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有个网友私信我,说他反对我关于一个电影的评价,一来一回我跟他说了七八句,慢慢觉得有点不对,等我去看了他的主页,才知道是个11岁的小孩儿。”已届而立之年的胡先生心情有点复杂,迅速结束了这次交流,“他再说什么我也不理他了。”
社交媒体将人们拉进了同一个话语空间,代沟也可以轻松“跨越”;和智能设备一起长大的孩子们,对相关软件的操作有时比大人们更加熟练。而看着跟自己一起刷微博刷朋友圈的孩子,家长(微博)们不免喜忧参半:该提前指导还是顺其自然?
女儿微博追星老爸暗自发愁
“太魔性了,简直停不下来!这要是我们家孩子,非抽他不可!”看到朋友在微信群里转发“小学生世纪骂战”视频时的评语,刘琮却笑不出来。
“我女儿不至于那么夸张,但是也在网上留过特别傻的言。”刘琮说,如果自己平时在网络上看到类似的留言,可能会默默地骂一句“脑残”,但是看到自家孩子这么说,“真不知说什么好。”
刘琮的女儿今年刚上五年级,去年开始被父母“获准”使用妈妈淘汰的iPhone5s。因为小朋友自己没有苹果商店的账号,刘琮夫妻俩都觉得女儿用智能手机不会有太大问题。“微博和微信我们以前就给她注册过,会替她发一些参加活动或者出去玩儿的照片。”
几个月之后,刘琮发现虽然女儿很少发布“原创”内容,但转发和评论却每周都有。等看到女儿发出的一些微博评论,刘琮不由担心起来。“她很喜欢跟着微博推荐的‘热门话题’去看东西,里面经常都是娱乐新闻或者大人一看就知道是网站故意挑出来的争议话题。”而且,女儿好几次都在一个明星的微博下留言,“大部分是表情,有一次是‘你帅你说了算’,还有‘侧脸好迷人’……她还跟她班上的一个女孩子互相@。”
看到这些留言,刘琮觉得有必要跟女儿谈谈。“中学、大学的小孩说这些可能就是好玩儿,但我闺女太小了。”他担心,如今网络上到处都是大人们关于“看脸”、“颜值”的调侃,会让三观稚嫩的孩子受到负面影响,“但我老婆说,小孩跟风喜欢明星也正常,我们去跟她说,反而让她觉得我们反对她喜欢的明星,更抵触。”刘琮又去翻了翻那位明星的微博,发现大部分评论都和女儿的留言差不多,“可能现在的小孩都这样吧。”
而在看了一些小学生为了“捍卫”自家偶像,通过网络视频隔空对骂之后,刘琮对女儿追星的事又多了一重担心——娱乐圈风云变幻,常常会有争议新闻,“不知道回头我闺女会不会也在网上跟人掐架,千万别冒傻气发那种视频。”刘琮苦笑。
现在,他仍然不知道怎么样来跟女儿谈这件事,只能期盼随着女儿的成长,这些问题会成为渐渐褪色的童年符号。不过,因为观察了女儿在社交媒体上的表达,刘琮对微博上一些“不可理喻”的发言不像以前那么反感了,“说不定是比我们家丫头还小的小孩,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10龄童关注时事新闻妈妈担心评论误导
和刘琮一样,发愁如何引导孩子使用社交媒体的家长还有不少。
“才11岁的小孩儿,也去评论时政新闻,真是不知道怎么跟她解释。”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杜娟,从女儿上四年级开始,就让她使用了智能手机。最初,杜娟也担心女儿会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骚扰,但监督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女儿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比自己想得要规矩得多。“她不会加陌生人为好友,也没什么兴趣跟大人交流,QQ和微信都还是跟自己的同学聊天。”
此外,杜娟还欣喜地发现,虽然女儿不太跟大人们交流,但依然能从成年人发布的信息中有所收获。“有一次她把姥爷出去旅游,拍照片、写诗晒到微信朋友圈的细节写到作文里,还被老师勾出来表扬了。”
然而最近,杜娟察觉女儿开始在微博和微信上参与关于新闻时事的讨论。社交媒体上的网络讨论给女儿带来了很多困惑,“有些事大人也很难解释清楚,就像‘老人摔倒扶不扶’这种新闻,成年人都在争论,给孩子解释就更难了。”被女儿追问过南京“彭宇案”真相的杜娟,感慨不已:“我也不确定到底是什么情况,怎么给她讲呢?”
杜娟担心,女儿在社交媒体上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大事和社会新闻,“虽说让孩子开阔眼界,关心社会是有必要的;但现在网上的讨论特别复杂,我不希望灌输给孩子一种固定的观点,也不想打击她的积极性。”杜娟怀疑,自己让女儿接触社交媒体的时机有点早,“可能初中以后再让她接触会更好。”
除了社交媒体上的虚拟交流,在采访中,家长们还表达了其他担心:
“我儿子跟同班的同学就有三个QQ群,他们在一个好朋友的群里说其他同学不好,有个小孩儿还骂了脏话。”“女儿往QQ空间里发自拍,有很呆萌的那种,我觉得很容易被无聊的人拿去PS,不让她发,她还跟我理论,说你们还发我的照片呢,我自己怎么就不能发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家长都对社交媒体表示疑虑,爱玩儿摄影的王冉在教女儿使用智能手机的同时,把自己常用的“豆瓣”APP推荐给了孩子,“用‘豆瓣’的文艺青年多,她在上面关注了两个画彩铅的账号,时间长了自己也学着画,我觉得挺好。”
调查>>
人际交往和互动是青少年高发的网络行为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2013-2014)》,少年儿童通过网络进行人际交往和互动是高发的网络行为之一,其中,“听音乐”占68.7%,“聊天”占63.9%,“更新微博、空间”占40.2%,“查看好友信息”占27.9%。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和昆士兰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比起历史上的同龄人,虽然现在的美国青少年拥有较少的朋友,但他们的孤单感比以前更少了。他们并没有觉得很孤单,而且更善于社交,其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技术的使用。网络的容忍度能够帮助边缘化的孩子,无论他是对一个不同寻常的一点也不“酷”的话题感兴趣,或挣扎于性别认同问题。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甚至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网络帮助。
建议>>
网络社交不能完全“顺其自然”
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心理咨询中心讲师夏翠翠表示,比较小的孩子在使用社交媒体的时候,是需要家长进行指导的。要让孩子认识到,和现实生活中一样,网络上的社交也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只是换了一个场合。
但也不能说因为有问题,就禁止他们用,父母可以做一些限制,比如孩子使用社交媒体有时间段,明确他们使用这些软件的目的是什么;而不仅仅是只给出建议。
如果家长担心孩子们会上传一些不恰当的信息,涉及家庭隐私,或者会被“人肉”恶搞,可以跟孩子进行协商,引导他们界定一些规则。
在对孩子进行网络行为的相关教育时,家长的“言行不一”经常是个矛盾点。孩子的行为学习不是听你说什么,而是更多地受到家长行为的影响;所以如果家长长时间流连网络,在社交媒体上花费大量时间,就会很难说服孩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711759.html
相关阅读:父母如何指导孩子交朋友
一位爸爸的反思:孩子越来越听话,我却犯愁了
父母常吵架 对孩子的伤害最大
孩子以下四种行为,易被父母误解
母亲节 宝宝的感恩教育补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