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作文写作指导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

①文题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

②开篇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

③文章中间 如《拿来主义》《论积贮疏》

④结尾 如《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

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

  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

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

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3、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也即:   引论       本论       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

《简笔与繁笔》:举洋洋洒洒百万言的《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片断,景阳岗的山神庙,一个“破落”使境界荒芜之景全出。这里两个字对百万言,可谓用简到了极点。同样作品里作者写繁笔的好处时,却又举了短篇小说《社戏》中的例子,也不得不说是极为典型。


  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对事例叙述的方法。注意并列的几个事例的顺序,还要注意安排的详略,大家熟知的材料要略写,不熟知的要详写。

b、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

  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把文化遗产喻为一所大宅子,列举一个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态度来表达作者对文化遗产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形象、生动,给人们以很深的印象。

c、对比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今年高考一则优秀作文题为《四幕剧》,其中的第二幕剧写了这样一个内容:

  背景:一个小餐馆中,一张桌子,面对面坐着两个人,他们面前的盘子里各有半个甜面圈。

  A:唉!天哪!只剩下半个甜面圈。(A一脸的无奈)

  B:上帝!真是太好了,还有半个甜面圈。(B一脸快乐状)

  文章中写的这段话对比鲜明,对待生活的悲观和乐观跃然纸上,正如该文作者说:乐观的人在被玫瑰刺伤后仍会说多美的花,悲观的人在看到刺时就会说多糟啊。我选择玫瑰的美,因此我选择前者。

d、引证法,除引用名人名言以外,我建议同学们应该多积累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近两年高考没有考查名句,全给高中生造成一种误解,不考就不积累是不对的。

  浙江一考生在2000年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与人如此的不同。信手翻着宋人话本《碾玉观音》,不由得这样想。话本的开头是这样的疑问,“春已归去,不知哪搭是春住处?”秦观说: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苏小妹说,春是被带走了。”燕子衔将春色去,沙窗几阵黄梅雨”。还有苏轼说、秦观说……(《—花—世界》)

  我只是选取了该文的一个部分,议论文中部分名句或古典诗词曲的引用的效果就不用再说了罢。

  论证方法还有引申论证、因果论证,我们也不再细说了。

二、议论文逻辑性的具体体现。

  写议论文必须注意逻辑性,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一方面要依靠语句表达出逻辑性,另一方面要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突出逻辑关系。

  一个语段的内部之间也需要有严谨的逻辑关系。

  严密的逻辑关系必须反映出作者的行文思路。

  注意议论文中的“但”“但是”等转折连词的作用,俗语有“‘但’字后面有文章”的说法,它的后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标明了文段或文章的中心,使文章的论点更醒目、更突出。

  注意要善于运用“固然”“诚然”等词语,一个短短的600—700字的议论文,有时很难全面地表述清楚,为了使论证更加全面,更加有针对性,同学们要善于使用这样词语开头的语句表达。以前的高考曾经考过“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的辩论段,这样的文章就极容易失之片面。写作时,选其中的任一题目都要注意“补全”。比如,若选写“近墨者未必黑”,主体论述这一观点以后,在收尾的时候,就应该以这样的结尾段收束:诚然,我们主张近墨者未必黑,但也并不否认近墨者黑的观点,我们只是说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自我控制能力,我们就有“近墨不黑”的条件。

三、议论文写作更需要哲理的思考。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思想渐趋成熟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渐渐走向成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在不断走向成熟。正如此,高考才十分注重对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在1998年以前,高考作文始终围绕着哲理的深层次思考来命题,像《树木·森林·气候》就明显涉及了普遍联系的观点,《“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考查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玫瑰园》考了全面性的观点,等等。

  高中生不爱学政治,是很常见的现象,这很不合适。政治课上有许多哲理及原理会为我们写作所用,它会起到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思想的作用,同学们应该善于用一些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实中的一些问题。

四、材料议论文的写作。

  高考中,常见的议论文写作是材料议论文,很少有命题作文的考查。材料作文以现实针对性强,不易猜题、押题等优点深得命题教师青睐。

  材料议论文的写作审题是关键。近几年的高考并不在立意上给考生造成太多的障碍,但是立意除了准以外,还有一个新颖的问题,“言他人所未言,写他人所未写”才是写作得以出新的关键。

