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南澳中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
期末物理复习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如图所示,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此现象
表明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 ( )
A. 振动的幅度 B. 组成的材料
C. 振动的快慢 D. 自身的结构
2.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然后立即返回,速度是20m/s.则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
A. 24m/s B. 25 m/s C. 26 m/s D. 无法判断
3.“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
A. 光的传播速度太快 B. 光发生了反射现象
C. 光发生了折射现象 D.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4.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
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
A. 10:21 B. 21:10
C. 10:51 D. 12:01
5.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现将物体向透镜移近10cm后,得到的像是(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等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6.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 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 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 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7.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 B. 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的过程
C. 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 D. 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
8.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
A. 将游码向左移动 B.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将游码向右移动 D.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9.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读数应为________ cm;此刻度尺的
分度值为________。
10.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指的是___________,而“引吭高歌”里的“高”指的是____________,“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的____________不同(此题三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1. 2005年5月22日11时8分,我国珠峰测量登上了峰顶,当时的气温为零下二十九点六摄氏度,记作______________.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用该温度计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量珠穆朗玛峰的气温。
12.第26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于2010年1月5日在哈尔滨拉开帷幕.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久了雪人也会逐渐变小,这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____现象,这个过程中雪需要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3.彩色电视机屏幕工作时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色光混合成绚丽多彩画面,它的遥控器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工作的.
14.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__(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________ m.
15.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景象,是由于发生了光的________反射.我们在亮灯的路上有时看不见前面地上的水,是由于发生了光的________反射.(此题均选填“镜面”或“漫”)
16.毕业班的同学在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镜头,应使照相机________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________胶片(此题均选填“远离”或“靠近”).
17.一捆铁线,质量是79kg,铁线的横截面积是2.5X10-2cm2, 它的长度是 米。(ρ铁=7.9×103kg/m3)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每空1.5分,共42分)
18.(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甲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完成乙图、丙图中的光路图。
甲图 乙图 丙图
19.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
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
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温度计中的液柱稳定后的示数如图所示,
则此时水温是________________.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6 98 98 98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___℃,第________分钟记录错误.
(3)实验中发现加热烧杯中的水到沸腾时所用的时间太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盛水的烧杯里有只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水沸腾。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5)小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看见离壶嘴一段距离处出现一股“白气”,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是小玲和小美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在探究前,小玲将三个凸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调节凸透镜和光屏间的距离,使太阳光在光屏上会聚一点,量得凸透镜带光屏的距离分别为48cm、15cm和4cm,为了便于在光具座(长约1米)上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小玲应选择焦距为________ cm的那个凸透镜进行实验。
(2)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中心应该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
(3)当烛焰移动到离凸透镜的距离只有12cm时,光屏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不管怎样位置都承接不到实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眼来观察蜡烛的像,眼睛、蜡烛、凸透镜的位置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 30cm,光屏距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___ 30cm(前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________________是这种现象的应用。
22.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液体质量,往烧杯中倒入液体,称出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70g,把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再称烧杯和剩下液体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________使天平平衡,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内液体质量为________ g,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 cm3 , 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 kg/m3 .
(2)若小刚在用已调好的天平测液体质量时,操作如图丙所示,请你指出其中的两条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12分)
23.一质量为0.25kg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总质量为1.5kg.若盛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为1.75kg求:
①瓶子的容积;②这种液体的密度。
24.一列火车通过一座大桥时,在到达桥头前某处鸣笛4s后,站在桥头的人听到火车的鸣笛声,已知火车速度25m/s,声音速度340m/s。问:
①鸣笛时,火车距离桥头多少米?
②再经过多长时间火车可以到达桥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er/1185219.html
相关阅读:201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题(附答案)
2013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北京西城区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新人教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上期中试卷(张家港市梁丰初中有
2015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清四试题(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