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拒绝溺爱,理性爱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当属父母对子女之爱。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与呵护,适度的爱,像雨露和阳光一样,滋润和温暖孩子的心田,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爱也是如此,如果爱得过多,爱得泛滥,爱得丧失理智,那它就如一服危害孩子成长的毒药,而不是成长所需的营养液。

  “溺爱”是指过于宠爱,由着孩子的性子,对孩子一味迁就,纵容不管。父母这样过度地爱护,极可能使孩子自私自利、任性而为。“慈母多败儿”这句谚语,说的就是这个现象。如果对子女过于溺爱,那只会助长其骄恣,结果反受其害。  这说明,对孩子娇惯不得,孩子的不仁不孝,往往是娇生惯养的结果。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往往是不图回报的,只要孩子过得好就行,但善良的想法却不一定换回想要的结果。从小就要教育孩子学会付出,爱必须是相互的,不能只向一侧倾斜。  实际上,看看“溺”字的写法,我们就知道,当“爱”泛滥成灾,如水一般淹没了孩子,那么孩子得到的只是一个“弱”字,软弱、柔弱、脆弱的“弱”,在溺爱的围困下,我们身边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  “再穷也不能穷了孩子”,这几乎是当下每个中国家长的想法。这里的穷是指物质上的,家长太过于关注孩子的物质层面,却常常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求。现在孩子常常是物质食粮过剩而精神食粮不足,因此我们绝不能给孩子物质享受的特权,而应该让他与家人同甘共苦,让他知道父母赚钱的不易与辛苦。  很多家长会自己省吃俭用,来满足子女的一切合理、不合理的需求,结果是如今儿童消费品比成年人的都贵;麦当劳、肯德基店里永远都是拥挤不堪的景象,孩子们大嚼着汉堡和香辣鸡腿;中高档酒店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日宴上高朋满座;中学生,甚至有的小学生都使用着新款高档的手机。  看到这里你不要以为他们都是富家子弟,其实很多孩子的父母是下岗的,父母为了生存到处奔波打工,一些家长给自己买块豆腐都要拣便宜的买,可满足起宝贝儿子、女儿的需求来却从不摇头。有些家长娇惯孩子已经到了丧失理智的地步,在家里,他们吃让孩子先吃,花钱让孩子先花,一切都让孩子“优先”享用。  过分地娇惯溺爱,使这些孩子身上的自我意识过于膨胀,一个个表现得自私自利、冷漠无情、蛮横霸道,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生来就该父母宠着惯着,事事为他们服务,稍不顺心就大发脾气,甚至指责辱骂家长。  东子一向愿意乐观地看待问题,但事实确实比我们想象的要糟。在现实生活中,在你的身边,你的亲戚、朋友、同事,甚至就在你的家里,是不是曾上演过这样的场景:刚刚上桌的美食,必须先端给孩子,他们吃着,长辈们看着,他们吃剩的父母才可以吃。如果是他们喜欢吃的,还得留给他们下顿吃。见到好吃的第一个端到眼前,并立即划好势力范围,“这个我爱吃,归我啦!”新买的玩具,一律不准别的小朋友玩儿,哪怕摸一摸也不行……  一个初中教师曾跟我聊起学生的这些问题,特别有感触:“现在班里有一些学生花钱如流水,挥霍父母的钱一点不心疼,过生日动辄几百上千,每月的生活费正常花销只需几百,可他们有的两千也不止。有的孩子家里有钱,花的是父母的钱,他们是不知道赚钱的辛苦的。而有的孩子,纯粹就是打肿脸充胖子,明明没有那样的经济条件,也要跟有钱的孩子比。”  【案例】  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个普通的孩子和妈妈。妈妈劳累了一天,回家后第一件事是先看孩子是不是在写作业,然后忙着做饭、招呼一家人吃饭。孩子刚一吃完,马上催孩子接着写作业,自己一个人收拾了餐桌,便也坐到孩子身边,看着孩子学习。  孩子忙完了,妈妈则麻利地打来洗脚水,看着孩子洗脚,然后帮孩子把脚擦干净,端盆走的时候顺手把孩子脱下的袜子带走,搓洗干净。转身进孩子卧室,铺被、整理床铺,将孩子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找出来放在床头,然后唤孩子睡觉。孩子躺下了,妈妈则为孩子装书包……  这位深爱自己孩子的妈妈,平时可以说在孩子身上耗尽了心血。可是有一天丈夫出差了,自己却生病了,躺在床上动不了。孩子放学回来,一个劲喊着饿了。她爬了几次没有起来,就对孩子说,拿点钱到外面买点吃的吧,妈妈做不了了。没想到孩子很生气地一甩手:“凭什么不给我做饭?不行!”妈妈伤心地泪流不止,孩子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呢?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1.