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妈妈育儿,请站在小朋友的角度思考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父母学堂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不吃早餐】自从小朋友入园的第二个月开始,每天早晨就一再跟妈妈说,“不要去学校吃早餐”;刚开始妈妈认为是明明不喜欢学校的早餐,但看了每日的菜单,早餐基本都是明明喜欢的牛奶、麦圈、面包、水果之类的,这“不想在学校吃早餐”的要求,真的有点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妈妈总算明白了,虽说每天都是固定的时间吃早餐,但因为每位小朋友到幼儿园的时间不固定,因此有的小朋友还在吃,而有的小朋友已经吃完、开始玩了,总有小朋友先于明明吃完,因此玩心重的明明,根本没有心思吃呢!设身处地为明明想一想,也是啊,玩多重要啊,不吃就不吃吧,那咱们就在家里多吃一点,到幼儿园就可以直接玩了,也是争取一切时间地玩吧!

【排斥老师】随着幼儿园小朋友数量的增加,也不断地有新老师加入,二月初,明明班里就新来了一位印度老师,而明明则以“不要去上学”的理由来排斥这位新老师;早晨送去,如果是只有这位新老师在,那么明明肯定是要闹一通脾气的,但如果有熟悉的其他老师在,小朋友一定会非常开心地与妈妈和弟弟“再见”。站在明明的角度想一想,对于一个刚满三岁、刚离开家、刚离开妈妈的小朋友来说,入园第二个月,也还算是处于适应时期(一般三个月后开始稳定),看到全新的面孔有失安全感,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吧?于是妈妈便每天晚半个小时送明明去幼儿园,这样小朋友可以看到他熟悉的几位老师,一天的心情也会好许多。

【尿湿裤子】有两次,妈妈接明明的时候,发现小朋友的裤子是湿的,原因很简单,尿裤子了呗!妈妈本想批评明明,“以后有嘘嘘了就要去厕所,贪玩尿裤子妈妈会生气的。”但话到嘴边又没有说出来,三岁的小朋友,玩就是“工作”,“废寝忘食”也在所难免嘛!为了玩,明明都可以不吃饭、不睡觉,那么这尿湿裤子,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虽说妈妈心里也很生气,但想想自己三岁之时,肯定也因为贪玩而尿过裤子,于是便理解明明的同时,耐心地为小朋友换上干净的裤子。

【不系裤子】明明穿牛仔裤,在家里小便后,都是自己拉拉链、扣扣子,但到了幼儿园,老师反映“明明不会自己拉拉链、扣扣子”,这又是为什么?站在明明的立场仔细想一想,就不难理解了。在家里,明明是自己玩,玩的诱惑力当然没有幼儿园的大,于是自己也就耐心十足地拉拉链、扣扣子;而到了幼儿园,看到那么多小朋友都在玩,明明能有上厕所小便的“时间”就不错了,当然顾不上拉拉链、扣扣子,想到之时会请老师帮忙(比自己速度快),来不及之时,一提裤子则罢,扣子也不扣,拉链也不拉,直到老师发现后才会帮明明穿好。

【不愿回家】一直以来,妈妈下午去接明明之时,小朋友都是拒绝回家,几乎每次都是被妈妈“绑架”回家(目前有所好转)。妈妈真的是很纳闷呢,别的小朋友都是一见爸爸妈妈来接,兴奋地直奔而来,而明明不是在教室里到处躲藏,就是将妈妈推出门外。经历了几次之后,妈妈仔细想一想,也不难理解,幼儿园里那么多新奇的玩具、那么多小朋友,肯定比家里有趣啊!而且对于刚入园的明明来说,小朋友还不理解,明天还可以继续玩,幼儿园的生活是来日方长,明明肯定认为,我今天和妈妈回家了,就再也不能玩这些玩具了。

【选择听话】一个周五的早晨,爸爸接明明起床,为了让小朋友乖乖地洗漱,于是便许下了美好的愿望,“明天要去坐火车,还要去公园,然后再开车出去玩…”;明明乖乖地洗漱完毕下楼来,妈妈却说“明明好好吃早餐,然后去上学”,小朋友于是便有了一通“不要上学、要坐火车”的大哭大闹。闹得妈妈真是心烦意乱,但静下心来想一想,明明的这通哭闹也是有情可原的,一来,三岁的小朋友还没有时间概念,“明天”是什么?明明不知道,明明认为爸爸的许愿就是现在、就是今天要做的事情,妈妈一说“要去上学”,小朋友肯定不乐意;二来,三岁的小朋友,也正处于选择听话的阶段,对于爸爸妈妈说的话,他们都会记住自己喜欢的,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直接过滤,因此明明对于爸爸的许愿,只听进去了、也只记住了“去坐火车、去公园”的部分。

【不要说话】每天下午接明明回家的路上,坐在车里的小朋友,总是要求爸爸或妈妈“不要说话”,平时小话唠的明明,此时只想坐在车里静静地听音乐或故事。刚开始妈妈也是很不解,认为明明在幼儿园里不开心或受了什么委屈,但后来也就明白了,兴奋了一天的明明,在幼儿园里哪有可以安静下来的时候,虽说有休息时间,但小朋友几乎是一直处于亢奋状态;那么这坐在车里的时间,熟悉的人、熟悉的车、熟悉的景,也是明明该休息一下的时候了,因此大家都不要说话,此时无声胜有声,也是小朋友的一种自我调节吧!

妈妈最后语:英语中有一句“Put yourself in other’s shoes”的习语,其实说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如果想更了解别人,那么就一定要站在他人的立场与角度来考虑问题;那么妈妈育儿,也是同样如此,如果想真正了解、理解明明,那么也一定要站在小朋友的角度,以明明的高度为起点,这也是促进亲子关系的一条捷径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1103153.html

相关阅读:一位爸爸的反思:孩子越来越听话,我却犯愁了
母亲节 宝宝的感恩教育补上了吗?
父母常吵架 对孩子的伤害最大
孩子以下四种行为,易被父母误解
父母如何指导孩子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