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童年:投入地玩过一次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玩耍和学习是相互矛盾的两件事情:玩耍是不务正业,学习、工作才是正事。
所以,在我们的童年时代,当我们玩得兴高采烈、忘乎所以的时候,爸爸妈妈会说我们“就知道玩,不知道学习”。
那时,人们对于孩子的学习还不那么重视,在正式进入学校以前,很多孩子都是在自然的玩耍中长大的。即便在上学以后,课余的很多时间也在疯玩中度过。虽然没有得到像现在的孩子这样的早期教育,但是,在自然的玩耍中,我们也收获颇丰。在和伙伴玩的过程当中,我们的独立性、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我们用简单、少量的玩具,玩出了复杂、丰富的内容,由此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也大大长进了。
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孩子自然的成熟和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父母的企盼了,父母总期望在自己孩子的自然成长中再加点儿劲,让他比别的孩子更出色,或者为他将来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于是,孩子先天潜能的开发就越来越受重视了,随之而来的,是早期教育的持续升温。
玩耍学习化的时代
在为督促孩子学习苦苦寻找方法的时候,父母们听到了儿童心理学家的说法:人类孩子的玩耍,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正如小狮子们的玩耍,是在为将来的生存练习最基本的捕猎本领一样。
这种说法似乎为父母们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既然玩耍是孩子学习的方式,那么很多学习内容不就可以通过玩耍教给孩子吗?
于是,我们要给孩子选择游戏和玩具,觉得哪些游戏和玩具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潜能,就让孩子玩什么,希望孩子在哪方面发展,就引导孩子玩什么。
于是,带孩子玩似乎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一说到玩,首先得想想这里面能有什么大学问,想想这次玩耍能让孩子知道多少道理、长多少本事。
于是,春游不知不觉成为了作文的一部分,拍球、踢毽子被列入了考试内容。
于是,所有这些“玩耍”项目,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变成负担,了然无趣。
让玩耍纯粹起来
这样的“寓教于乐”,不仅使孩子对“玩耍”失去兴趣,也使我们的教育收效甚微。因为当玩耍被赋予太多的附加值,承载着太多期望时,它就变得沉重,不再生动、鲜活、有趣,而它本身固有的学习效用也因此大打折扣。
玩耍之于学习,也许就像阅读之于识字:它是慢功夫,不能保证我们今天能记住多少字词。然而,当我们饶有兴趣地读书时,会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很多字,生动、鲜活的,令我们记忆深刻、懂得如何使用的字。同时,阅读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滋养,意义远大于识字。
德国比较教育专家、《小脑袋,大世界》的作者艾
当玩耍回归它的本性时,它才能成为滋养孩子心智的最好养分。
当我们对学习的理解更宽泛,更接近它的本质时,我们才能懂得玩中的学习是什么,才能放宽心让孩子们玩,而不再处心积虑地往里面添加额外的成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1069955.html
相关阅读:老人帮你带孩子,你担心什么
孩子哭闹家长学会倾听
拥抱让宝宝心灵更美好更健康
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期
莫让溺爱宠坏了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