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9日讯 家长骑着电动车带着孩子闯红灯,在孩子面前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这些不文明的场景落入孩子眼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当孩子发现,最佩服的爸爸妈妈在公共场合内突然成了“反面典型”,又会如何感想?公共场所是一个面对所有市民的开放空间,经常领着孩子出入公共场所的市民,更应该注重行为引导,用文明的方式从小培养孩子的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
近日,宿迁日报联合宿迁日报社官方微博、本地论坛就“家长不文明带孩子”这一话题进行了互动讨论。一些市民和网友都表示,家长在带孩子出入公共场所的时候,应该以身作则。
无意之举竟成反面教材
28日下午,在人流如织的骆马湖旁,一对夫妇在孩子面前一边吃着瓜子一边谈笑风生。在他们周边,洒落了一地的瓜子皮、果皮和饮料瓶。在学校接受公德教育的孩子不知是否会被这样一幕所“污染”。
网友“蓝色的心”就表示:“我曾看到这么一幕:一个孩子把嚼过的口香糖用纸包好,要爸爸领着去找垃圾桶。由于垃圾桶距离有点远,那个爸爸从孩子手里拿过口香糖,直接丢到旁边的草丛里。”
市民刘先生就透露:“经常能看到家长带孩子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家长丝毫不顾及周围闪烁的红灯,在车流中穿行。”
部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无意之中为孩子当了反面教材。学校经常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有些家长的不文明行为却对孩子文明习惯和健康心理的形成造成了负面影响,应当引起重视!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爱孩子自是天性使然。
俗语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可见,家庭教育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么不懂得方法,要么不懂得注意细节,导致家教效果不理想。孩子尚幼,不能分辨是非,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然担负教导之责。
特别是,部分父母平时花很多时间和口舌告诉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但是一转过头,自己就犯了同样的错误。一些日常细节不留心,可能给子女们带来负面影响。
“我觉得我爷爷和爸爸是不文明的人。因为爷爷在公共场合喜欢随地吐痰,爸爸喜欢抽烟。怎么说,也不听。”王同学告诉记者,长辈虽然会教自己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可总会在生活中出现一些不文明行为,感觉言行不一。
网友“风清扬”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作为家长一定要从小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我们应该在孩子年幼时就在他们的心里种下文明的种子,面对孩子的错误举动及时予以制止,并加以正确引导。“
文明应从孩子抓起
人生下来,好比一张白纸,好写最好的文字,好画最好的画图。父母想让孩子成才,应该先让孩子学习做人。而学习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这就需要对孩子进行礼仪行为常规教育。
周围人的言行对孩子打上什么烙印就是什么烙印,一言一行无不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父母和老师,不能光一味地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讲卫生,关爱他人。
今年春季开学起,江苏首创的未成年人文明礼仪规范在全省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全面推开。未成年人文明礼仪规范又称作“八礼四仪”。八礼”主要包括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四仪”主要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在宿迁,“八礼四仪”已经成为娃娃们学习和生活的一种文明操守。
孩子就像小树一样,如果小时候不管,等他长到十几岁时,再想教育,就来不及了。世上没有一个人一夜之间变好的,也没有一夜之间变坏的,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1101716.html
相关阅读:拥抱让宝宝心灵更美好更健康
莫让溺爱宠坏了孩子的心灵
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期
老人帮你带孩子,你担心什么
孩子哭闹家长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