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赏识教育”深入人心、孩子们倍受赞扬和夸奖包围的今天,突然间看到这篇文章,对我的启发很大:赞美和表扬也是需要技巧的,否则也会适得其反!
过度表扬
孩子需要赞扬,就像小树需要阳光雨露。孩子也需要批评,就像小树需要剪枝。表扬不都是好事,过度可能会让孩子受了表扬的“伤”。批评也不尽是坏事,没准它更能滋养孩子的身心。身为父母,你对孩子的表扬“达标”了吗?
如果说孩子的一点点成绩和努力是幼苗,夸奖就是肥沃的土壤,幼苗依赖土壤茁壮成长。从小到大,每个孩子都需要源源不断的鼓励,父母的热情夸奖可以帮助孩子掌握更多的技能,提升智商和情商,并逐步培养起自信。而且,被高涨的情绪拥着,孩子可能会自觉自愿地让自己来个“三级跳”,把眼前的事做得更好,似乎用事实告诉我们“好孩子多半是夸出来的”论断一点儿没错。
但是,千万别以为这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批评要有艺术,表扬也不是那么容易达标的。
标准1:阳光雨露每天都要
恰如其分的表扬是孩子成长的营养素,每天夸孩子是父母的必修课,就像吃饭睡觉一样不可缺少。赞扬是孩子生活中的阳光雨露,纵使孩子做错了什么或经历了失败,父母也应从中找到闪光的内核,给他们信心和站起来的勇气——父母知足,孩子才会有往前走的动力。
标准2:表扬不是多多益善
一些父母对“赏识教育”的理解有一种错觉:夸奖与孩子的进步成正比。从怀孕起就被“赏识教育”俘虏了的黄女士就是这样,如今,女儿溪溪五岁了,也被夸奖包围了五年。可最近黄女士发现,女儿对表扬特别在意,谁要是说一句哪个小朋友真听话或对人有礼貌一类的话,溪溪就迫不及待地大声嚷嚷:“我比他好!”如果溪溪做了什么事,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取得了芝麻大点儿的成绩,父母没有及时表扬或表扬得不到位,她就非常不高兴,情绪一下子会从山峰跌落到谷底,以后再做类似的事情绝对提不起精神来。
过多的表扬会造成孩子对表扬的过分依赖、对批评却格外抵触的心理。过多的表扬还容易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言行能够讨父母欢心,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我做这件事是为了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而不是我自己喜欢做。”孩子因此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和看法,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难以形成自我评价的意识。
标准3:表扬是为了“不表扬”
别看孩子小,没准儿孩子的自尊心比大人还强。父母对孩子自尊心的持续保护,能催化孩子内在的激励机制,促使孩子不依赖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获得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学会自我激励,帮助孩子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自信,进而去做更多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表扬的目的是为了最终的“不表扬”。明白了这一点,父母就有了表扬的“大智慧”了,也许什么问题都不复存在了。
并非所有的表扬和夸奖都是激励孩子向上的催化剂,它是把双刃剑,也像服药一样,不能随便乱用,有关于时间和剂量的规则和禁忌。看看这些场景,比较一下,看看你的孩子会不会已经受了表扬的“伤”?
一级伤害:好话坏说——打击性的表扬伤人最重
金女士把照顾金鱼和给盆栽的小西红柿浇水的任务交给了孩子。可孩子不是一天给金鱼吃两顿饭就是三天忘了喂食;平时自己喝水还经常让别人提醒,就更想不起来给小西红柿喝水了。但是最近三天,他却很好地完成了任务。金女士错误的表扬:“你这几天终于记住了自己该做的事,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明天可别再忘了!”
这样的表扬很勉强,而且含着批评,无形中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觉得好事做了也白做,爸爸妈妈的眼睛总是盯在自己的薄弱环节上,使自己不得翻身。
“达标”表扬:孩子在某一点有了进步,本来是全家皆大欢喜的事。如果给表扬加上阴影,就是爸爸妈妈的不是了。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突出孩子的长处,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对孩子责任心的提升,妈妈要一项一项地肯定:“嗯,给鱼喂食不多不少正合适,水也换好了,还刷了鱼缸;给西红柿早晚浇了两次水,看它的叶子都笑了。照这样,它们肯定会越长越壮!”孩子虽小,但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夸奖,希望父母看到自己所有的付出,一点一滴都不忽略。
二级伤害:聪明反被聪明误——无原则的表扬适得其反
当孩子自己吃完了面前的一碗饭,马女士喜出望外:“我儿子真棒!”孩子跟着电视说了一句广告词,马女士又说:“真聪明!”孩子摔了一跤,自己爬起来没哭,马女士激动得不得了:“太棒了!”
