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起来确实存在很多困难,但我认为父母离婚对孩子的成长不一定有很大的伤害。相反,夫妻之间没有感情、互不信任、互相折磨,这样恶劣的婚姻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有一个中学生曾写信给我,讲述了父母的婚姻和她的感受:
从我记事起,我的妈妈就经常冲着我爸爸大吵大嚷。长大一点儿以后,我渐渐明白妈妈一直都看不起爸爸,她常说别人的丈夫多么有本事,而我爸爸却总是那么窝囊。这时候,爸爸总是不做声,坐在床边生闷气。其实我认为我爸爸人挺好的,他对我、对我妈妈都很好,虽然他挣的钱不多,但是我们一家衣食无忧,我一直不明白妈妈为什么总是对爸爸不满意。
一次,我姥姥过生日,家里来了好多亲朋好友。妈妈让爸爸去餐厅订座位,结果爸爸订好座位回来向妈妈汇报时,妈妈非常生气。当着所有客人的面破口大骂:“你怎么什么事也办不成?那家餐厅又贵又不好吃,你怎么能订他家的?你简直就是废物。要不是看在孩子的分上,我早就跟你离婚了!”结果我爸爸当众给妈妈跪下,还边道歉边打自己耳光。看到这一幕,我简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我爸爸这么好的人,为什么要忍受妈妈这种折磨。妈妈还说因为我才不离婚,我倒是觉得他们在一起对我的伤害更大,我希望他们赶快离婚!
听听孩子的忧虑和恐慌吧!父母们千万不能视子女而不见。从为人父母的那天起,就不是小小的两人世界了,你们身边的孩子有着丰富的心灵世界,你们的一举一动最直接、最真切地影响着他们。
父母离异对孩子固然有伤害,但父母冷淡、恶劣的关系,争吵、打架的过程,却是一种不间断的伤害,程度更加严重。
“不许说我爸爸的坏话!”
2005年第8期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主人公田淑琴是一位单身母亲:
田淑琴和丈夫的离婚发生在孩子8岁的时候,原因是丈夫爱上了另一个女人。双方协商决定,女儿跟母亲生活。考虑到女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母亲提出暂时不把离婚的事告诉孩子,只告诉她爸爸出差去了。但女儿想爸爸,直闹得母亲不知道如何是好,结果“出差”只延续了两个月,这位理智的母亲决定把实情告诉女儿。
她选择了一个周日,带着女儿去公园游玩。玩得高兴的女儿说:“爸爸怎么不来和我们玩呀?”母亲抓住了这个机会,心平气和地把离婚的事情告诉了女儿。刚开始女儿不愿意相信,这位母亲很冷静地对女儿说,不是爸爸不要我们,是爸爸和妈妈之间有了问题,我们不愿再住在一起。但爸爸、妈妈都会像从前一样爱你。只不过爱的方式变了——如果这周妈妈陪你玩,下周也许就是爸爸陪你玩。女儿年龄小,似懂非懂地问:“是爸爸不好吗?”这位母亲很平静地回答:“分手不一定是谁有错,是双方感情出现了问题。不是我们哪个人的错,更不是你的错。”
当然,女儿知道真相后,有好长一段时间不爱说话,很少在母亲面前提到父亲。但有一次,妈妈带女儿回娘家,女儿听到小姨说爸爸的坏话,表现得非常激动,她大吵大闹:“不许说我爸爸的坏话!”这位母亲知道,不能把成年人的恩怨连带给孩子,否则会让她在心里埋下怨恨或自卑的种子。母亲给自己立了个规矩:绝不在孩子面前以婚姻的受害者自居。并要求亲朋好友,当着女儿的面不要谈论她爸爸的是非。更难得的是,这位母亲一直提醒自己做个乐观的单身妈妈,陪女儿去兴趣班、逛街游玩,并鼓励女儿和爸爸制定每周出游的计划。渐渐地,女儿适应了生活的变化,懂事了,她开始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务,并主动关心妈妈,和妈妈谈心。她写了一篇作文《我的爸爸、妈妈》,其中写道:“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很好的人。虽然他们分手了,但他们对我的爱没有改变,我也一样深深地爱着他们。”
田淑琴这位母亲在处理离婚这件事上,很有智慧。
但是,并不是所有父母在这个问题上都能理智处理,很多人一离婚就谴责对方。爸爸跟儿子说,你可得记住,天下的女人都是狐狸精;妈妈则对女儿说,你可得记住,天下的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父母相互怨恨、咒骂,还限制孩子与对方见面来往,这就在孩子心中播下仇恨的种子,使孩子对爱情不信任,对婚姻产生恐惧感,进而对整个人生怀有疑虑和危机感。
当然我们知道,一般说来离婚给人造成不小的伤害,双方很容易产生怨恨。但是为了孩子应该坚持一个原则:离婚后父母双方建立和善、谅解的关系,共同爱护孩子,让孩子在父母离异的恐惧中逐渐走向平静。在这种高境界和高智慧中维护新的亲情关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649957.html
相关阅读:一位爸爸的反思:孩子越来越听话,我却犯愁了
母亲节 宝宝的感恩教育补上了吗?
父母如何指导孩子交朋友
孩子以下四种行为,易被父母误解
父母常吵架 对孩子的伤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