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双亲与初中少年子女关系紧张的现象是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少年初中生的父母常常为孩子不再接受自己的教育而担心,少年初中学生也往往为自己不能与父母双亲搞好关系而苦恼。初中生与父母的关系是一种既亲密又复杂的关系,探讨其规律对双方关系的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生与父母关系的变化
少年初中生生理、心理的急剧发展,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愿望。他们开始对于父母和老师的无微不至的关照、过细的嘱咐和种种限制,表现出强烈的不满、甚至反抗,他们要摆脱双亲、老师的束缚。根据调查研究,我们把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的青少年与双亲关系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1.依赖阶段。这个阶段还保持着童年期儿童对父母的依赖,但已经向往摆脱父母双亲的束缚。
2.独立阶段。可称为“摆脱父母束缚的斗争”阶段。这个阶段,初中少年学生认为只有摆脱对父母双亲的依附才能成为成熟的人。
3.成熟阶段。随着少年初中学生自身向成熟迈进和向父母双亲争取独立的持久冲突,父母往往会逐渐承认其独立的地位。但在他们逐步取得成人地位的过程中,父母双亲的影响仍继续起着作用。
由童年期过渡到少年期的初中学生,向往独立的意向,之所以突然高涨起来,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由于身体外形的改变、性机能的成熟、内脏机能的健全,产生了对自己的强烈关注,产生了“不再是小孩子了”这种成人感的自我意识,对别人的评价和批评极为敏感,也强烈抵抗对个人秘密的侵害。
2.由于身心的发展,应付周围环境的能力急速增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需要父母的帮助。初中生虽然还是靠父母对自己生活的照顾,但遇到紧急情况时,完全有能力单独处理一些问题。这种独立性的发展,促使少年初中生试图摆脱双亲的保护监督。
3.初中生身体一开始成熟,要求他们独立的社会压力就骤然增强。老师经常告诫学生“不能依赖父母”;同学常说“我们不是小孩子……”;父母也常常提醒少年子女“你都长这么高了……”等等。初中生的这种特殊的社会期待环境会变成他们自我要求独立的压力。
少年初中生与父母双亲的关系是由依赖阶段向独立阶段的发展、由依赖关系向平等关系的过渡,在这个时期,旧的关系形式逐渐被新的关系形式所代替,这两种关系形式共同存在。在少年期开始阶段,如果父母对待少年初中生还象对待儿童那样,那么就会产生与初中生的成熟需求相矛盾,这种矛盾是初中生与父母发生冲突的根源。如果父母不接受对初中生的平等态度,那么冲突就会变得越来越顽固。如果继续下去,那么初中生改变旧关系的过程会延续至整个少年期,冲突可能持续到父母改变对初中生的态度为止。如果父母考虑到初中少年子女的要求,主动改变自己对他们的态度,把他们不再看作是儿童,那么向新型平等关系的转变就会比较顺利。
二、初中生对父母的“反抗性”
所谓反抗,是指在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中,被支配者对支配者的各种攻击行为。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少年对双亲的反抗性是普遍存在的。
少年初中生反抗性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简单地列举有以下几个方面:1.强烈反抗父母的监督或干涉;2.批判父母的意见、行动、态度;3.固执自己的意见、兴趣、爱好和计划,拒绝父母的批评或评论;4.要求保障独立行动的权力,特别是与同学朋友一道活动的自由;5.强烈抵抗对个人秘密的侵害;6.改变童年期培养起的良好行为习惯,如放学回家与父母打招呼,等等。
一般说来,初中生对双亲的反抗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种情况。
1.初中生的反抗性是对家长不正确的教育、不合理要求的反抗。其主要表现是初中生对父母陈旧观念的不满,常常与父母错误的教育观念相冲突。许多家长只抓学习分数,不重视初中生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限制交往范围,使子女精神负担重、生活单调枯燥。不少父母对少年子女交往的指导往往局限于了解子女是否受到坏的影响,至于子女的交往内容、交往水平、交往能力等就不太过问与指导。这种封闭式、防范式的教育不能满足初中生渴望与同龄朋友交往及独立性的要求,从而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而时常发生冲突。