  材料式议论文的写作要充分利用好所给的材料,首先我们要读懂材料,然后我们以此为基础,根据写作要求去构思为文。

1、材料式议论文的立意:

①多对象定向法

  该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自选角度”要求的写作题。写作时我们要从阅读中选取涉及到的各个对象,为文章写作确定一个最佳角度,“最佳”包含该角度有内容可写,选题新颖深刻等方面的内涵。

  示例:

  有这样一则材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尽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返,终身不敢言归。(《孙子·汤问》)

a、选对象:薛谭、秦青

b、选角度: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不仅会教歌,也会教做人;讲究教育方法,善于诱导。)

c、延伸立意:见上面括号内

  完成了上面的几个分析以后,同学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写作了。

②求同思维法。

  这种方法往往适用于多则材料或一个含有相同因素的单则材料。

  示例:阅读下面材料,归纳出共同点,写一则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1)有人问球王贝利最喜欢的进球是哪一个,“是下一个。”他这样回答。

  (2)有人问著名导演谢晋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哪一个,他答“下一个”。

  分析:两则材料涉及到的都是名人,成就了一番自己的事业,但他们共同的是永远有追求,没有功成身退。这是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围绕这一话题,我们就可以拟定一个议论的中心:人生,永无止境的奋斗舞台。(‘97年的高考作文与此相同)

③求异思维法。

  适用于多则材料。应透过寻找材料间的不同点确定议论中心。同样的材料,如果我们再另外加一条,恐怕就不能像②所说的那样立意了。

  (1)(2)同上

  (3)期中考试刚刚考完,小明面对自己的成绩,淡然地说,“看下一次。”

  分析:这三个材料,前两个有共同点,第三则材料就没有这样的相同点了,相反,文中的“淡然”一词,明显标示出小明对待成绩的态度,一种无所谓的姿态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确立中心论点时,就应瞄准三则材料的不同点,结合起来,我们应该得出“要立足现实,正确对待成绩”的结论。

④关键词法

  有人说:“你对生活笑,生活也会对你笑。”对此,你如何理解?请你以此为话题写一则议论文。

  分析:该句中有两个词语“也”、“笑”很关键,“也”标明“你”与“生活”之间关系的互动性,“笑”实际上富有隐含意义,含有乐观的意味在里面。明白了这个内涵,我们就可以确定写作的方向了。写作的角度确定有时还要依题干的要求来定,有时作文题要求只依据所给材料的中心拟题写作,这就要求考生必须选准写作的中心了。

2、材料或议论文的行文

  该种作文在要求上一般有两个倾向,一个是要求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一个是要求以材料为话题,引出相关论点。两者在写作时对材料的处理不同,前者要围绕材料展开议论,后者可以脱开材料,只是以其为话题就可以了。

①前种类型的写作一般有这样的思路:

a、概述与中心论点相关的材料内容,力保所用内容与中心论点紧密相关,语言精炼。

b、提出中心论点或提出议论的范围。

c、回评材料或引述事实,理论论据证明论点。回评就是根据概述的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明确如何得出这个观点或为什么会得出某个观点。引述论证就是对论点进行事实或理论的证明。

d、联系现实,展示写作此文的现实针对性,提出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策略,使写作的目的性,针对性突现出来。

e、收束全文,重提材料。

  课文中有许多优秀的课文可以作为写作材料或议论的范例。我们举《恰到好处》这一例说明一下。

  文章共4个自然段,段与段间的关系非常明了。

 

第1段作者引述了《登徒子好色赋》对东家之子美的描写,使文章形象而生动。同时,段末点明了“恰到好处”这一观点。

  第2段提出论点: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处”。同时,作者列举了京剧演员、优秀歌手、工人炼钢、做政治工作等四个方面的事例,加深读者对“恰到好处”的具体认识,语言精炼,短短4行字,列举了四个方面的事例。段末又引出了下一段的内容,起到了过渡作用。

  第3段重点论述“过”的危害,列举睡觉过多、劳动过累,重视健康过头等三个方面的生活现象,论述凡事做过了头就不好的问题。文中还引用了列宁的话给以强化,加强论证的说服力量。

