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性质和效果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家庭,一眼就能看出父母投在孩子身上的影子;有的家庭,孩子跟父母的个性正好相反。这就是取决于家长们得方法的不同。
孩子不可能完全不受父母的影响,也不可能是父母分毫不爽的的复制,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可能,但是在两个极端之间,确有各种各样的类型,那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结果究竟有几种情况呢?
第一种扬弃性影响
真不知道这个孩子象谁,好像既不象他爸爸,也不象我……
那次我跟他回他的家,真难想象他是从那样一个家庭走出来的,他的身上根本看不到家庭的影子……他有点象他爸,但又有很大不同……
有的家庭,孩子虽然广泛的受到父母的影响,但是有明显的扬弃和很大程度上的丰富,不知内情的人或者对于家庭影响不敏感、缺乏经验和观察力的人,
会感到这个孩子的特点和他的家庭背景以及他的父母相去甚远。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但是相对于前两种情况来言,是比较少的。这种情况出现,一般具备这样的条件:
孩子天生有开放式的可塑性;2孩子很早就离开家庭独立生活,家庭之外有着丰富而独立的阅历;3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是硬性的、非如此不可的。
第二种反向影响
他一点也不象他父亲,他父亲多厚道的人呀,不象他没便宜的事儿不做,一句实话没有……没想到那个家伙还有这么厉害的孩子,真是“鸡窝里飞出金凤凰”……
类似于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见的,老子英雄一生偏偏养了个败家子,爸爸懦弱无能,可是儿子顶天立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林肯,他的父亲鄙视知识、目光短浅,而林肯却求知若渴,自学成才,从小胸怀大志,在小卖部帮工居然去竞选议员。这其实也并不奇怪,一方面物极必反,一方面还有它的合理的其他道理。
一般出现“反向”教育效果的家庭,需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
1、父母对孩子愿望和压制导致极端的逆反;
2、孩子极端厌恶、排斥或者父母的价值观和做法,立志改变。
有些家长性格极为外向,爱说话、爱表现,孩子却腼腆、内向,喜欢独处和深思。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孩子作为旁观者,发现了父母这种个性的不足,觉得父母不值得效仿,也可能是因为父母某个方面过度发达和张扬反而压抑了孩子这方面的倾向。
第三种同向影响
哎呀,这父子俩简直象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简直就是一个“翻版”……
我一直纳闷这孩子怎么小小年纪这么厉害,直到我见到了他父亲,有那么厉害的父亲必然就出现这么厉害的儿子……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是比较普遍的,所谓“虎父无犬子”“船家的孩子会凫水”。这种情况表现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同向影响,比如,父母比较有抱负,孩子也从小有志气,父母尔虞我诈,孩子也从小狡猾。
这种“同向”教育效果的往往具备这样的条件:
1、父母对孩子教育要求颇具影响力
2、孩子对父母的价值观、人格特质表示赞同和敬佩
当然,与孩子与父母生活时间的长短也有关系,但是在一起生活的时间的长短不起到决定作用,短时间的相处也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现实中,每种家庭都曾走出过了不起的人物,但是不可期望我们能够主掌孩子的命运孩子的道路,我们是孩子命运的一部分,是孩子道路的一个阶段。亲子教育是一个崭新的学科,我们需要从生活本身学习的还有太多。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1107941.html
相关阅读:一位爸爸的反思:孩子越来越听话,我却犯愁了
母亲节 宝宝的感恩教育补上了吗?
父母如何指导孩子交朋友
孩子以下四种行为,易被父母误解
父母常吵架 对孩子的伤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