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一问题,我有两点思考:一、如果父亲对育儿积极性不高,也不懂教育,那就不必强求,甚至要尽量少让父亲参与“早教”。因为让一个不懂教育的人参与,不仅起不到好的作用,还有可能起到反作用。在孩子小的时候,“教育者单一”其实是件好事。人多反倒容易让孩子无所适从。当然,如果家里人的教育理念一致的话,那是最好。二、要想改变父亲,让他学习育儿,夫妻双方一起探讨育儿,那就先从改善婚姻生活质量开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彼此的相处质量。关系好,什么事都好办,关系不好,该办的事也不好好办。只有夫妻感情融洽、家庭和睦,母亲的育儿思想才有可能发挥“影响力”,父亲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育儿中。对此,我认为妻子可精心设计一些行为,让父亲在不知不觉中关注、重视孩子的教育。
我想到的“行为”有:
1、有意识地带领父亲结识一些育儿高手父亲,在交谈中了解人家的父亲是怎样对孩子的教育付出心血的。做妻子的只需让他们结识,无需“教导”丈夫。丈夫在听了、看了优秀家长的行为后,内心自会有触动。
2、准备一些看似你不懂的教育难题,向丈夫“请教”,“逼迫”他思考。在他思考和回答的过程中,妻子可有意引导。
3、当孩子睡了之后,夫妻双方可就孩子的未来做各种畅想,在畅想中沟通教育思想。
4、把妻子在教育孩子中的好的经验以及孩子的上佳表现详细地告诉丈夫,让他在为自己孩子骄傲的同时进一步思考教育。
5、和丈夫探讨“有了孩子之后的生活,什么是最重要”的话题。相信探讨的结果必是“孩子的教育成功与否是最重要的”。有了这个共识,相信父亲对育儿会更加关注。
6、有意把孩子差的一面讲给丈夫听,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激活疗法唤起父亲的主动性。我最近听了“王金战”的教育讲座。他在育儿中曾走过一段很长的弯路,孩子在五年级时成绩很差,王金战作为一名教师深感自责,后来痛定思痛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最终他的女儿考取了北大。他的案例就是最好的实证。育儿,说到底就是育己,当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孩子肯定好,家庭也肯定好,婚姻也肯定幸福…… 文/溪溪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1019323.html
相关阅读:父母如何指导孩子交朋友
一位爸爸的反思:孩子越来越听话,我却犯愁了
孩子以下四种行为,易被父母误解
母亲节 宝宝的感恩教育补上了吗?
父母常吵架 对孩子的伤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