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教会孩子做一个好人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近一段时间“传媒女生被杀案”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位置,网络上并随之出现很多的题为“女生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文章,甚至“女生应该如何才能不受伤害”的系列讲座和活动也再次开始。

从今年春节前后的几起“女大学生失联案”,再到几年前印度一度禁播的纪录片《印度的女儿》,似乎受到伤害的女性,全都没有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在《印度的女儿》这部纪录片中有一句宣言写的十分触动人心:“不要管我穿什么,请教会你的儿子不要强奸”。一个无辜的姑娘仅仅是因为穿着而遭受到伤害么?我们一贯的总是强调避免被伤害?为什么不来教会我们的孩子做一个好人呢?

在工作中我遇到过这样的一位妈妈,那段时间和这位妈妈聊天时,她很担心孩子不能和其他孩子良好的互动,害怕孩子会在人际能力这方面发展不好,害怕会接触到很多的负性情绪。而她的孩子非常渴望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但总是在幼儿园或者游乐场和小朋友们发生冲突。

这位妈妈举了一个例子,一次在游戏区,自己的宝宝玩积木,玩的特别开心。过了一段时间又有其他孩子下课到游戏区,有的孩子就也想玩积木,但是宝宝反对别人也来玩积木,并说:“我的积木,我先找到的”,就这样和其他孩子发生了争执。妈妈觉得宝宝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不要发生争执,同时也不希望别的孩子打扰到宝宝玩,妈妈自己也觉得很矛盾。

在这位妈妈身上发生的事儿,我们平常一定也遇到过。我们告诉我们自己的孩子应该排队买东西,但是身边有人不排队,却提前买到了东西;有时我们让孩子自己整理垃圾,孩子却告诉我们“为什么别人不用整理?”我们看着自己的孩子在炎炎烈日下满头是汗地整理自己的垃圾,但是有人不整理垃圾却早早的到大巴里享受空调带来的舒适。

我们需要怎样向孩子解释这些在身边随时发生的类似事件呢?怎样向孩子解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公正”待遇呢?

孩子我希望你做一个好人,对外界有和善的态度。

在和孩子们互动的时候,我经常会和他们沟通自由绘画乐园之外的事情,有些孩子就会和我说在幼儿园最喜欢某个小朋友,不喜欢哪个小朋友哪件事,或者说一些模仿大人的话,类似于不喜欢北京的房价,不喜欢限号政策等。

爸爸妈妈永远都是孩子的榜样,我们对人和事物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人和事物的认知,请友善的对待他人和事物,让孩子有一颗包容的心。我希望他们对于遇到的任何事情都有和善的态度。

孩子我希望你能勇于承担责任,坚持做内心的自己。

有时过马路,路上的车很少,有的人就会无视红绿灯,自行横穿马路,另一些人,本来正站在马路的一边等红绿灯,但是看到有人已经走过去了,自己也开始犹犹豫豫的向前走。即使这样,也总会有一些人安静的站在原地等绿灯亮起,才会走向斑马线。

这三种人就是我们在面临善恶的三种选择,有句古语说的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贪图一时的享乐,一时的舒适做了小小的恶人。孩子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我希望他们能跟从内心那个善良的决定,不被他人的评价和行为所影响,坚持走自己的路。

孩子我希望你能做一个会保护自己的好人。

我希望孩子在做好人的同时能够保护自己,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想到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的自我牺牲。几年前的夏天,我在东北避暑住的地方不远处是大凉河,可就是这样的一条河在短短的两个月中就吞噬了七个孩子的生命,最大的19岁,最小的只有八岁。这其中固然有家长照护不当的责任,但是不可否认也有孩子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方式的原因。一个孩子失足掉进了河水里,另一个在岸边的拉住,最后两个孩子都没能从无声的大凉河里出来。我记忆中永远忘不了那个刚刚给孩子办过高考庆功酒的母亲那绝望地嘶喊,忘不了那安静流淌的大凉河。

作为父母没有人会希望孩子生活在充满恶意的环境,我们都希望孩子们的未来应该生活在平等友好和谐的氛围中。而这样的环境需要每个人都跟从自己心中的善,需要父母去引导出孩子心中的善。愿善念永存心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706055.html

相关阅读:莫让溺爱宠坏了孩子的心灵
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期
孩子哭闹家长学会倾听
老人帮你带孩子,你担心什么
拥抱让宝宝心灵更美好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