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
和xx母女一起去名田百货,虫妈规定xx可以选择一样*元以内的东西。**没有提出买东西的要求,但是,我说她可以买5块以内的东西。其实,买东西的要求应该等她自己来提、我再定规则。正是因为我常常估计到她的需求把她照顾的太好,所以她反而不主动表达自己的需要专门等着我去猜她的心思。她选东西时我虽然离开了,我还是给了她选择的方向,那些饰品挂的很高,我把一些饰品拿下来放到她面前,陪她一起看了价格。其中一个我认为最漂亮的价格超过了5元,我说如果超过5元,妈 妈可以先帮你把多出的部分垫上,等你回家用你的零花钱来还给妈 妈。过了一会儿,她拿了一个最便宜但是最不起眼的饰品来,我一看就失望,问为什么选这个,她说这个便宜。我马上就说:“为什么不选个最漂亮的呢?多的钱可以用你的零花钱补上。”她马上选了那个我认为的最漂亮的。
场景二:
接**时,看见小A在哭,老师说她今天和小朋友打架了。回去的路上,和**聊天,问:“你知不知道小A妹妹和小朋友打架了。”她说“知道,她和小B打架了。”我问:“你看见了吗?”她说打架时没看见。我说:“如果你看见了,你怎么做?”她说:“给小B讲道理蛮,问他为什么要打架。”结果我又不经大脑就把话讲出来了:“要是我,我就帮妹妹揍他!”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1245490.html
相关阅读:一位爸爸的反思:孩子越来越听话,我却犯愁了
母亲节 宝宝的感恩教育补上了吗?
孩子以下四种行为,易被父母误解
父母常吵架 对孩子的伤害最大
父母如何指导孩子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