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切记!对孩子冷处理,在孩子看来就是冷眼旁观!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对孩子冷处理的这个方法究竟会给他们带去什么样的感受呢?通过下面这个案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我女儿两岁一个月。昨天我们将摘下来的榆钱摆放在桌子上进行捡择。她第一次过来就把榆钱乱抓乱推,我冷静地看着没有说话;

没一会儿,她又过来准备搞破坏,我跟她说妈妈教你择榆钱,但她没有坚持几秒钟就又开始了破坏工作,把榆钱弄得到处都是;我和爸爸对她都进行了语言上的警告;

第三次过来仍丝毫未改地把桌子上的榆钱都推到了地上,甚至撒得到处都是。第四次我打了她的手并给了她严厉的眼神,她有些害怕让我抱抱,我抱了并给她讲了道理;

可没想到一会儿后她又恢复了原样过来捣乱,我打了她的手、爸爸冲她发了火,孩子哭了,要爸爸抱抱。爸爸不抱,她又过来让我抱,我记得之前老师有讲过,对哭泣的孩子应该给予拥抱,但孩子爸爸和奶奶一直在旁边说不要抱不要理她,最后我还是坚持我的想法抱了她。

这件事情上我困惑的是:1.孩子为什么会如此捣乱,怎么样才能改变她这种叛逆和“坏”?2.这种情况下该不该抚慰孩子,该不该抱她?

孩子“坏行为”背后的推手是父母。

可以看出,孩子之所以出现乱抓榆钱→推到地上→被警告之后仍旧捣乱→哭闹→缠着大人抱等一系列行为,背后的推手其实是一直在旁边“冷静”看着孩子的父母。这么说很多父母可能不能接受,甚至还会觉得委屈:“我有阻止孩子,不让她这样做啊。”“我有做引导和限制啊。”

我们只“看到”孩子,却并未“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

问题出在哪里呢?在于,我们常常预设孩子的行为。一开始我们就觉得孩子在“捣乱”、“搞破坏”甚至是“叛逆”“坏”,所以我们看不到孩子好的行为,甚至会直接给孩子好的行为扣上“不良行为”“坏行为”的帽子。

自然,我们也就看不到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需求了,结果呢,我们也就没有办法真正去倾听、理解孩子,相反,我们只专注于看到孩子的“坏行为”,并试图去纠正它。

孩子一次次尝试,只为吸引父母的目光,让父母能看到自己的需求。

可孩子呢,她为了让父母“看见”自己,仍在努力做着尝试:

孩子从一开始就通过尝试表达了自己的需求:“我想要跟你们一起做”,只是她发出的信号没有得到父母的回应,甚至被直接否定了。

父母是如何回应的呢?

第一次“冷静地看着没有说话”,第二次对孩子进行了言语警告,第三次想必已经在酝酿情绪了,第四次直接动了手。可以看出,父母一开始明着是在容忍、冷静旁观孩子的行为,但其实是在用行动持续“刺激”孩子,诱发孩子“犯错”。

在孩子看来,父母所有的行为都在传递这样一个信号:“也许我还可以再去试试看。”她也确实去试了。孩子是可怜的,没有办法明确地告知大人自己的需求。如果小孩能恰当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也就不是一个两岁孩子了,甚至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学会。

因为需求未被“看见”,故孩子用“问题行为”来表达。

在一系列无效的尝试之后,孩子是委屈又无助的,通常只能用哭闹、发脾气、扔东西、打人、粘着父母索要拥抱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委屈。父母是孩子能想到的第一求助者,当然要寻求父母安慰了;可在父母看来,孩子的这些方式却是“不良行为”,父母由此被激怒了。被情绪控制的父母,自然不能很好地处理孩子的问题。

若孩子的需求长期未被看见,表达方式又总被误解,结果会怎样呢?孩子会变得烦躁易怒、焦躁不安,或者向外发泄(变得如父母所预期的那样“叛逆”“不服管教”“坏”),或者向内发泄(变得冷漠、逃避、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

解决孩子问题,先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

其实,案例中的小女孩,第一次抓榆钱时,父母就需要意识到,孩子想要加入到父母的活动中来,想要参与其中,并渴望获得大人的认可。

这时,父母若能温和地跟孩子说明:“宝贝,这是榆钱哦,我们可以用它做……。现在我们需要怎么做,你可以做……”等,这样做是将孩子带入到家庭的活动中来,孩子有了参与感,她会更知道该如何做。

同时,父母需要戒除戴有色眼镜看孩子,更不要预设孩子的行为——将孩子的行为视作为“捣乱”“叛逆”等,而是视作与孩子亲密相处的一次机会,那么我们也就更能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更能拓宽思维更好地引导孩子合作,而不会出现这么多禁止行为和负面情绪了。

知道吗,如果这样去信任孩子,孩子做起事来,会比你想象得还要体贴、认真。

被认同的孩子更能发掘出成长的力量。

没有无缘无故发脾气的孩子,他们的行为背后都会有相应的动机驱动,从孩子身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她在寻求认同。如果父母一开始就给予认同,相信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父母及时意识到孩子背后的需求,也会更容易中止一触即发的亲子矛盾。

并不是说,孩子的每个心理需求父母都要尽力去满足,但需要我们去尊重。怎么做?

1.“哦,你觉得这个很好玩,你想给跟我们一起学对吗?”“你一个人无聊,希望跟妈妈在一起是吗?”尝试去看见、引导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感受。

2.通过良好亲子沟通和协商,找到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制定相应的行为规则。

3.若做到前面两点,基本孩子就都会安静下来。若孩子当下无法认同,继续哭闹,那么坚持必要的原则,但是抱着孩子,允许孩子将他的委屈毫无保留地发泄出来。

孩子在被看见和尊重中,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更好地成长。这是一件从小就需要做起的事,哪怕孩子只有两岁,甚至更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708924.html

相关阅读:拥抱让宝宝心灵更美好更健康
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期
老人帮你带孩子,你担心什么
孩子哭闹家长学会倾听
莫让溺爱宠坏了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