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学校的教育思想却存在一个顽固的误区,大家都以为只要知识多,创新能力就强,所以大家都追求给学生灌输越来越多的知识;家长和社会都要求学生高学历。
创新能力并不等于知识多。一些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他们出成果都在二三十岁。这时候他们知识并不多,只有些必要的基础知识,他们获得成功是因为思想特别活跃。创新能力最本质的要素,恰好是我们长期以来所忽略的东西:
第一是好奇心和兴趣;第二是想象力;第三是洞察力。
好奇心和兴趣是一个人有没有创新能力最基础的条件,一个人如果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和好奇心,不太可能有很大的成就。爱因斯坦说他四五岁的时候,父亲给他一个礼物,就是指南针,他看了一下子就有了强烈的兴趣,发现这个针永远都往一个方向摆动,他觉得这背后肯定有重要的原因,很想搞清楚,这就是好奇心。
想象力是人为了生存进化出来的基本能力。想象力对人类至关重要,想象力使我们发明了工具、武器、枪炮,使人类变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物种。想象力和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搞得不好”好奇心和想象力就被扼杀了,“搞得好”才能成为像爱因斯坦那样有创新能力的人。现在的小孩上学以后,在升学指挥棒的打压下,好奇心迅速消失。
好奇心和兴趣怎么培养?
老师讲课是培养好奇心和兴趣的重要手段。老师们在课堂和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作为重点。
怎样培养洞察力?
洞察力是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人在面对复杂情况的时候,来不及思考和推理,却能很迅速地找到问题的关键,找出解决办法来,这就是洞察力强。
这可能是创新能力教育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杨振宁先生曾经谈到一个例子,说明他的科学洞察力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杨振宁先生到芝加哥大学读博士,上量子力学课的是美国氢弹之父埃德华·特勒。特勒思想横溢,从来不备课,想到哪儿就讲到哪儿。因为量子力学太复杂,想到哪儿讲到哪儿容易走入陷阱。杨振宁先生说他最感兴趣的就是看特勒走入陷阱,这个时候特勒的思维就像天线一样张开,四处探测,此时他的洞察力表露无遗。学生最有收获正是在这种时候。现在很多大学对老师的课堂讲稿都要检查,而且现在的大学教师也不敢在学生面前即兴讲,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洞察力。这样,学生的洞察力自然得不到培养。
知识多并不等于创新能力强,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知识多甚至还可能局限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个原因,知识多确实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但前提条件是这些知识都是准确的,而且你要将它们融会贯通,这样才有利于创新。如果知识多了,有好多是没有用的,或者有好多知识,食而不化,遇到问题的时候,在知识堆里转不出来,新思想反而会被压抑。
第二个原因,不要被文化垃圾或者是出版垃圾湮没。我看现在年轻人遇到的这个问题很严重,却不自知。我经常和年轻人讨论问题,让他们考虑怎么做,本来是想让他们动脑筋想想,但是他们往往在网上搜索一大堆东西拿来,没有自己的想法。
不光是读书多、知识多,创新能力就强。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东西,就是兴趣、好奇心、想象力跟洞察力。而好奇心与想象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这需要从小孩子起就加以培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665442.html
相关阅读:用玩具测试孩子智力要得法
打击乐促进智力发育
幼儿贪玩多智慧
婴儿也需要读书
教您正确呵护宝宝艺术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