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茵从小就和奶奶一起住,从她刚刚记事时起,就记得奶奶总是念叨:“我得多活几年,茵茵还没长大,让奶奶放心不下。如果奶奶死了,谁来管你呀?” 奶奶告诉茵茵,就在妈妈怀她的时候,爸爸因为工作需要去日本留学,一去就是两年。回国后,爸爸就以感情不和为由,向妈妈提出离婚。妈妈和奶奶都以孩子太小为由坚决不同意。从此,爸爸对茵茵就像仇人一样。
茵茵一直和奶奶过到小学毕业,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那是她最快乐的一段日子。茵茵和奶奶一起做饭,一起干活儿,奶奶就是她唯一的亲人。上小学时,茵茵的成绩还挺好,老师总是表扬她。每次看到她的成绩单,奶奶都高兴得不得了。茵茵那时真满足,如果奶奶能一直活下去,茵茵相信自己不会有今天的。
在茵茵上初一时,奶奶因病去世了。从那天开始,茵茵就成了父母之间的一个“球”:爸爸因为又有了新家,对她非打即骂;妈妈对茵茵还好些,但一不顺心,就说茵茵和她爸一样没有良心,茵茵因此成了爸爸的替罪羊。
茵茵再也没有了快乐,学习提不起兴趣,开始自暴自弃。慢慢地,茵茵成了别人眼中的坏学生。
上初中时,她们年级有两个女生也是单亲家庭,相同的境遇让她们走在一起,茵茵终于觉得有人理解自己了。
可妈妈并不理解,她骂茵茵:“你这个没良心的!就知道三五成群在一起胡混,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茵茵更加自卑,妈妈越骂她,茵茵就越给妈妈添麻烦,上课说话,下课吸烟,茵茵开始讨厌学校。
茵茵的叛逆让父母的颜面扫地,他们对茵茵越失望,茵茵越解恨。最终,茵茵被送入了少年管教所。
管教所里的人都知道胡茵茵讨厌自己的家庭,讨厌自己的父母。每次茵茵的母亲来给她送衣物,她总是拿了包就走。茵茵明明有条件优越的父母: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教师,是什么让这个女孩儿如此轻视自己的家呢?
如果茵茵的父母能多给她一些温暖,即使他们离婚了,茵茵也不会让自己堕落,他们最缺少的是沟通。虽然他们都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但他们不懂得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是他们的失败,也是茵茵的悲哀。但愿这样的悲剧越来越少。
在李云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几乎是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使他的情绪也受到很大影响,学习成绩开始直线下降。当时父母顾虑他的年纪还小,一直不敢在他面前谈“离婚”二字。但李云看到他们整天板着脸,心里还是很难受,感觉家已经没有从前那么温馨了。后来,在他上初中的时候,爸妈终于离婚了。虽说他们后来都各自组织了新的家庭,但他们一直对李云都非常关心,李云觉得自己在心理上也没有留下什么阴影。
现在李云已经参加工作了,也能明白父母当初为什么离婚。李云很理解他们的做法,因为父母也有他们选择生活的权利,感情是不能勉强的,只要大家都过得好、过得安心就可以了。夫妻在感情发生危机时,应该多为孩子想想。不过,即使是离了婚,只要对孩子多一些关心,孩子同样会感到这个世界是充满爱的。
很多时候,父母以为自己是在为孩子牺牲,其实他们只是沉醉在一种自我欣赏的崇高感之中。他们自己痛苦地活着,也把这种痛苦带给了孩子。如果真是为孩子好,就应该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婚姻、家庭、感情等等,努力营造一种平静、祥和的幸福生活。这不仅需要父母的坚强和乐观,而且还需要有很强的上进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5929.html
相关阅读: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期
拥抱让宝宝心灵更美好更健康
莫让溺爱宠坏了孩子的心灵
老人帮你带孩子,你担心什么
孩子哭闹家长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