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小小5块钱,熊孩子改掉什么都要买的土豪恶习!怎么做到的-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某次到超市买东西,看到一个小男孩怀里抱着一袋薯片和一把玩具枪冲到玩具汽车货架前,指着一辆红色的小跑车兴高采烈地跟妈妈说还要这个。妈妈可能恼了,大声斥责:“不行,你已经买了一袋薯片和一把玩具枪,不能再买玩具汽车!”

“不,我就要我就要……”小男孩开始跺脚,扯着妈妈的衣角不肯挪步,一副得不到绝不离开的样子。

见妈妈没说话,熊孩子一生气竟然将货架上的玩具一件件往地上扔:“叫你不买,叫你不买!”

妈妈看见熊孩子的行为火了,拆开手上的一捆晾衣架抽出一个,朝孩子身上一顿抽……直到服务员劝说才停手。

“给我滚回家,今天啥也别买了!”孩子哭哭啼啼,不情愿地跟着妈妈走了。

有多少家庭是如此“收拾”什么都想买的熊孩子的?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什么都想买的阶段,在这阶段,孩子看到喜爱的东西就想据为己有,这也是跟他们没有“你的我的”概念有关,并且他们不知道爸妈为自己买这些东西付出的代价。幼儿说,对他们来说,“买”就好比“拿”那么简单,但是很多家庭都把孩子的这种行为当作“蛮不讲理”、“不听话”。“不知者不罪”啊,如果大人因此粗暴地殴打孩子,跟无故欺负孩子的坏淫有啥区别?

咕咚妈是一位老师,她最近分享的经验让很多宝妈大赞,她仅用5块钱,就让她家的小咕咚改掉了什么都要买的坏毛病。

话说咕咚第一次陪同妈妈到超市立即两眼放光,到了这个货架拿几个,那个货架拿几个,购物车没多久就满了。

“这是你要买的东西吗?”咕咚点头。

“你有钱买吗?”咕咚摇头。

“用钱买了才变成自己的东西,每个人都需要用钱了才能买东西。你没钱就不能买了,妈妈的钱不是你的钱。”(每次孩子想买东西,灌输这个观念很重要。)

“我怎样才有钱?”

“长大的人需要上班才有钱,小孩子如果有好的表现,妈妈也能奖励钱。要不这样,我告诉你怎么赚钱才来买吧。”

咕咚妈回到家后,制作了一个小表格,然后用红纸剪出了一朵朵小红花,跟小咕咚说:“每次有好的表现,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凑足10朵小红花就能得到5块钱,你就可以用5块钱购买你想买的东西。”

独立吃饭奖励一朵、帮忙擦桌子奖励一朵、按时上床睡觉奖励一朵……积累红花的过程也是不容易的,每次咕咚想买东西时,咕咚妈就说,你还没钱不能买,还不忘提醒孩子——你现在已经积累了5朵小红花,相当于2.5元了……鼓励孩子坚持下去。

最终凑够了5块了。咕咚兴高采烈,终于有钱买东西了!当咕咚牵着妈妈的手到了超市,一会冲到这个货架、一会冲到那个货架,妈妈不忘提醒商品的价格:“这个是3块,买完一个还剩2块”,“这个是8块,买不了哦”……孩子最后拿了几个商品,一个是3块的、一个是4块的、一个是5块的,孩子还未懂加减法,没关系,先让孩子拿着,咕咚妈不动声色。

到孩子最后挑完了,妈妈让孩子数手指头,“你现在只有5块钱,相当于5个手指头,你手里拿的商品是3个手指头加4个和5个已经是12个了,钱远远不够,你现在只能选择一个商品。”最后咕咚选择了一件4元的,将其他两个放回货架时依依不舍,煽情的样子笑坏了旁人:“等我咕咚来哦,等我再凑够10朵小红花就能接你回家了”。

随后,咕咚珍惜地拿着4元的商品到了收银台,郑重地从口袋里掏出了5块钱,孩子的认真劲儿,是以前爸妈任何时候帮忙购买东西所不曾见到的,这就是通过“努力”到“收获”到“珍惜”带来的奇妙效果。

从此,咕咚便养成了“只有自己有钱了才能买东西”的习惯了,并且在妈妈的小红花奖励机制下,咕咚还养成了不少好行为呢。

幼儿说提醒,如果实施上面的计划,爸妈最好注意下面4点:

1、每当孩子要买东西,都可以告诉孩子,有钱才能买自己的东西,爸妈的钱不是孩子的钱,爸妈的钱只能用来买认为应该买的东西;

2、孩子凑红花的奖励机制,具体奖励金额和细节爸妈可以自己定,但不要太难也不要拖太长时间,会消耗孩子的动力和热情;

3、孩子用自己“赚来”的钱选择商品,应该将自主选择权掌握在孩子手中,大人可以适当提醒,但不要有太多的否定,否定会打击孩子不愿意继续;

4、孩子要遵守规则,并按照规则做事,任何纵容违反的行为都会让游戏玩不下去,也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收获

★孩子懂得了钱的价值,是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得到金钱的,商品不能说要就能要,孩子会懂得珍惜。

★商品是买不完的,但金钱有限,需要用有限的钱购买最喜欢最需要的东西,让孩子初步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

★孩子懂得了珍惜、感恩和节俭。用来购物的钱来之不易,爸妈每天为家里购买东西,也是通过劳动换来的,孩子因此也不会乱买东西。

养育孩子,就像栽培一棵树,只有施肥浇水除草除虫才能慢慢长大,养育一个孩子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需要耐心、行动和教育方法,并不是只让孩子吃饱睡好就能成长,因为爸妈是否花费心思能决定孩子的未来,所以养育孩子有时也是一种自我折磨的过程,不亚于一项伟大的事业。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1040624.html

相关阅读:孩子哭闹家长学会倾听
拥抱让宝宝心灵更美好更健康
老人帮你带孩子,你担心什么
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期
莫让溺爱宠坏了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