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同志曾经说过:“人类社会根本改造的步骤之一,应当是人的改造。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动听的音乐。不仅能使人心旷神怡,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能陶冶性情,增长智慧,发展想象力,激发人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促进身心健康。因而,家长要为子女安排一些有益于身心发展的音乐活动。
利用音乐陶冶孩子的情操应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对孩子的音乐教育可以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据有关材料介绍,在人的感觉器官中,听觉和视觉是最能感受艺术的两大器官,而听觉的发展又优于视觉。音乐是听觉艺术,它可以成为最早进入孩子生活领域的一种艺术活动。县儿从出生后的第二三周开始,就有了明显的听觉,家长可以从这时起,适当地给孩子听听音乐,促进孩子听觉能力的发展,给予音乐艺术美的熏陶,使之产生娱乐的愉悦感。乐曲内容可以根据孩于的活动来安排。比如,孩子吃奶、吃饭时,让他听一些轻松愉快的小提琴曲、轻音乐以增进食欲,孩子烦蹂、哭闹的时候,可以让他听听活泼优美的舞曲或轻音乐,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要睡觉时,可以轻声哼唱或播放一些安静、柔和的催眠曲,使孩子在恬静、舒适的环境中进入梦乡。
第二,要为孩子创造一个音乐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的视听设备逐步进入了家庭生活,这为对孩子进行齐乐教疗,提供了物质条件、家长可以充分利用收录机、电唱机和电视机,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此外,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音乐会、文艺晚会,或者利用茶余饭后的空闲时间,满孩子表演一些音乐节目,也可以亲自为孩子演唱、演奏一些音乐节目,这样既活跃了家庭的生活,密切了家长同子女的关系,又可以使孩子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孩子长大后,家长还可买一些乐器,让孩子学习演奏。
第三,培养孩子在音乐伴奏下做动作、跳舞。在音乐伴奏下做动作或跳舞,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一件事。它可以发展孩子的节奏感,陶冶性情。家长可以教给孩子按照音乐的节拍、速度和情绪来做动作,进而随着音乐的变化而改换动作,通过运动神经去感知和表现音乐艺术美。开始,家长可以手把手地教,先动手臂,再动腿脚,反复教练,孩子大些,就可让他自己做动作,自己表演,自己跳舞。
第四,教孩子欣赏音乐。教孩子欣赏音乐,可以使孩子领悟音乐的内容和情感,受到美的陶冶。孩子会说话后,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安静地听音乐的良好习惯,还可以给孩子讲,一些音乐知识和音乐故事,如果家长能够亲自演唱或演奏,边表演,边讲解,效果当然更好。提高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方法当然不只这些,带孩子去听青乐会。看看音乐家的表演,更能增加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第五,教孩子唱歌。唱歌是比较容易将及的一种音乐艺术活动,家长要教孩子唱欣,最好先从教歌谣开始。孩子掌握了语言的韵律竹奏,再来学唱就容易了。教唱歌前,家长可多唱几遍给孩子听,使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唱时,让孩子看着自己的表情和口型,教唱得越准确,越有感情,孩子学得越好,越有兴趣。另外,教唱的歌曲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防止成人化。孩子学会了唱歌,可以让他为客人演唱,既练习了演唱,又表示了对客人的欢迎。
第六,教孩子学习乐器,学乐器是早期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对培养熟练的技能技巧和良好的音乐素养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培养刻苦的、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也有重要作用。孩子学乐器,不象学唱歌那么简单,不仅要有乐器、教材,还要有老师教,当家长的要充分认识学乐器对发展孩子的智力才能、道德情操的良好作用,要克服困堆,为孩子学乐器创造条件。据有关资料介绍,孩子学钢琴的最小年龄为两岁,学小提琴楚三岁,学大提琴五岁。至于民族乐器,如板胡、二胡等弦乐器可以早些开始学习,而唢呐,笙、号等吹奏乐器,比较费气力,孩子稍大一点再学为宜。
第七,注意发现孩子的音乐才能。如果你的孩子听音乐时,有明显的悄绪反应,能够记住听过的曲调,并会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旋律,作出相应的动作;唱歌音调准确,稗于表达感情。这说明,你的孩子具有初步的音乐听觉力、音乐记忆力和音乐感受力等音乐素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1048989.html
相关阅读: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期
拥抱让宝宝心灵更美好更健康
孩子哭闹家长学会倾听
老人帮你带孩子,你担心什么
莫让溺爱宠坏了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