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上小学了,咨询单位里的同事,推荐我来E度论坛找灵感,这下好了,整个人被“超度”了
牛孩、牛校,ysx,xsc..................学了一堆名词,原来自己挺清晰的养孩子思路,现在有点迷糊了,这世界变化太大了吧。
想想我自己成长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一下,也许能让自己的思路重新清晰起来。
小时候在北京,家长忙不过来,送到无锡老家(那时候很多家庭都是这么做的),成天在田里疯玩,待到6岁多才回来。
上了小学(。。附小),傻眼了,一口浓重的乡音,大字一个不识,数字一个不会,同班同学大部分都上过幼儿园,差距大了去,结果,被“落后”了,老师专门派了一男一女两个同学组成助学小组来帮助我。
落后啊、落后啊,直到三年级,开始写作文,课堂上我居然是第一个交卷的,而且还被老师表扬了,生平第一次。
慢慢的,不落后了,中等了,偶尔也也能考个油条加俩鸡蛋。
在大学里住,被“熏陶”的机会蛮多的,母亲看着别家孩子学英语,也让我跟着电视学,初中以后直到现在,英语都是我前进的助推器,现在想想,真的感激母亲。还有,母亲总是借来一些好看的书,一千零一夜啦,上下五千年啦,书非借不读,因为要还的,所以经常一星期读完一本大部头。
那个时候没有小升初的烦恼,顺势进了。。附中,从初一开始,中等孩子成了优秀孩子,有多少奖拿多少奖。大学里的体育设施就是好,一个夏天四个多月,游泳池季票才2毛,下了课游泳,暑假每个下午都泡在泳池里,晒的那个黑。其他季节嘛,每天至少要打一小时篮球排球什么的。
一路上了。。附中高中、。。大学(上海排名第三大学)、。。大学(中国第一名校),混啊混啊,工程师、高工、教授级高工,这个委员会委员,那个委员会理事,周游列国。。。。
孩子诞生了,女孩,从看到她第一眼起,我就知道我的下半生多半是为她而活的。想起自己小时候母亲的教诲,加上自己英语还不错,从她两岁左右就开始教英语,现在,我说的日常生活用语孩子都能听懂,回答问题也基本正确,想着以后孩子想出国玩至少能自由行吧
孩子上了公立幼儿园,这可比我小时候强了一百倍,试着给她报了美术、软陶、舞蹈等兴趣班(都是幼儿园课内学),看看她喜欢哪一个,不喜欢以后就不报了,结果,这娃娃不但说都喜欢,还一会儿要求报轮滑,一会儿要求报钢琴,我说你学得过来吗,娃说,我就是喜欢。
快上学了,琢磨一下娃的优势和劣势,不管怎么说,基因遗传还是会起很大作用的,我和她妈都是文科很强、数学很差,担心将来孩子数学有问题,正琢磨着要不要报个数学班开开思路。
现在比较纠结的是,让娃去自己的母校按照她自己的节奏去学,还是找个牛小拼着玩呢?
说穿了,也觉得怎么都行,想想自己走过的路,孩子会比自己更差吗?
