸水的温度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   B.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
 C.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D.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
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
D.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防滑铁链
17.如右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 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in时海波已全
18. 2012年服装服饰类最佳科技成果—某公司研制的首款能有效降低皮肤温度的T恤衫,它利用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面料加快人体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人体温度。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液化 B.熔化 C.升华 D.汽化
19.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气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0.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 吸收热量的是【 】
( 1) 春天, 冰雪融化 ( 2) 夏天, 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 3) 秋天, 清晨出现的雾 ( 4) 冬天, 早晨在太阳照射下, 草地上的霜消失
A. ( 1) ( 2) B. ( 1) ( 4) C. ( 2) ( 3) D. ( 2) ( 4)
21.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 B、升华和凝华 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液化
22.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小冰晶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23.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请你指出包含了凝固这种物态变化的一项是【 】
 A.风雨送春归B.飞雪迎春到C.已是悬崖百丈冰 D.犹有花枝俏
24.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 A.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
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25.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如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 A.液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26.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27.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下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28.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
 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29.图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远视眼、 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30. 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 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 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
D. 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3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水中倒影 B.日食形成 C.小孔成像 D.铅笔“折断”
3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
33.图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 】
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 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
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 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
34.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 】
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B.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
C.蜡烛在a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10c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刻度线处,当光屏一动到如图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向左移动2c,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B.蜡烛向右移动10c,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C.蜡烛向右移动2c,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D.蜡烛移到20c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动到70c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36.已知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当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人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下列所作的四个折射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37.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下图中可以较全面、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

38.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幻灯机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39.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 D.′的右边是玻璃
40.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或蜡烛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41.“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乘凉的“树影”、皮影戏的“皮影”、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关于“影”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摄影时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42.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43.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 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
44.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12c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c B.12c C.24c D.6c
45.舞蹈演员站在平面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 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D.演员以0.5/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s的速度运动
46.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 】
A.小于20c B.大于20c小于40c  C.等于40c D.大于40c
47.图2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48.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in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
A.126k/h B.70k/h C.52.5k/h D.30k/h
49.“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50.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2.5 B.2.5 d C.2.5c D.2.5
51.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的颗粒物,单个P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人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2.5u=2.5 u×10-6 B. 2.5u=2.5 ×10-5d
C. 2.5 u=2.5×10-6c D. 2.5 u= 2.5 ×10-9
52.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 】 A.向西运动B.向东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
53.当你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中,突然感觉汽车座椅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这时汽车正在【 】
A.匀速行驶   B.加速行驶   C.减速行驶   D.正在转弯
54.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频闪照片,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秒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4.5,那么这辆轿车的速度为【 】 A、9/s B、11.25 /s C、6.75 /s D、2.5 /s

55.甲、乙两车分别从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 图像分别如图4( )、( )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 , 间的距离为 ,则【 】
A. , 米 B. , 米
C. , 米 D. , 米
56.一列火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始出发,秒表读数如图甲;当火车速度达到20/s时,秒表读数如图乙。在这段时间内火车共行驶了2000。则【 】
A.图甲、乙读数时间差是20s B.图甲、乙读数时间差是23s
C.这段时间内火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50/s D.这段时间内火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10/s

57.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oC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
58.三次测得某物体的长度分别为24.81、24.79、24.82则下列答案中最接近物体真实值的是:【 】A. 24.79; B.24.80; C. 24.81 ; D.24.807.
59.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 5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刹车。在限速为110krn/h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
A.3 B.7 C.15 D.25
60.如图2所示,可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图象是【 】


A.甲 乙 B.乙 丙 C.甲 丁 D.乙 丁
61.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62.小吴、小王和小杨在一艘速度为v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海轮上玩抛球游戏。小吴以速度v将球竖直上抛,小王以速度v将球竖直下抛,小杨以速度v将球垂直于海轮航行方向水平抛出。若球落地时,落地点均在船上,且不计任何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吴抛球的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最远 B.小杨抛球的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最远
C. 他们三个抛球的落地点均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D.只有小杨抛球的落地点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二、题:
1.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2.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音色”)。
3.噪声是由发声体 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 能转化为 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
4.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 度较   ,音调较   .(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纳系统收录的50Okg的海豚和1O0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   (甲/乙)是蓝鲸发出的.
5.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这层霜是由________经过_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__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__ (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6.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 做测温物质。

7. 前段时间达州大部分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 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 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 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8.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加压下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又在皮肤上迅速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__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________,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9.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使水的沸点___ ___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若实验时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______(填“ 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___ ____。
10.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____ ___的__ ____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____ ___(填“不会”或“会”)影响观众的观看。
11 .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题13 图中图线a 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l)仅增加水的质量;(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 ,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二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 、 和 (选填图中“a ”、“b”、“c”或’' d ' ' )
12.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 ℃.
13.看图回答: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 (填A或B)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 ℃。熔化的时间是______in。
14.图示为国际空间中上宇航员通过悬浮水珠成像的情景.图中水珠相当于 镜,所成的像为倒立、 的 像.生活中雨该水珠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 (写出一种即可).