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每年大学新生入学,我们都会看到庞大的送亲团,帮孩子拿行李、办入学手续、收拾床铺都是司空见惯的。近两年,竟然还出现了到大学报到时带保姆的现象。  一名即将毕业的物理系高材生,因成绩出类拔萃,被学校选送到美国某名牌大学深造。谁知他却一口回绝,说什么也不愿出国。原因是自己不会洗衣服、不会买东西、不会烧饭、不懂得与别人交往,也就是说,他根本无法独立生活。一了解,大家发现,大学四年中,他的衣服铺盖都是妈妈定期到学校来取回去清洗的。  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多的高分低能者,往大了说是应试教育体制使然,往小了说就是家长的溺爱使然。家长出于疼爱孩子,包办代替一切,怕孩子做不好,进而剥夺了孩子做事的机会。  没有谁天生就什么都会做,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做事的愿望。我们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做家长的小帮手,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总之,只要是孩子能做的、想做的、愿意做的,就要大胆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如老母鸡一样看护着孩子,自己很累,孩子也很累;放手给孩子照顾自己照顾家人的机会,自己轻松了,孩子也很快就成长起来了。  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慷慨激昂地陈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这掷地有声的话是否能让我们警醒,我们该为国家培养怎样的年轻一代?我们的家长们是不是要承担教育出“垮掉一代”的责任呢?  生命中有不能承受之轻,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太轻松优越的生活,太多的宠惯会让他们患上“软骨病”,自古英雄多磨难,他们需要社会的历练,需要风雨吹打,让他们变得更坚强、更勇敢。  什么是爱孩子,每个家长都有不同的体会,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溺爱不是真正伟大的爱。在中国,许多家长给孩子的爱都仅仅局限于表面,而不知道真正的爱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品格,让孩子能堂堂正正地做人,让他们学会自立,自己去创立人生和财富。  2.要孩子学会自己“走”路  在生物学上有个著名的“温水煮青蛙效应”:  如果把青蛙突然扔进开水里,沸水令青蛙的神经系统受到强烈刺激,青蛙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可以迅速跳出去。但是若把青蛙放在凉水里,让水温慢慢上升,青蛙便浑然不觉危险存在,怡然自得地游来游去,等到它感到热的时候,已经无力动弹,唯有坐以待毙。  这个实验启示我们,人是有惰性的,会被环境慢慢地同化,而忽视周围环境的变化,最终不能适应社会,而被社会淘汰。其实直白地说,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们的孩子们,一直生活在父母创造的安乐窝里,衣食无忧,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不知道什么叫不可能,什么叫克制,更不懂得生活的风浪与危机。  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枝条变得敏感而脆弱,慢慢失去了抵御外界挫折和风雨的能力。有朝一日,失去父母的庇护,走进社会他们会忽然发现,自己是那样弱不禁风,现实的风浪常常让他们猝不及防,往往就如那只变得迟钝的青蛙,最终被现实的残酷击溃。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好比一棵树,必须以善良为根,正直为干,丰富的情感为蓬勃的枝丫,这样才能结出美丽善良的果子。  孩子从需要被照顾和保护,到自己独立生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做父母的一定要克服“爱心”,不过多照顾和保护孩子,而是有意识给孩子提供独立自主的机会。只有放手让孩子去做去想去努力,才能使孩子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要靠自己去走。家长的使命不是陪孩子走他要走的每一步,而是舍得放开手让孩子学着自己走路。家长们要做一个“旁观者”,对孩子少“呵护”一点,对孩子的事情少参与一点,要孩子尽早学会自己走路,自己解决问题。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一个人受不了委屈,经不起挫折,害怕困难,是不可能面对未来激烈的竞争的。