  第4段驳斥有些人认为的“中庸之道”思想,明确怎样才能做到“恰到好处”,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客观标准。

五、议论文写作要关注自我、关注人生、关注社会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近3年的驳题:

1998年:《战胜挫折》——文体不定,要求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亲身感受为一篇文章,该题直揭考生的内心世界,便于考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来,文体的放开,使考生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写作优势。关心自我,关注自我的社会价值,为自己的人生选取一个健康正确的走向是高考要考生做出正确回答的。这类的写作考查更利于考试中同学们的正常发挥,因此,此种类型题应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在实际生活、学习中,要经常运用学习过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增强自己明辨事非的能力,培养自己洞察社会的敏锐感知的能力。

1999:《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文体不定。要求考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的对未来科学发展的前景有一定的预知能力,这对我们平时的写作练习应该是一个正确的引导。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强是今年高考的鲜明特色。从高考作文的实际情况看,一部分考生的写作思路放不开,内容贫乏,明显反映了一些考生阅读面过窄的问题。素质教育对高中学生的一个最大影响就是引导学生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今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火了《科幻世界》这本杂志,但这只是一个个别现象,从实质上反映了现代高考对考生的综合要求。

2000年:《答案(标准)不是惟一的》——文体放得更开,甚至删除了以前一直要求的“除诗歌外”。考查创造能力的特点特别突出,从内容到形式都可由学生去把握。从学生及教师的反映看,很贴近学生的求学实际,既可有现象为基础的写作,也可有超现实的写作。写作的内容考生很熟悉,如果能够接触到一些有益的期刊报纸会对写作成功有很大的提示作用。《中国青年报》举办的“鼎新杯” 作文大赛“哪条小鱼在乎”征文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对今年的写作有提示作用。《读者》中也有一篇文章谈到了答案不是惟一的问题,它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一个教授考一批学生,每人给发了一个气压表,要求用其得出一座大厦的高度。

  同学们纷纷出去了,不一会儿回来了,教授问:“你们用什么办法得出了大厦的高度啊?”

  “根据楼顶与楼底的气压差计算出来。”

  “把气压表做成单摆,计算出摆幅,然后再计算高度。”

  “把气压表用绳子拴上,从楼顶放到楼下,然后量一下绳子的长度。”

  “我的方法很简单,我到物业管理员那儿,请他告诉我这座楼的高度,气压表作为礼物送给了他。”

  答案还有,但这也足见其丰富多彩的一面了。

  经常读一些报刊杂志无疑会对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由这几年的作文考查看,我们会发现,写作题对考生认识自我、认识人生、认识社会有相当的关注,我们也要经常去思考一些热点问题,像2000年春季高考“跨入新千年的联想”,上海高考题“对世博会主题的建议”等都引导考生要在平时积累些什么知识。此外,像环保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问题,社会的未来发展问题都很可能成为写作的命题材料。人类对基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更大突破,但基因成就的获得是否也会像核的研究成就一样,在给人类带来幸福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呢?据说,一旦基因的研究获得进一步的突破,人将会活到1200岁,对此,你又如何看呢?这些,同学们都应该很好地思考一下。

六、议论文语言形象化的处理。

  议论文语言特点是鲜明、准确、概括、生动,但如果在语言上不注意锤炼,不注意运用一些技法来达到形象化的要求,议论文的语言是很难生动的。议论文语言形象化的方法主要采用由抽象化思维向形象化思维转化的方式。在一篇议论文中,我们如果插入或运用一些形象化的语句是很可以实现形象化要求的。

  主要采用下面几种方法实现上述要求;说之前,我们体味一下下面三段话的表达效果:

  绿,是什么?朱自清说,是碧玉,是鸡蛋清,是少妇的裙幅,是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

  理想,是什么?流沙河说,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他又说,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

  诗情,是什么?刘禹锡说,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多美的想象啊!这里,大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展开了自己的思维,实际上,只要得法,我们也能做到这一点:

1、形象比喻法:

  注意三点(1)比喻的特点,(2)比喻的相似性,(3)不同范围的事物才可形成比喻。

  1998年高考题中有仿鸟比喻句的试题,实际上这也就是形象比喻的一种仿写形式:

  所给的语境: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仿定的对象为“时间”,这是一个抽象化的概念,我们要赋予它以形象的感受,它可以写成:

  时间好比一条无形的河流,它无声地流过每一个人的身旁。时间如同一位公正的法官,它公平地对待每个人的是与非。

  写“意志”,可以说“意志是一团火,可以永不熄灭,也可以瞬间消失;意志是一条河,可源远流长,也可以转瞬干涸。”

  写“理解”,可以写成“理解是一条纽带,将人与人的距离拉近,理解是一座桥梁,让心与心彼此沟通。”

2、形象阐释法。

注意:(1)抓特征(2)阐释语要精当简要。它主要体现为用形象为例阐明抽象概念的内涵。

  写“直线”,就可写成:

  直线的无尽说明它有着执着的追求,直线的挺拔正是它刚正不阿性格的体现,直线的不曲证明它具有宁折不弯的高贵品质。

  赞美直线的挺拔,是因为它性格刚直不阿。一位教授拿着一根筷子告诉他小儿子:“它永远是直线。”儿子却不以为然,拿过来用力地弯曲,然而“啪”地一声,筷子断了,拿在手里的仍然是直线,这就是刚正不阿的直线。

3、形象例说法。

  与形象阐释法不同的是,前者抓住景物的特征去解释抽象的概念,而此法重在通过具体的事例去使一个抽象化的物或概念更加具体,用事实说话是它的突出特点。

  注意:选例要围绕概念的特征,就好比“论据要围绕论点选择一样”事例后要加上适当的必要的论说。

  写“寂寞”,就可以写成:

  他们寻找寂寞,但不意味着意志消沉,姜尚垂钓河边,一时寂寞却成就后来的千古功名;诸葛亮“龙卧南阳”,一番寂寞之后,便有了成名八阵图的得意;再说现代的吧,众多球迷心目中的乔丹,他也曾把手一挥,离开了他成名的篮球场,两年的寂寞以后,他又创造了三连冠的辉煌。

4、引言阐释法。

  引的“言”是那些名人名言,也可以是富含哲理的名诗,名歌,它们往往有警策人心的作用,用在文章中往往使文章富含哲理。

  这里的阐释语可以在引言前,也可以在引言后,目的是加强说理的形象性和哲理性。

  写“意志”,可以这样写: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两岁时害了场大病,差点儿送了命。病好后,却成了口吃,在小学读书时,他因此常受嘲笑。他发誓要彻底改掉口吃毛病。为此他经常一个人进入大山,一会朗读,一会唱歌,一会叫喊,用这种独特的方式纠正口吃,他,终于战胜了口吃。

  顽强的意志力使田中角荣成了日本著名的首相。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只有意志才会使我们成功。而意志的来源又在于毫不动摇,并坚决采取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形象化语言的表达效果及方法的认识,我给大家读一篇沈阳56中宋传威同学写的《说“孤独”》

说“孤独”

沈阳五十六中学  宋传威

  孤独,如果不是性情怪僻、心理阴暗、思想缺乏健朗,那么往往就是人物卓绝。太美丽的人容易孤独,因为她难以找到如意的伴侣;太优秀的人容易孤独,因为他超凡脱俗;胸怀大志的人容易孤独,因为他缺少知音;身怀绝技的人容易孤独,因为他没有敌手。林黛玉是孤独的,屈原是孤独的,俞伯牙在失去了钟子期后只好摔琴谢知音;鹰是孤独的,考虑是孤独的,斗牛在失去了对手后是一头撞在了碾盘上的;诗是孤独的,哲学是孤独的,艺术一旦进入了审美的圣殿也必然是拒绝平庸的。

  孤独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以孤独为伴,能够透视人生。能够耐于孤独的人,成长的艰辛苦涩不会使你沉沦;平谈的岁月不会成为断送你人生的急景流年。失败后的孤独,能够让你重新崛起;成功后的孤独,更不会让你在狂热中迷失自己。