15.在城市的很多地方都安装了摄像头,该装置的光学统主要是__ _ 透镜,通过该装置能记录车辆及行人 、 的实像.此时,被拍摄物体在距镜头__ _ _处;投影仪能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倒立、_________实像;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使看到的像更大,应适当_________放大镜与地图间的距离。 21
16.我市湖光岩地质公园因湖水清澈可鉴,有“镜湖”之称,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 (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水族馆里的小金鱼在球形鱼缸中供游客观赏,球形鱼缸起到了 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 (填“实像”或“虚像”).
17.如右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
直线上,并且大致在_____ ______;当烛焰离凸透镜20c 时,
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
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_(上/下)移动;移动蜡烛,
使烛焰离凸透镜10c,再移动光屏,________(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18.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19.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加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20.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和 。
21.小刚学了长度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估计教室里所用课
桌的高度约为80______(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然后又用刻度尺
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右图所示,图中橡皮擦的长度为_______c。
22.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米跑步比赛。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作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秒通过的路程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米;接着乙同学以6米/秒的速度追赶,经过50秒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终点。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 米/秒。乙同学出发后,前100秒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米/秒;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 米/秒。
三、作图题:
1.根据图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
2.如图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请你大致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3.如图所示,请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光学元件。并作出另一条光线b的传播光路,
4.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于平面镜,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先后经凸透镜折射和平面镜反射后,平面镜前的人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束好像是从平面镜后的P点射出(P点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请你找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完成光线α的光路图.

5.在图中,画出光线SA经水池壁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和该反射光线射出水面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6.如图所示,暗室内有一盛水的水槽,水槽上方一激光束入射到平面镜(图中未画出)上的O点,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水槽中的B点。请画出平面镜并作出光从O点传播到B点的光路图。
7.如图乙所示,由发光点A发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S点,请在图乙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8.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 6,试在图中准确画出:(l)平面镜的位置;(2)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如图P点的光路图。

四、探究:
1.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2.下面是两个旅行家在户外走散时的一段对话:
“叔叔!”我大声喊道. “什么事,我的孩子?”一会儿之后,他问.“我想知道,我们俩之间的距离约有多远?”,“这很简单.”……
请你根据上面的对话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能快速测出他们之间的大致距离.
①实验所需的器材 ; ②应测的物理量: ;
③要知道他们之间的距离,还需用到的一个已知物理量: . ④计算式
3.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由表1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  (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如图3中a、b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
不同.
(4)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一种即可).
(5)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于表2中.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_,由此说明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或“=”)l标准大气压;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 水的温度将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6)小明还发现移开酒精灯后,烧杯中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可能是 (7)如果用硬纸片将烧杯盖得十分紧密,且纸片上无排气孔,则水的沸点会_______(填“升高”、 “不
变”或“降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
⑴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⑵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5.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晓雯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
(1)如图甲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晓雯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虽然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棋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棋子,这是为了能确定像的 。如果有3厚和2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的目的是为了 。
(3) 晓雯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 (选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她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 (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4) 选用棋子做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请你设计一种改进的方法:
(5) 实验中看到棋子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远处的像是来自棋子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6) 当棋子放在玻璃板前20c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棋子正好与A的像重合;移去B处的棋子,取一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棋子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晓雯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凸透镜,B处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烛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
(7) 如图乙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它们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该小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6.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 ,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射面材料大理石玻璃板木板棉布毛巾海绵
反射声音的强弱最强强强较强弱几乎听不到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
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 .
(4)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置还能研究的问题时
(5)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 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7.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进一步探究.
⑴ 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一个
的光斑.图(1)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焦距f = c;
⑵ 小明按图(2)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橡.由此,他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⑶ 如图(3)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 、
、 像,则他应将光屏向 移动,移动距离s′ s.
8.【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刻度尺、蜡烛、凸透镜、光屏;
(2)如图甲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
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物体到凸透镜
的距离/光屏上的像到
凸透镜的距离/
14013.3
23015
32020
41530
510光屏上没有像
68光屏上没有像
【分析与论证】(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 。
(2)如图乙所示,光屏应移至 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在成像已清晰的情况下,如果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
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4)实验时,他将点燃的蜡烛移到物距为5c处,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只有光斑(图中未画出)
①下列关于光斑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B”或“C”)。
A.光斑是烛焰所成的实像B.光斑是烛焰所成的虚像C.光斑是烛焰发出的光折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②为了观察物距等于5c时烛焰的成像特点,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步骤: 。
(5)在整理器材时.香香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 (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6)若将光源“F”放在26c刻度处,其大小如图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调整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再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在光屏上所成像可能是图丁中的( )

9.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的是图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_____0.05(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10.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
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
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
(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 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简要做法: ;
如何判断: 。
11.国庆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甲
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①“泰州18k”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40”的含义为_______ _.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明的爸爸驾车从此标志牌到
泰州最快要用多少分钟?
(3)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看了看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9:00,同时小明注意到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乙所示.一路上汽车始终是匀速行驶,当汽车到达高速公路的出口处时,小明又看了看手表,时间为上午10:30.请你计算:这段高速公路的全长是多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er/171830.html

相关阅读:2013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上期中试卷(张家港市梁丰初中有
201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题(附答案)
2015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清四试题(附答案)
北京西城区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