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时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画小人,有时干脆盯着外面发呆……是不是多动症?”如今,不少家长有着类似的困惑。
事实上,玩是孩子的天性,爱玩想玩说明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在玩橡皮、画小人的过程中,很可能已经沉浸在自己创造的故事里。因此,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扣上“多动症”、“注意力缺陷”等帽子。如果孩子听劝,被提醒后能好好完成作业,而且有目的、有计划,不会不分场合捣蛋,则要考虑其他原因。
家长第一要思考,孩子日常的游戏时间够不够。
如果安排了太多的学习班,孩子被“学习”重压,玩的意愿被长期压制,就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反弹出来。
第二,家长不妨参与孩子的游戏,和他一起玩玩具、画画。
待孩子没有恐惧心,完全信任你时,再适时问问他:“玩的时候你心里想的什么故事,能讲给我听听吗?”然后等待孩子的回答。只有了解孩子玩的真正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
第三,可以利用周末等机会,给孩子创造与同伴一起玩耍的机会,鼓励其大胆融入人群。
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 姚玉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593889.html
相关阅读:怎样对待早熟的孩子
家长18种做法毁掉孩子自尊
你会吸引孩子和你说话吗
你剥夺了孩子创造表达爱的机会了吗
强势母亲对孩子的心灵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