  齐白石说:“画者,寂寞之道。”爱默生说:“有些声音是在孤独时才听见的,在人群中它们会模糊消隐。”多少关于孤独的深刻而优美的表述,都具有一种哲理的高度。

  黑格尔二十三岁获得哲学学位后,不为热闹的文坛所动,终于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检点爱因斯坦一生的丰硕成果,几乎无一不是独辟蹊径、冥思苦想的结果。陈子昂千古独步,才唱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登幽州台歌》。

  因此,斯·茨威格说,全人类优秀人物的经历表明:“真正的伟大是孤独,哪里没有伟大的性格,哪里就没有伟大的人物、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功业卓著的男子汉。”可见,孤独是灵魂的“过滤器”。天才只有在孤独感中才能成长。

  然而,孤独毕竟不同于无聊,孤独是一种深层次的成熟,是一种对理想的刻意追求所产生的良性心态和行为,揭开孤独的纱帘,你会看到一片澎湃的大海。而无聊,在夕阳的照射下,伴随 着它的将永远是那斜长的影子。有些人是孤独的,但他们并不无聊;有些人是宁肯无聊也不甘于寂寞,那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是空虚的、孤独的。

  孤独是一种超脱,它植根于人类因终极关怀而生的忧患意识。因此,它可以使人心理更集中、更炽热、更自觉地投入和进入超前性的思考,以至于有所发现和创造,喜欢喧嚣张扬的人,乐于沉湎在世俗的欢乐里,永远也无法品尝到孤独之美——心灵幸福的高峰体验,因为欢乐揭示不了最深刻的真理。

  高山是孤独的,因为它挺拔;大海是孤独的,因为它没有影子;黄金是孤独的,因为它喜欢缄默;冬天是孤独的,因为它贯于孕育。

  总之,孤独之中蕴藏着一种力量,如同子弹蕴藏在枪膛里。经受了“情到深处人孤独”的感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寥落,“高处不胜寒”的凄清,便会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力量!

例4、素质教育要求在语文学习方面应该多接触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在阅读中更要培养对作品的正确的鉴赏力,从而提高我们自己的阅读品味,请以你读过的优秀作品为例,写一篇评价文章,文题自拟,字数600以上。

  思路:文学评论是议论文的一种。它是阅读者对作品的内容或形式发表见解,提出看法的评论文章。就一部作品而言,评论可以从内容入手,也可以从表现手法入手。文章的主旨,人物形象,作者对社会、人生、自我的认识等都属于内容范畴;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语言运用、修辞手法等表达技巧。一篇短小的评论文章不必从多个角度入手写作,可以选择一个或两个角度为文,这样能保证观点集中、鲜明。评论一篇文章往往离不开对内容的准确把握,一切都要从内容入手去展开阅读者的思路。写作时要做到叙、析、评的完美统一,这三者实际相当于议论文中的论据、论证和论点。

  例文:我看金庸的“武侠系列”

          孙明伟

  它的趣味吸引着我,它的风韵迷恋着我,它的诗意陶醉着我,它的真情感化着我,它的内涵充实着我......

  金庸武侠的最具神韵之处,恐怕就是它包罗万象了,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传统诗意的一面表达得淋漓尽致。从残阳夕照的边塞大漠到荒无人烟的海中孤岛,从冰天冻地的雪峰世界到山明水秀的江南水乡,从幽氤森冷的深山古刹到茹毛饮血的异域边疆,从精彩的围棋棋局到绝妙高深的中医中药知识,方方面面都被金庸的生花妙笔点缀出了耀眼的光辉,所有这些,无不渗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无不闪现着令人神往的古代风情。

  率领军民死守襄阳城的郭靖让我领略到了英雄好汉精忠卫国的风采;胸无大志的张无忌让我明白了优柔寡断,大事难成;心狠手辣的赵敏的转化让我相信了环境造就人的客观道理。金庸小说的主人公一般都是从童年开始他们的磨难人生的,从主人公成长成熟的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生道路的崎岖不平的道理。在金庸的顶峰之作《鹿鼎记》(当然是指原著而不是影视剧),更是以恢弘的气势向读者展示了康熙年幼登基、擒拿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北拒沙俄等一幅幅真实的历史画面,简直就是康熙皇帝的武功史,该书更是以韦小宝的遭遇向世人展示了官场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和社会上的世态炎凉、人生百态。

  有人说,武打小说中太多的打打杀杀、侠骨柔情、虚幻情境会使学生误入歧途,学生看了有害无益。我不同意,是否有害决定于学生自身,而不在小说本身。菜刀可以成为凶器,可家家都有;《金瓶梅》被称为黄书,说明一定有人看过,难道这些研究艺术的大师们都变坏了不成?诚然,学生的自制能力差,可如果不从引导学生增强自制力的教育入手,反而不客观地错误评价,这本身不就表现了教育的失败吗?

