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清供 张中行
①名为书生的,室内都要有个书桌,也有人称为书案。都放了什么呢?写小文不同于填登记簿,决定躲开那些估计不能引人入胜的,只说我认为值得说说的一些。名为清供,清的意义是没花钱,供的意义是我很喜欢,甚至想套用乾隆年间陈坤维女士的一句诗,珍重寒斋(原为“闺”)伴我时。
②清供三件,先说第一件,是个黄色的大老玉米。是去年秋天,老伴接受她的表妹之约,到容城县乡下去住几天。我,依义要陪着前往,依情也愿意前往,于是只是半天就到了鸡犬之声相闻的乡下。坐吃,游观,都是例行之事,可按下不表;只说我最感兴趣的,是年成好,所养驴、鹅、鸭、鸡、鸽等都肥壮,我可以短时期偿与鸟兽同群的夙愿。人,古今一样,虽是逝者如斯夫,却愿意留些驻景。古人办法少,即如李杜,也不过写几首诗。今人同样可以写诗,只是因为不会或愿意更真切,一般是用照相法,个别的用录像法。我用照相法,请驴来,我紧贴在它身旁,照,成功。请鹅来,它摇头扭身,坚决不干,只好说声遗憾,作罢。活物不成,只好降级,院里黄色老玉米堆成小丘,坐在顶上也可以洋洋然,于是照一张,胜利结束。几天很快过去,离开之前,又想到老玉米,于是挑一个大而直且完整的,带回来。这东西在乡下不算什么,进我的斗室就成为稀罕物,常言道,物以稀为贵,所以它就有权高踞案头。
③清供的第二件是个鲜红色椭圆而坚硬的瓜,我们家乡名为看瓜,顾名思义,是只供看而不能吃。也要说说来源。是今年中秋,承有车阶级某君的好意,我到已无城的香河县城去过中秋节。吃各种土产,寻开天旧迹,赏月以证“月是故乡明”等等,都是题外话,可不谈。只说这个看瓜,是一位有盛情的杜君请我到他家吃自做的京东肉饼,在他的窗台上看见的。他说是自己院内结的,大大小小十几个,如果喜欢,可以随便拿。窗台上晒着一排六七个,我选了个中等大的,也总可以压满手掌了。返京的车上,还有家乡产的月饼等等,我把这看瓜放在最上位,因为有老玉米的成例,它是清供,下车之后理应高踞案头的。
④清供的第三件是个葫芦,不是常见的两节、上小下大的,是两节、上下一样粗的,据说这是专为制养蝈蝈的葫芦而种的,比较少见。也由来源说起,这回是由远在异县移到近在眼前。是同一单位的张君在单位院内种的,夏天我看见过,没注意。秋天,霜降以后,一次我从他的门前过,看见北墙高处挂着一排葫芦,也许因为少见,觉得很好看。我也未能免爱就想得到之俗,敲敲门走进屋。他热情招待,指点看他的鸟笼和鸟,已经制好的蝈蝈葫芦。我问他今年结了多少,有不成形的,可否送我一个,摆着。不想他竟这样慷慨,未加思索就说:“摆就得要好的,我给您找一个。”说着就上墙,摘个最大最匀称的给了我。我当仁不让,拿回屋,放在案头,使它与老玉米和看瓜鼎足而三。
⑤鼎足而三了,我当然会常看。是不是也常想,或曾想,这有什么意思?如果追得太深,也许竟是没有意思。所以为了不至落得没有意思,最好还是不追得太深。或者哲理与常情分而治之:坐蒲团时思索哲理,起身走出禅堂或讲堂时还是依常情行事。我是常人,因而也就如其他常人一样,有想望,也有寂寞。怎么处理呢?其中一种可行的是如清代词人项莲生所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其实,这意思还可以说得积极一些,即如我这些案头清供,有时面对它,映入目中,我就会想到乡里,想到秋天,而也常常,我的思路和情丝就会忽然一跳,无理由地感到,我们的周围确是不少温暖,所以人生终归是值得珍重的。
(选自《负暄三话》,有删节)
13.请简要概括本文所写清供三件的获得事由。(4分)
14.请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6分)
15.请解释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16.结合全文,探究“清供”带给作者的人生意味。(6分)
参考答案:
13.老玉米:在乡下居住的留念;看瓜:朋友的盛情赠予;葫芦:自己因喜爱而当仁不让索要。(每点1分,写对3点得4分)
14.多用短句,语言简练而富于节奏感(照,成功,作罢);使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乡野生活的情趣,亦生动幽默(请,坚决不干);两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情绪变化跃然其中(成功、遗憾)。(特色每点2分,结合文本每点1分;答满两点即可)
15.“坐蒲团时”指人生中有时会像和尚参禅一样静心思索哲理(1分);“走出禅堂”指人生更多时候还是如常人一般在世俗中生活(1分);这句话是说对人生的思考和按常情生活应该分而治之,都需要(2分)。
16.“清供”是清贫书生的慰藉;“清供”本身并无特别的意义,却能够打发人生;使作者想到乡土和自然;使作者意识到周围人情的温暖和人生的珍重。(每点2分,答满三点即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uedu/xiandaiwen/1216974.html
相关阅读:《论读书》阅读答案
有一种愚蠢,叫“用朋友圈试探人性”阅读附答案
无机材料大师严东升:生而为国 阅读附答案
中学生课外阅读训练与答案:《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鲁迅自传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