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育人”我们常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来形容它的长期性,的确育人事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社会,家庭,个人哪方面都来不得半点虚伪与马虎。固然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主要是自身努力与奋斗的必然,但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样是其成长中不可缺失的关键一环。然而现代家庭教育做得怎么样呢?近日看了《广州日报》上关于现代“啃老族”,“傍老族”相关报道,着实令人为之咋舌。不论是为人父母还是为人子女,只要稍有良心者,都会触目惊心。面对普遍存在甚至越演越烈的家庭教育的错位现象,有必要拿出我们的勇气来深思与解剖。
“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父母者,爱子女,关心子女这是天经地义的,本无可厚非,但在兼顾职责之外,更要注重教育与引导,方法应该是很突出的。记得有人曾说过“照顾好自己的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为人父母者思考的应是如何去爱,去关心。”这话不无这样的启发性:父母无论怎样去爱都是对的,果真吗?过分的爱实际上是一种伤害,只不过它披上了温情脉脉的面纱。从相关报道可见一斑,年愈花甲的父亲本应是坐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却还日日奔波打工赚钱养一个近三十岁的儿子。这真是一个可耻的笑话。像这种恶作剧式的残酷故事生活中还有多少呢?它以伤害子女在先,反过来大大地伤害了父母自己的心。过分溺爱,物极必反,实属此然。
“子不教,父之过”,一直以来是我们的父母们恪守的祖训和不折不扣奉行的家教经典。 从孩子出生,到成家立业,然后又延续到孩子的子女的安身立命,人的精力本来是有限的,但父母们却不觉得要有所节制,该管的不该管的,都通通被包了,甚至一包到底。父母的爱本来是至高无上的,但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溺爱,只能是贬值的厄运。安逸的环境只会消磨孩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意识与能力,丧失对社会,对家庭,对生命应该承担的责任。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同样生命更有不能承受之轻,没有了责任与危机感,依赖就会驻满心房,腐蚀心灵,这样的青年一代我们很难指望他/她日后有一番作为。再来看看西方所奉旨的家庭教育,孩子成年后,父母一般不管了,当然这种不管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慢慢淡化角色,从孩子的生活视野退出来,只从整体上给予一些方法的引导与参考,培养后代自食其力的生活能力。讲到这里,我们也许就不会曾对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里根总统的女儿出现在领救济款的队伍里而奇怪了。孩子需要爱与关心,只是父母们在灌输爱的同时要渗透这样一种理念:生活是美好而又来之不易的,只有奋斗得来的永久甜蜜,没有安逸享受才会的丰盛。无论何时,建立与恢复孩子自身的造血功能应该是第一位的。
我们发现,独生子女家庭是最容易产生“啃老族”现象的,为什么?因为它提供了滋生这种软骨病症爆发的最好温床:孩子是家中唯一的希望。加上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他们可以不惜一切,倾尽所有的爱。甚至恨不能剜下心头一块肉来补偿。使孩子一开始就失去了面对生活竞争所需的压力与忧患准备,一天天在生活的优越感中迷失自我,没有正确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也就失去了健全人格的支撑。一个人要得到他人与社会的肯定,首先应该自己肯定自己。而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与发展也与家教更直接地联系在一起。我不妨拿一教授作演讲时举的事例作一佐证:一孩子看到天上的月亮很漂亮,想到月亮上去玩,面对这一情景,西方父母的态度是这样的:孩子你讲得很对,而且我相信通过你的努力,长大后一定能实现这个梦想。不管孩子到月亮上去最终能不能实现,但父母的一席话给了孩子最大的暗示:自信——奋斗就会有结果。而中国的绝大部分父母通常是怎么处理的呢?首先是给孩子一巴掌,然后就是粗暴的一句“你有病啊,月亮怎么能上去?”如此一言一行,孩子当时即使有无比的信心与丰富的想象也被残留在了最底里。一方面父母歇力鼓励,引导孩子的创造心理,并给予肯定,而我们的父母呢?自己认为不可能的就一概否定,粗暴地扼杀掉,拭问,孩子的自信意识从何而来,竞争意识从何而来,天上掉来吗?
“育人”不是养育人,而是教育人。它从来都不只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应该挺起自身的腰杆,敢于向传统的家教说不,还孩子一个健康而理性的成长环境,任重而道远,走好每一步,离不开全社会的努力,而父母们更应深思而后行。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15266.html
相关阅读:拥抱让宝宝心灵更美好更健康
孩子哭闹家长学会倾听
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期
老人帮你带孩子,你担心什么
莫让溺爱宠坏了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