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媒体报导,再次有业界主管批评台湾年轻人不够有狼性。这样的新闻,在台湾已是老生常谈。台湾的长辈们,总觉得Y世代无动力,心中满是恨铁不成钢的焦虑与无奈。报章媒体上,叁不五时就会看到大家批评台湾年轻人没有企图心,只在乎小确幸。
指责年轻人不够积极的论调,并不是我想探讨的。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年轻人无动力的成因,不探讨成因,只是指责,如何能改变无动力世代的困境?
在台湾,大部分的孩子从小到大只被要求一件事:把书念好。从国中开始,考上好学校开始变成许多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兴趣什么的,全部被丢开。在台湾,愈来愈多的孩子被送去补习。在学校从早上七、八点上到下午放学后,再继续去补习班窝着练题目、学解题密技。
台湾的爸妈充满高度焦虑,在孩子考上爸妈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前,都不觉得孩子有把书念好的一天。因此许多爸妈的想法都是:「先把书读好,兴趣什么的等上大学以后再说!」所以当国高中的孩子对什么事情生起兴趣、想好好探索时,只要是对升学没帮助,往往都会被爸妈老师压下来。
难得孩子对画画有兴趣,成天涂鸦,爸妈老师很难忍住不介入;难得孩子对程式有兴趣,成天钻研程式,爸妈老师很难忍住不介入;难得孩子对写作有兴趣,成天写小说,爸妈老师很难忍住不介入;难得孩子对模型有兴趣,成天组装上漆,爸妈老师很难忍住不介入。
一个孩子,从十二岁开始,就过着这样的生活。每天都被限制只能做大人要求他们做好的事情:「念书」。只要一生出想做其他事情的念头,就被打压。只要一踏出大人心中理想的轨道,就被推回去。
试想,这样的生活日?一日,过了整整六年,这孩子还会有什么动力去做事吗?
我最喜欢的电影《刺激一九九五》中有一位老先生,年轻时因为犯了重罪被关在狱中。在监狱的四、五十年间,每天都照着监狱的规定,听着狱卒的命令过日子。直到有一天,白?苍苍的他被假释出狱,出狱后他终于享有了自由,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情。但经过这么多年,他已经不知道怎么面对一个没有人要求他、命令他的生活,重获自由的他,不但不快乐,反而是内心充满焦虑与恐惧。最终也导致了悲剧性的结束。
在台湾的年轻人,不就是这样吗?从小到大,学什么科目、修什么课、选什么学校、做什么工作,有多少人是能真正自己作主的?有多少人是能免于长辈压力,完全不用屈从世俗标?去做决定?许多孩子的人生目标,都被强迫设定找一个能安稳度日的高薪工作就好。
从小到大,这社会都不鼓励孩子去实践自己(跟读书无关)的想法、也不被鼓励去尝试探索(跟读书无关)的事情。然后大家才再怪台湾年轻人,为什么读完书开始工作后都没企图心、没动力,都只想小确幸?
想养出狮子,就别把他关在绵羊圈?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563185.html
相关阅读:拥抱让宝宝心灵更美好更健康
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期
孩子哭闹家长学会倾听
莫让溺爱宠坏了孩子的心灵
老人帮你带孩子,你担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