2.初中生的反抗性是对父母家长式作风、地位不平等的反抗。初中生开始产生了成人感、独立性,他们主观意识到自己是成人,要求与父母建立平等的关系,要求成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初中生对家长往往不能以身作则、搞特殊十分不满。同时,由于初中生自身能力的限制与渴望理解、得到指导的需要,因而他们时常盼望能与父母倾心相谈,听听长者的意见。然而往往得到的是长者高高在上的威严的压抑,结果造成初中生与父母的关系是若即若离,常常对父母的家长式作风表示不满而发生冲突。
3.初中生反抗性是对合理、正确的教育的错误反抗。初中生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往往存在偏激和执拗的情况,这是他们独立性发展还不成熟的必然反映。初中生渴望独立自主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摆脱父母的束缚、追求自由散漫的生活,如果目的达不到就好发脾气,与周围人、包括父母发生冲突。这种畸形发展的独立性往往是接受社会不良影响的土壤,其结果,只能是对父母正确的劝告、合理的要求教育也发生反抗。
有些心理学、教育学论著明确认为,初中少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对成人社会的“反抗期”,从而也是最“难教育的时期”这种理论认为反抗是少年期固有的特征,少年初中学生与父母必然关系紧张。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对于少年期学生的“反抗性”,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都看成是消极的东西,初中少年的“反抗性”实质上是初中生开始的独立性这个少年期本质特征的具体表现。正是这种“反抗性”推动着他们从童年期的依赖性中解脱出来。作为父母应该从发展的观点,把少年期的“反抗性”作为一种积极因素,正视它、满足他们独立的要求,才能使教育走在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前面,促进初中生身心的正常发展。如果把少年期的“反抗性”视为消极的危险因素,而予以防范、压抑,不仅会招致初中学生更大的反抗,使少年子女与自己关系紧张,还会阻碍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初中生与父母关系发展的心理矛盾
尽管初中生强烈地要求独立,却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需要和父母感情沟通。当初中少年的身心急剧变化时,作为父母如果能够把孩子当作“成年人”来对待,他们在心底里反而会对父母产生亲近感,会把父母作为主要的心理倾诉对象。为什么少年学生会把父母作为主要的情感交流对象呢?这与初中生特有的内心矛盾有关。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处于依赖向独立过渡,从听话道德向平等道德转变,他们强烈渴望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1.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成人感的产生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初中生开始不再轻信父母的告诫,也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现成的结论,产生了按照自己的思想行动的强烈的独立倾向。然而,初中生心理的不成熟性还存在着心理发展的另一面——依赖性。初中生想独立,但对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还需要父母和同伴的帮助,特别是在自己遇到人生苦恼时更需要父母的帮助和指导。
2.听话道德与平等道德的矛盾。彼得罗夫斯基认为,在少年与成人的关系上,少年正处于从“听话的道德”向“平等的道德”过渡时期,在童年期,父母是孩子崇拜的主要对象,孩子对父母有一种崇敬、信赖的感情。一上初中,少年对父母的感情从过去一味依赖、顺从,开始转变为要求自立、平等,要求重新协调与父母的关系。尽管初中生希望和父母一样能独立地处理和决定事务,但又留恋着父母对自己特殊照顾的童年时代,因此在他们与父母双亲关系协调上常常会发生矛盾斗争。
3.孤独感与渴望理解的矛盾。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质的变化,他们开始不大轻易流露自己的内心活动,喜欢把所谓的“秘密”埋藏在心里,这样就增加了初中生内心的孤独感。初中生渴望与同龄朋友交往正是摆脱孤独的手段之一。然而,当遇到苦恼时,少年学生憧憬的最初对象不是同伴、朋友,而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说出真心话的年长者,特别向往有丰富经验的年长者的帮助和自己父母的指导。正因为初中生这种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从而产生初中生与双亲关系若即若离的现象。
初中生在与父母交往中的心理矛盾性构成了初中生与双亲关系的特点。初中生的这种心理矛盾及动摇行为,不仅与自身的特点有关,也与父母对初中生的态度有关。