  金庸小说令人深深地体味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给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中国人以一种落叶归根的文化归宿感。”面对一些人对金庸小说的不公正评价,我由衷地抒发对金庸小说的推崇之情,为之鸣不平。为此也不惜把自己推到被批判的位置,理由很简单:只要我喜欢。

  评析:文中所谈是近期文学评论界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作者并未用偏激的语言以求标新立异,而是抓住金庸小说感染作者的内容方面去谈自己的观点:一个是作者为读者创设的意境美,一个是作品中融注的爱国、爱民族的思想感情,这是文章的闪光点所在,也是文章的深度所在。作者在表达上也采用了高妙的手法,整体上采用整句的形式使文章表达语式流畅,语气畅达,显现了较高的文学修养。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另类观点,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也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倾向。

  例5、据1999年9月19日报载:为纪念大连建市100周年,大连市修建了世纪仓,将反映20世纪大连市变化的100件物品珍藏其中,留给100年后的大连人开启。这100件物品中有1999年时的大连市长给2099年的大连市长的亲笔信。

  假如在你的学校也修建了一个类似的世纪仓,请你以20世纪末的高中生身份写一封致21世纪末本校高中生的信。

  [注意]

  (1)内容只要与“20世纪末高中生致21世纪末的本校高中生”有关即符合要求,具体角度和写法可以多种多样,比如讲述今天的故事,畅谈学习的苦衷,介绍兴趣爱好,发表人生见解,探讨百年间各方面的异同,预测百年后的发展状况,等等。

  (2)题目自拟,也可以直接以“致......的一封信”为题。

  (3)不少于700字。

例文:

    你们拥有的地球圆吗

             孙明伟

21世纪的校友:

  你们好!

  我是一百年前在本校读书的一名普通的高中生,我怀着无比激动和无比兴奋的心情在世纪之交向你放飞这只世纪鸿雁。

  我们只能预测和畅想百年之后的未来,你们也应该了解一下百年之前的历史。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得飞快如奔,你的科技自然胜过百年之前千万倍,但我们所处的时代的一系列世界问题,你们解决了吗?

  人类的工业革命把一堆堆的金山摆在了人们眼前,但也带来了人类的不幸:九曲黄河再也没有了“泾渭分明”;亚马逊平原上的热带雨林只能称作地球的半支肺叶。在这个星球上只能到海拔几千米的青藏高原去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都有上百乃至有上千种生命永远地离我们而去,生命之泉也进入了半干涸的“风漠时代”。不知道百年之后,你们那里的天,蓝吗?山,绿吗?水,清吗?

  不知是谁让和平的鸟儿折断了翅膀,我们的时代有时好像无公理可言。中国的驻南斯拉夫使馆竟然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加勒比海中的岛国——古巴一直在“世界宪兵”的航母监管下与世隔绝;被称为人类精英的犹太人依然大部分颠沛流离无处安身;非洲的难民依然空着肚子乞求上帝的恩赐;......面对这些不公与不平,太阳哭了,躲在山后,无能为力。不知道百年之后,你们那里的太阳,红吗?月亮,洁吗?地球,圆吗?

  但愿百年之后,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的另一面,会有与之相和谐的公理与公德在。我们的时代有一首歌:“但愿人间,没有伤痕;但愿平安,一程又一程;但愿世上疾苦不长存;但愿和平的天堂不凄冷;......”这首歌,不知道你们唱响了吗?

  此致

敬礼

                  你的20世纪末的一名校友       

1999年12月30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uowen/xiezuo/12688.html

相关阅读:善用佳句出美文
描写人物外貌的指导课
材料审题立意的两种做法
少教多学之以读促写式作文教学探讨
写应该避免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