所以说,要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良好心态。那就是我们的家长不要娇惯溺爱孩子,让孩子尝受饥与渴的滋味,并让他了解父母的生活和工作有苦、辣、酸、甜滋味;让孩子知道如何去笑对人生,怎样才能克服困难,战胜自我。  这样,使孩子能在今后的艰苦环境中磨砺坚强的意志,学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和技能,培养他的韧性、耐挫力和受挫后的恢复能力。这样他才能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保持乐观,这些经历将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3.理性爱子,孩子会更健康  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家长,而且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是倾尽所有。爱孩子是家长的天性和职责,可是过多的爱,只会使孩子沉溺于家长编织的温柔保护圈里,阻碍孩子的个性成熟,限制孩子的人格独立。  有的家境富足或者有权势的家庭,甚至利用各种关系,不仅让孩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而且为孩子的求学就业大开方便之门,铺就一条撒满鲜花的人生大道……成长过程中,在家长的照顾和庇护下,孩子可以无忧无虑远离风雨,可当他成年,踏上社会独对人生的时候,困难和挫折是难以避免要出现在他的生活中的。而幼时的“完美生活”使他没有能力应付,他会无所适从。  因此,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就要对孩子适度“狠”一点,理性一些。我所说的“狠”,就是要舍得让孩子去吃苦,要放手让挫折、困难走进孩子的生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让孩子具备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较好的心理素质。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写山鹰常常把巢穴筑在悬崖边上,当雏鹰长出双翅,山鹰就停止衔食喂养它们,而是衔着雏鹰,狠心把它们扔下山崖,看它们在山崖下挣扎、扑腾,在它们好不容易飞上来之后,再一次扔下去……山鹰和我们一样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正是这种近乎“残忍”的爱,才使得雏鹰练就一对健劲的翅膀。所以说,山鹰这样做是对孩子真正的爱,理智而充满远见的爱。  最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一个新的群体——“啃老族”,而且据调查这一族人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至今已经约有30%的成年人由父母供养。这就是溺爱产生的结果。所以,爱孩子,别忘了要学山鹰,理性割断“脐带”,把孩子推出去。我就是这样教育女儿依依(范姜国一)的。  依依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没少摔跤。每次摔倒了,孩子难免要大声哭叫。我分析孩子哭叫的原因,第一当然是因为摔疼了,第二则是要引起大人的注意,让大人来扶她。所以,只要确定孩子摔得没有什么大碍,我一般不会去扶她。我对依依说,自己跌倒要自己爬起来,不要总是要别人来帮你。其实,孩子趴在地上大哭的时候,我也很心疼,恨不得马上跑过去抱起她,把她搂在怀里哄一哄。但是,我总是克制住自己,在孩子哭的时候,把头扭到一边装作没听见。依依哭上几声,看到爸爸没有过来扶的意思,就会自己爬起来。  人的一生充满坎坷,未来的日子到底是怎样的,大家无法预料。新的一天,新的一年,新的人生,是健康的,是成功的,还是倒霉的?谁也不知道。所以,为了孩子明天能活得更好,今天就必须让孩子在酸、甜、苦、辣中体验不同的生活,这样经过多种环境锻造的孩子,长大后肯定是出色的,一定会成为社会上最棒的人。  如果您尚存一份理性,那就让孩子远离“溺爱”吧,如果您的爱真的需要释放,您可以对您的爱人、父母、亲人、朋友、社会,施以爱心,那样孩子的精神营养得以保证,他人也感受您的爱,使爱的价值更大,爱的光芒更加耀眼……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1226259.html

相关阅读:拥抱让宝宝心灵更美好更健康
莫让溺爱宠坏了孩子的心灵
孩子哭闹家长学会倾听
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期
老人帮你带孩子,你担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