1.对于长期以来依附父母而生活的孩子来说,独立行为的体验极少。因此,尽管少年子女想摆脱父母的束缚,但是对独立行动还缺乏信心,失败和不安不断缠绕着他们。正是这样,使初中生一方面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一方面却又往往退回到原来的依附状态中去。
2.父母对少年子女的态度往往是矛盾的。父母一方面希望孩子早日自立,另一方面又老是担心孩子会遭受失败;一方面觉得应该使孩子摆脱自己;另一方面又受不了与孩子分离的寂寞。父母的这种不安会阻碍初中生从双亲的依附中独立出来。
3.童年时代顺从父母是道德的,然而一升入初中,父母和教师都突然开始要求他们独立。少年期从依附向独立转变使他们感到困难,因而初中生常常表现出矛盾和动摇。初中生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斗争,与其说是单单与父母的斗争,还不如说是自己同自己的斗争更为恰当。
四、父母与少年子女关系协调应注意的问题
1.理解、信任、尊重初中生的独立性和成人感是父母与少年子女关系协调的基础
孩子进入初中后与父母的关系疏远了,这正是初中生走向成熟的开始。作为父母应理解、信任、尊重初中生的独立性和成人感,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强迫少年子女改变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中生感到鼓舞,缩小父母与少年子女的心理距离。
2.与初中生平等、民主相处是父母与少年子女关系协调的根本保证
如果父母真正能以平等的姿态,以同志和大朋友的身份与初中生交往,就能缩短初中生与自己的距离,缓和、解除初中生对自己的反抗情绪,使他们乐意接受父母的合理要求,甚至打开他们闭锁的心理。初中生所要求的平等与民主实际是反对父母的家长式作风、过分的父母尊严。他们要求父母与自己平等,如果这种愿望得以实现,初中生就会报之以信赖和热情,这样,父母的指导教育才能转化为自我发展的内容。
3.父母要善于和乐于使少年子女接受自己的意见
要使少年子女乐于接受父母的指导,有两个条件:认识的一致和情感的沟通。要达到认识的一致因素很多,作为父母,要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理解孩子的内心矛盾。主要的是父母采取耐心说服的教育方法。父母与孩子有互爱的基础,但父母与少年子女不一定感情沟通。情感的沟通关键是要关心少年子女的思想,理解他们的心理烦恼、兴趣爱好、同龄好友。作为父母要帮助他们摆脱烦恼并指出发展的方向,满足他们正当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有更多与朋友独处的机会。
4.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初中生的“自立”生活
满足少年子女独立性的需要,让他们自立生活这是与少年子女搞好关系的手段之一。譬如,培养初中生的社交能力,让他们代表父母与亲朋好友交往,使他们产生独立交际的勇气和长大成人自豪感;学习方面,父母要指导他们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写好日记,帮助他们总结学习经验。但是初中生由于是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父母放手让他们独立,却不能撒手不管,而要时刻注意他们在独立自主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特别是在挫折困难面前产生苦恼时更要给予鼓励,教给他们处理困难、克服苦恼的方法。
5.父母要采取耐心、说服、疏导的方法对待初中生的反抗性
初中生反抗是为了独立的反抗,这是初中生发展中正常而必要的行为。初中生表露出反抗行为正是进行指导教育的好机会,父母应该认真分析其反抗的性质及原因。如果是对自己家长式作风的反抗或不合理的教导方法的反抗等,父母应该予以肯定和保护,不应该一听到他们有意见就不问青红皂白、一概视为缺点加以否定;应该在承认自己错误的同时,指出他们反抗的消极面,引导他们与父母交心谈心。这样不仅不会降低父母在少年心目中的威信,而且还会取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对待他们错误的、不接受正确教育指导的反抗,父母不要操之过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从爱护、体谅、长善救失的愿望出发,同他们共同研究改正错误的办法。这样做,即使是十分执拗的少年子女,也会体会到父母的一片爱、真情,消除对抗情绪,接受批评教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14312.html
相关阅读:莫让溺爱宠坏了孩子的心灵
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期
拥抱让宝宝心灵更美好更健康
孩子哭闹家长学会倾听
老人帮你带孩子,你担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