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车上,年仅11岁的董昊辰与妈妈在如何处理压岁钱的问题上产生争执,为避免数千元压岁钱被“没收”,聪明的小昊晨竟找来警察维权……
2011年2月20日上午9时30分,在T148次列车上,列车长忽然被一男孩拦住去路。男孩指着身边一女子说:“妈妈要收走我的压岁钱,我不同意,你说她能强行抢走我的钱吗?”面对小男孩的质问,列车长不知如何回答,只得叫来乘警。原来,小昊晨过年时得到了几千元压岁钱。往年,小昊晨得的压岁钱都是上交父母,可今年小昊晨却不愿将压岁钱上交。孩子不肯交出压岁钱,小昊晨的妈妈有些急了,便欲“强行没收”。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列车长问小昊晨为啥不愿将钱交给妈妈。小昊晨说,今年给爷爷拜年时,发现爷爷的腿疼比以前严重了,他想用压岁钱给爷爷买根拐杖。听孩子这么一说,小昊晨的妈妈没想到孩子竟如此懂事。最后,小昊晨的妈妈答应以孩子的名字为他在银行开一个户,只要用途正当并经家长同意,小昊晨就可以自己支取。
小昊晨是个懂事的孩子,对于已经有11岁的小昊晨来说,爸妈其实可以教会孩子一些正确合理的理财方式,而不是把压岁钱“统统没收”。那么如何教孩子进行理财呢?
曾有研究人员对100名3~8岁的儿童进行过调查,询问他们“钱是从哪里来的?”得到最多的答案是“钱是从爸爸的兜里掏出来的”;其次是“钱是银行给的”;再次是“钱是售货员给的”;只有20%的孩子说,钱是工作挣来的;还有一些特有意思的回答,比如“钱是长在树上的”。
如何指导孩子认识金钱、学会花钱,差不多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是否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管钱,家长们最常见的考量就是“让孩子管钱,会不会助长他/她花钱的欲望?”其他的担心还有“怕孩子学会攀比”“不知道节约”,还有“钱少了产生自卑”等。
钱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太大的话题。在孩子们和成年人看来,在4岁的小朋友和14岁的半大小子看来,每个人的解答绝对不一样。那么压岁钱到底应该谁来管?怎么花?这需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具体分析。
以下是心理专家为父母们给出的悉心指导——
■ 学龄前幼童:面对孩子清澈的双眼,很多人都会感到自己“无力拒绝”。照顾婴幼儿的父母,也经常会体会到这种“愿意为孩子去做一切”的冲动。这是由于小孩子常常会把自身的“全能感”投射到父母身上,而身为养育人的父母也很容易对此产生认同。
尽管如此,父母当然是无法满足孩子的所有需要的。我们需要学会对孩子说“不”。这个时刻,家长需要处理好自己的挫败感,将自己的这种无力传达给孩子,进而也使他/她体验到经历挫败而带来的无力。
放心,这种无力感本身不会造成伤害,遭遇挫折是我们每个人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孩子会逐渐在挫败中明白:“原来这个世界不是我想怎样就怎样的。”
因此,这个时期钱的使用权无疑是应由父母主导的。毕竟在这个年龄的孩子眼中,粉色的钞票只是可以换来满足的神奇纸张。当孩子要求自己来管理大额的压岁钱时,父母就可以明确地告诉他/她“现在你还不可以”;“你还需要我们来替你管理”。
通常,孩子的负面情绪反应不会太持久。而父母需要关注的是自己对待钱的态度,是否在对孩子说“不行”的同时,将自身有关钱的不安全感、内疚与羞愧也传达给孩子了。
■ 小学儿童:这个阶段的孩子对“钱”已经体会到了很多层面的作用和意义。他/她们对于钱的渴望在不断增加,也说明了他/她们的世界在不断扩大。逐渐长大的孩子,会越来越多地要求有更多的自主权,当然也包括支配钱的权利。
这个时期的孩子,的确缺乏一些必须的金钱管理的能力,消费缺少计划性,拿到钱后常常急于去实现愿望的满足,迅速花掉所有可支配的钱款。而父母需要做的,是从对待幼儿时“指令式”地替孩子做主,转向对待学龄儿童时“指导性”地引导他/她学会花钱,让孩子加入到对钱的管理中来,但也不是完全放手。
因此,这个时候父母要做到逐渐放手,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她去自己支配相对小额的钱款,协助他/她正确地认识金钱和使用金钱。当孩子要求自己独立管理压岁钱时,父母就可以借机对他们进行有关金钱的教育工作。
可以先把一小部分数额的钱款交给孩子管理,家长完全不干涉;也可以让孩子先列出一个用钱计划,得到父母同意之后,再把全额交到孩子手中。这个与孩子商议的过程,其实就是父母在认可孩子成长的过程。
■ 初中及以上青少年:14~15岁的孩子,在消费行为上已经与成年人非常接近,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异。他/她十分清晰地理解金钱可以交换来多种形式、多重意义的享受与满足,家庭中有关钱的战斗也就更多硝烟的味道。
这个时候,父母通常“做什么都是错的”。生理上的发育,促使青少年的生活中必然充满冲突,对于独立性的追求成为一种内在需要。父母再想蹲下身来和颜悦色地进行“商讨”,在孩子看来就变成了一件可笑的事情。
在压岁钱的问题上,父母需要做的是给予孩子“有底限的管理权”。在不影响家庭经济情况的前提下,划给孩子自己的“独立账户”,让他们自己去管理吧。孩子总归是要长大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988451.html
相关阅读:拥抱让宝宝心灵更美好更健康
孩子哭闹家长学会倾听
莫让溺爱宠坏了孩子的心灵
老人帮你带孩子,你担心什么
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