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音乐之声》里孩子们精彩绝伦的表演吗?还有那首歌——“‘do’是一只小母鹿,‘re’是金色阳光……”我敢说这是一群有史以来学音乐学得最快乐的孩子了!可以说玛利亚的教学理念,与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如果你快乐、主动地学习一样东西,其效果肯定远远好过被动地、机械地学习。音乐本是给人们带来快乐的东西,倘若作为一种任务来学习,那么它不但不能让孩子感受到愉悦,反而会成为孩子的一种负担和阴影。
超快乐的音乐课
当我走进倪老师的音乐教室的时候,8位小宝宝和妈妈们已经各就各位了,大家喜气洋洋地围坐成一圈,等着上课。
倪老师的面前摆放着一大堆乐器,有铃铛、小鼓什么的,有一些我都不认识。老师先教大家认识这些乐器,启发如何使它们发声。每个宝宝都可以自告奋勇地上前尝试演奏这些乐器,而且还在老师的启发下通过不同的动作让每种乐器发出2种、3种甚至是更多的声响。接着老师把乐器发到每个宝宝的手中,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奏”乐器。所谓“演奏”,不过是摇响或击响这些乐器,让它们发出声音。但是令我惊讶的是,这些宝宝最小的只有2岁,而最大的也不过3周岁左右,却已经能听从老师用手势发出的指令——准备,奏乐,停止!一切行动听指挥,这对上了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都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可这些小宝宝们却已经做得很不错了!而且更让小朋友自豪的事,他们也都有机会来当小指挥:准备;奏乐,停止!——哇,真的觉得自己很能干哦!
接下来倪老师教了一首儿歌:
× ×|××.|× ×|××.|
大 头 大头,下 雨 不愁。
× ×|××.|× ×|××.||
人 家 有伞,我 有 大头。
宝宝和妈妈们一边做律动一边跟着念,几遍就学会了。倪老师又变换花样,让大伙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配合儿歌打节奏,在老师的启发下,大家有时拍手,有时跺脚,有时甚至拍起了小屁股,虽然声音有点稀稀拉拉,但我又一次惊喜地发现,这些两三岁的小朋友竟然已经悄悄地摸着了门道,有点样子了。
这节课的压轴戏,是一首叫做《walking,walking》的英语童谣。显然孩子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曲,还没开唱一个个就摩拳擦掌的。只见大家手拉手成一圈,逆时针方向边踩节奏边唱歌,并依照歌词做一些动作。有趣的是,这首歌曲唱了三遍,每遍都不全一样:第一遍模仿小猫,脚步是轻轻的,唱歌也是轻轻的;第二遍模仿大象,脚步是“砰!砰!”的,声音也变得低沉;第三遍呢更绝,大家索性四脚着地,学起了乌龟爬!看着大家最后高兴地滚落在地,笑成一团,我不禁为倪老师的课所折服——连妈妈们也都卖力地参与其中,丝毫不见平日的矜持,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
相信么——这可是一堂不折不扣的音乐课!这就是快乐的奥尔夫音乐教育。
奥尔夫,让孩子真正爱上音乐
我们对原本性的音乐所进行的许多种各不相同的尝试,半个世纪以来,基本上并未过时。原本性始终是一个基础,它是没有时间性的。原本性的东西永远意味着一种新的开始。在一切工作中,但凡赶时髦所做的和所能做的,都必然会衰落。一切摩登的东西都通过时间,而必然无条件地变成不摩登而原本性的东西,都会由于它的没有时间性。在全世界上一切人中间得到理解。因此,我为了记录一种理念所写下的和《学校音乐教材》走向世界的不是它,而是那个理念本身。
——卡尔?奥尔夫
我国《乐记》中有一段话: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时男耕女织,音乐与劳动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人们的喜怒哀乐自然而然地通过音乐来抒发。随着生活的日益现代化,我们与音乐的紧密联系也日益被削弱。惟有对于孩子而言,音乐还是一种本能,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行为。他们通过语言、歌唱、动作、舞蹈来感受音乐,表达情感。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主要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整体。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如小鸟的呢喃,和风的呼吸,汽车的抱怨,然后试着用自己的嗓音模拟,用自己的肢体去表现,用生活中一切可以发声的物品去表达,并用戏剧的形式来综合,最后还可能用画笔来将这发生在他生活周围的经由他自己的想象而产生的这些故事视觉化……
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还培养了一种“团队”的意识,它需要孩子们互相配合协作,学会领导与被领导。譬如上面所说的那个指挥奏乐的游戏,它不仅让孩子体验音乐,同时也训练了他们合作、服从的意识。
2、即兴创造性。
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在奥尔夫的课堂里,每个人都不是静坐着的,孩子们的思维和肢体都在积极地运转着。老师会经常地问:想一想,还有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办法。。。你可以拍手来表现节奏, 也可以跺脚,可以拍肩膀,甚至拍小肚子拍屁股。即兴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去让孩子用自己全身心去表现自己,表现音乐,与用语言一样得早!想象一下,有着这样的创造体验的孩子对他(她)的一生有着多么深刻的意义。
3、参与性
奥尔夫不同与传统音乐教育的很明显的一点是参与性。在它的课堂里,没有旁观者,人人都在老师的带动下通过说、唱、动、奏。。。来体验音乐,而不是老师的说教、传授、 和示范。奥尔夫说过: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因为所有语言文字的解释,只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奥尔夫音乐教室里不需要技能技巧的反复训练, 需要的只是你一颗全身心投入音乐的心
4、适合所有人。
哪怕是在襁褓中的小婴儿,也能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当孩子小的时候,对音乐感受能力的发展远远先于其表现能力,他们不会唱,也不懂得演奏,只能用稚拙的肢体摆动和含糊不清的儿语来表现他们听到音乐时的欣喜与兴奋。这就好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明白成人的语义要远远先于他们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所以,在宝宝的小嘴还不会唱,小手还不能演奏,身体还不会跳舞的时候,他已经能感受音乐了!你可曾尝试过,抱着你尚在襁褓中的小宝宝随着轻快的音乐轻轻旋转摇晃,他会快乐地手舞足蹈——虽然他并不能用语言抽象地去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但从中得到的快乐却已全然“溢于言表”。我看到孩子们的妈妈们,也同样那么快乐地游戏着,丝毫没有大人的矜持和羞涩。倪老师说,她们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放得开的,是上了不少课后才克服了羞涩,现在已经是摸爬滚打毫不含糊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妈妈对音乐有热情,才能带动宝宝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转下文)
与奥尔夫音乐共快乐(下)
本文由《母婴世界》提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478455.html
相关阅读:打击乐促进智力发育
教您正确呵护宝宝艺术萌芽
幼儿贪玩多智慧
用玩具测试孩子智力要得法
婴儿也需要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