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爱孩子并非像老母鸡护小鸡那般简单,也并不是想像中那样深不可测,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懂爱、会爱。
从某种意义上讲,家教的艺术也是爱的艺术。
说起爱孩子,有的家长不屑一顾:爱孩子,这是连老母鸡都会的事儿啊,还需要什么学问?也有些父母困惑茫然:我的爱为什么不能打动孩子?
事实上,爱孩子并非像老母鸡护小鸡那般简单,也并不是想像中那样深不可测,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懂爱、会爱。
把爱藏起一半把爱藏起一半
把爱藏起一半把爱藏起一半,是一位母亲意味深长的话,精彩极了!对孩子“把爱藏起一半”,意即要求家长学会节制地爱,理智地爱。如果什么事儿都包办代替,什么时候都不敢松手放开,一旦孩子大了,离开了我们,那我们的爱将会显得鞭长莫及,最后受害的还是孩子。那位母亲还讲了这样一个事例——
一个隆冬的周末,我在家里做家务,忙得团团转。儿子在外边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玩了整整一天,回到家里还撒娇,疲惫的我有点气恼地把他拽住,强迫他和我一起扫院子里的雪。儿子一边扫雪一边哭,我看着他那冻得通红的小手和那副委屈的样子,不禁心疼起来:孩子毕竟还小!但我很快克制住了自己,让他跟我一起继续扫雪,同时和他聊我小时候帮大人干活的往事,我讲得绘声绘色,小儿子也听得十分入迷……从那以后,我有意识地安排他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渐渐地他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
这位“硬”起心肠“整”子有术的母亲,可谓走了一步家教的“高棋”!
将爱寓于无声
在与孩子情感交流时,亲吻、握手、抚摸、拥抱以及目光接触等都是沟通的方式。这些动作看起来似乎不值一提,但对那些需要慰藉和鼓励的孩子来说弥足珍贵。生活中,做父母的应学会并善于运用这种“无声胜有声”的爱的语言,让它们取代令孩子们头疼的唠叨和训斥。
作家莫小米在一篇《于无声处》中讲述了一位“苦心”母亲的故事——苦于与她那上小学的儿子不能沟通。她苦口婆心地与他谈、谈、谈,却总是没有效果。有一天,儿子在学校又惹了事,母亲却突然因患喉炎失了音。当她拉着孩子的手面对面坐下时,她急啊、气啊,可不能说一句话,只是紧紧地将孩子的手握在手心很久很久……第二天,儿子对母亲说:妈妈,你昨天什么都没说,但我全明白了。出乎意料的效果,令这位“苦心”的母亲热泪盈眶……
有时,一个微小的动作却胜过一大堆苦口婆心的话语。
让爱走进心灵
“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自己再苦再累也值!”一位家长这样说。可遗憾的是,他的良苦用心却未能感动孩子,孩子在日记里写道:“我的书包已经够重的了,我不愿再背上‘精神的包袱’,可他们根本就不体谅我的苦楚,我有时真恨他们!”
那么,应如何让孩子真正懂得我们的这份“情”,并主动愉快地接受我们的这份“爱”呢?我的建议是,让爱走进孩子的心灵!
仔细回忆一下我们孩童时的情景和心理吧,想想我们小时候喜欢父母当着众人的面儿羞辱训斥自己吗?喜欢父母态度蛮横地驳斥自己的申辩吗?乐意父母事无巨细的包办和没完没了的唠叨吗?尽管今天的我们已明白那是一种爱,可那样的爱,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能消受得了吗?
其实,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如果能时常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相信,爱一定会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1238597.html
相关阅读:孩子哭闹家长学会倾听
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期
老人帮你带孩子,你担心什么
拥抱让宝宝心灵更美好更健康
莫让溺爱宠坏了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