“女要富养”,这是基本思路,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
粉色玫瑰
我从小学到高中毕业12年都是三好学生,班干部,名牌大学,本硕都是。
但是现在,我觉得孩子不像我,完全不像,我也非常担忧。
不过,我想,她也许会有更轻松的路,因为虽然我看起来比较优秀,但是我并没有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后悔,不能说是成功的。
现在看起来,孩子差得比较远,我看,不一定父母学习好,孩子就更好,也可能不好
lieli1
我平时不怎么在e度发帖,只是个看客,今天看到LZ的帖子,再看到大家的评论,忍不住想把自己的经历说一说。
我是个在小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属于在年级都名列前茅的那种,我们那时小升初是要考试的,结果一考定乾坤,我在小升初时大意失荆州,进了普通中学。再加上初中经历了那么点叛逆期,初一还是年级前10名,到初三毕业时,也就混个班级前十名。当然,毫无悬念地考了一所普通高中。印象里,整个中学阶段确实比较松懈,每天下午3:40下课,一直在操场玩到5:30方才回家,父母虽是知识分子,但也不怎么管我。直到文理分班时,我才显出点优势,我虽是女生,但数学非常好,历史、地理一般般。到高考之前一两个月,我终于放弃课后疯玩的时间,开始认真准备,但感觉好多东西都没复习到就参加考试了,记得当年我的数学成绩是班级第二名,考上一所普通大学,对我来说已经很理想了。至于上大学,那时厌学风正盛,我像很多北京学生一样也就混个及格(好像被禁学生都不太用功),甚至有时补考,勉强毕业。工作以后,开始对现状不满,于是想通过考研来改变一下命运。第一年复习的时间仅10天,就是想试试自己的实力,结果虽然没有考上,但发现自己的考试成绩还不错。于是,信心大增。第二年认真复习,在年近30岁的时候考上了清华的研究生。上了清华以后,同学当中有从清华附中一直上到清华研究生的,交流起各自的中学时代,发现他们那时的学习压力真的比我大很多,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有得必有失。我在高考时没有考上重点大学,但我在整个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都很快乐,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这些对我后来的工作都是有益处的。从尖子生跌入到普通学生的行列,对我来说未必是坏事,这使我在未来面对挫折时能够更加坦然。上大学时选择专业还比较懵懂,而工作之后再考研,则对自己的兴趣和定位更加清晰。读研时,我是个非常用功的学生,我的大学同学来看我时,连呼“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我现在已为人母,儿子今年上小学。我们的户籍在朝阳区,在纠结了一阵之后,我终于决定放弃择校,上片内的小学,这个小学班级人数不多,很多片内的孩子都到别的区去上学了。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觉得小学和中学都不是决定性的,我用重点学校的学生读书的时间参加了各种课外活动,这也是一种财富。我还是希望我的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不要压力太大,只要把握好孩子不要让他落后太多就可以。等到孩子自己觉醒,他就会选择自己的人生。不过看了论坛上这么多帖子,有时也会有些微的动摇。但愿我的选择没有错。
鹅鹅鹅888
总结一下:基因......大量阅读......英语起步早......优质中学......
对楼主其他都可控,关键在优质中学这一条。作为从烂初中里过来的人,可能体会深一点。我初中班上就3人上了重点,只有一半同学升学。我以全班第三的排名考上了一所收分最低的重点,但因为这个重点校其实很勉强,我在高中班很轻松就能拿第一,导致学习上放得太松,只有一半的时间在努力学,不着四六的事儿倒参合不少,最后高考班上排名还是第一,却只考上第二志愿。我最大的感触是,中学的学习还是要有几个实力相近的同学,相互比拼才好发挥潜力,如果中考去了更好的高中,同学压力更大些,相信我也不会那么松懈。
看到曙光
同意楼主的观点:决定一个孩子成长的因素按重要性来划分依次为: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
关于基因,每个人的基因的确有差别,但特别优秀和特别差的都是极少数,人的发展关健是看后天环境,现代研究表明,基因可以激活,也可以灭活,如果基因优异,但后天环境糟糕,基因会被灭活(失去活性,不是死去),相反基因一般,但后天环境非常好,人的基因就可能被激活,最终表现为非常优秀。
家庭环境差别很大,这与家长的素质、观点相关,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
和楼主相反,我个人偏好理科,所以在儿子出生后以后,陪儿子时以思维游戏为主,结果儿子也偏好数学,3岁时学会了加减,4岁半~6岁自学了小学1~6年级数学,直到儿子4岁,我们才醒悟语文对孩子的重要性,从那以后开始注意语文,语文基础对儿子之后的自学起到重要作用。儿子尽管还没上学,但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irenewang010
我平时不怎么在e度发帖,只是个看客,今天看到LZ的帖子,再看到大家的评论,忍不住想把自己的经历说一说...
您的经历让我想起了自已,刚好和您相反,我是那种拥有中上等IQ的并且能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能用来做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但不一定喜欢做的乖乖女,从小学到大学毕业都是优等生,但同时也负出了太多,直到现在工作也是一直拚搏着把自己推到了很高的位置,感觉很累,很累,所以我对儿子的期望值不高,只要他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足矣,学习的事只要能发挥90%的潜力就好,物极必反,否则那些光环又有何用,开心健康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419054.html
相关阅读:莫让溺爱宠坏了孩子的心灵
老人帮你带孩子,你担心什么
孩子哭闹家长学会倾听
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期
拥抱让宝宝心灵更美好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