错误表扬:孩子做任何事,哪怕是最应该不过的成长,在妈妈眼里都是了不起的,会不停地夸奖孩子,而且说来倒去总是这两句话:“你真聪明!”“你真棒!”
这位妈妈恨不能时时传递给孩子“你是最棒的”信息,希望以此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去赢取未来。然而,无原则的赞扬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这种简单和不负责任的评价,容易导致孩子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在挑战面前退缩回避,因为他们不想冒出差错的风险,更不想经历失败,不愿意给“聪明”的自己带来丝毫的“污点”。
与此同时,耳朵里塞满了“聪明”信息的孩子,日久天长会产生一种错觉,将所有的好结果与自己脑瓜聪明放在天平的两边:有聪明就足够了,哪还需要努力?因此有可能比不如他们聪明的孩子遭遇更多的挫折和失败。面对突如其来的一盆盆冷水,心理的落差很可能让他们失去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达标”表扬:
达标的夸奖就事论事,即针对孩子某些能力的拓展、某一方面的进步、所取得的成绩或坚持不懈的努力予以肯定,并非不分时间、场合、事件,千篇一律地赞美孩子聪明。所以,当孩子学跳绳成果日新月异时,妈妈与其夸孩子“真聪明”,不如这么说:“上星期你才能连着跳五十多下,现在能连着跳一百六十多下了,每天坚持练果然有效果吧!”让孩子看到他的付出有了回报,可以增强内心的目标方向感。当你认可孩子的努力时,你是在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迎接更多的挑战,给他们跌倒了再爬起来的勇气,这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因为自信与困难相伴而生。
三级伤害:正打歪着——没准头的表扬无关痛痒
小盟兴高采烈地拿着他在幼儿园画的画给妈妈看,是《小白兔拔萝卜》的填色图,他的眼神期待着……
妈妈却错误表扬:“画得真棒,你一定是你们班上画得最好的!”
这样的表扬有两个弊端:班上的孩子自身条件都不一样,起点也不同,拿孩子与别人做比较,显然有失公平;况且今天你表扬了孩子是班里最棒的,而明天孩子没能达到今天的水平,内心会很沮丧,这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压力。它的另一个毛病在于笼统而缺乏针对性。
“达标”表扬:
大而空的夸奖并不能给孩子面目清晰的感觉,有可能筑成孩子内心空中楼阁般的自信——也就是自负。他们盲目地认为自己好,而不清楚好在哪里,进而难以形成对事物恰当的判断和分辨能力。表扬孩子做事的过程比表扬他们获得的结果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鸣,便于孩子明白父母更重视他们是否努力,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慢慢地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通过细化过程,强化孩子所取得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功,找出对付弱点的办法,可以使孩子克服每一个挫折,平和地面对困难,避免被小小的不顺击得一败涂地。
所以,这时妈妈不如说:“你这幅画画得很仔细,颜色一点儿也没涂到线的外面;颜色也好看,能跟妈妈讲讲为什么选这几种颜色吗?为什么把云彩涂成了橘色?”从而引发孩子讲一讲他是怎么想的,再看看他是如何用画笔表现的,不妨再提一点儿建议。妈妈对作品的评论和指点能引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因为妈妈给予他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好”与“不好”的判断,而是对过程的关注,使孩子明确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满足感也会油然而生。
父母的“慧眼”就在于能敏锐地感知孩子什么时候需要“加油”,该“加多少”。要知道,对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不同方式的表扬产生的效果会大不相同。(本文来源:育儿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519441.html
相关阅读:拥抱让宝宝心灵更美好更健康
老人帮你带孩子,你担心什么
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期
莫让溺爱宠坏了孩子的心灵
孩子哭闹家长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