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体内含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敏感性,因此使他不时做出令人惊讶和大人无法理解的惊人举动。如果孩子失去了这种敏感性,必将造成性格上的软弱和对周围事物丧失热情。
生机勃勃的敏感性
刚出生的婴儿对世界一无所知,他们究竟是如何让自己来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又是如何辨别不同的事物,而且还能够在没有任何老师的教导之下,毫不费力地掌握了自己的母语的呢?不管这门语言多么艰涩难学,他们都能在生活中灵活自如地运用它,这些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荷兰生物学家德弗利斯通过对昆虫的观察实验,最先发现了生物敏感期的存在。他认识到,昆虫的不同变异代表了它们不同阶段的发育,比如蝴蝶的幼虫,能大量毁灭植物。这些幼虫,在刚出生的几天里,还不能吞噬大片叶子,只能吃一些枝头的嫩芽。聪明的雌蝴蝶考虑得很周到,它总是本能地把卵产在树干跟树枝交接的地方,因为它明白在这样隐蔽的角落里,它的孩子才会安全。当这些幼虫钻出来的时候,自然会借助外界的光线看到树梢的食物——嫩芽,然而令人奇怪的是,究竟由什么东西告诉幼虫生存所需要的嫩芽就在树梢上的呢?
对,就是敏感性!在这个时候,幼虫对光线格外敏感,顺着光线幼虫就会朝着树梢的方向爬去,再找到赖以生存的食物。
过了一段时间后,幼虫渐渐长大。这时,我们发现:幼虫除了吃嫩芽外,还能吃些其他粗糙的食物,此刻它的敏感期就过去了。在成长的过程中,它逐渐失去了对光的敏感。当这种敏感期的有效期结束后,幼虫也将相应地选择其他谋生手段和生活经验。再经过一段时间,幼虫变得不再贪吃,慢慢地作茧自缚起来,等到有一天发育成熟时,它终于破茧成蝶。
再观察一下蜜蜂:我们可能认为,任何一只雌性幼虫都有可能成为蜂王,然而蜂王只有一个。这时候,工蜂自然会选中其中的一只,来精心喂养。这只被选中的雌性幼虫将给予一种上等的蜂族特殊食品,这要求雌性幼虫必须要有一种贪吃的敏感性,否则就无法长成硕大的身躯,来胜任蜂王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雌性蜜蜂一定要在幼虫的时候被选中,如果等到它稍微长大,这只雌蜂便失去了贪吃的敏感性,它的身体自然也不会长成我们见到的蜂王那样的身躯了。它也将因此无法胜任蜂王的职位。
与昆虫相比,孩子体内同样含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敏感性,因此使他不时做出让大人无法理解的令人惊讶的举动。如果孩子失去了这种敏感性,必将造成性格上的软弱和对周围事物丧失热情。这个时候,作为父母如果不能顺应孩子的敏感期进行指令行事,那就很有可能损害孩子的这种上天赐予的敏感本能,孩子将因此而错过一次战胜他人和自己的先天机会。
仔细回想一下,每一个孩子在心理发展过程中,都曾经显示出了惊人的敏感性和意志力,只不过我们熟视无睹、见惯不怪,没有仔细观察并且觉得习以为常,从而导致经常忽视了孩子的敏感特点以及他们的需要。
如果孩子们在他们的敏感期内学会掌握某种技能或者学会自我调节,就像点燃了希望之光,给汽车提供了能量。在这种敏感性的推动下,他们会满怀活力和激情地把握周围的一切事物,并且能积极轻松地学会每件事情,从中不断积累经验和能力,只有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以后,他才会失去兴趣。
但是,如果在这段特殊的敏感期内,孩子们受到外界的阻碍,那他们的身心就无法正常发育,甚至会紊乱和扭曲。像有些孩子幼年时期就表现得很忧郁或者孤僻,那其实是由于大人们对敏感期的忽视,无意间留给了他们阴影。
当然,这种敏感期还会不断出现。也就是说,在前一种激情完结之后,另一种激情自然会随之燃起。在这种不断更替的节奏感刺激之下,孩子们会带着各种各样的新奇感去征服周围的世界,而这个过程会让他们感觉到快乐和满足。跟我们成人一样,孩子们的这种行为正是通过内心的热情和实践使其精神世界趋向于完美和谐的。
等到敏感期过去之后,孩子会感到繁重的压力让他们心生厌倦,甚至产生憎恶的情绪。这时候孩子心智上的进步,就只能通过思维的加工、主观的努力和不断的研究才能取得。这也是孩子的心理状态与成人的心理状态之间的区别。孩子们总是有一种成人们无法想象的特殊活力,它会不断驱使孩子们以热情去征服周围的事物,进而完成既定的目标。
仔细想一下,平时当孩子们正满怀热情打算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却受到了父母的干扰和阻碍,他们往往会以哭喊或愤怒来表示自己的不满情绪。而父母们一般都不知道真正原因,他们误认为这是孩子们在无理取闹,归罪于孩子还不懂事或太任性的缘故。
其实,孩子的哭闹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不为大人所知的真正原因,他们渴望大人能给予理解和配合。孩子发脾气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这期间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的敏感性受到了干扰,他们闹情绪也是表达了对妨碍他们的事物的反感,所以只要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他们自然会平静下来。
有时,我们会看到一个孩子会做出一些反常的行为,这很有可能就是大人们错误对待他的敏感性的结果。孩子的敏感期虽然短暂,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这种错误日积月累,必然会造成一种不良的影响,从而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16312.html
相关阅读:拥抱让宝宝心灵更美好更健康
莫让溺爱宠坏了孩子的心灵
孩子哭闹家长学会倾听
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期
老人帮你带孩子,你担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