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孩子为何易被挫折打败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心理教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现在,纠结一词已经成了孩子们的口头语了。星期五晚上,地铁营口道站上来一群中学生,其中一个大个儿说:“每次物理考试都不下98分,这次就80多分,郁闷死了,死了算了。”旁边同学说了:“跟分儿纠结上了,这点承受能力都没有,爷们儿点!”很多时候孩子们都是跟好的比、跟过去比,如果跟一个成绩或优势不如自己的孩子比,家长和老师肯定会说:“真没出息,咋不跟那好的比呢?人得往高处走。”人的成长过程哪有一帆风顺的?困难和挫折是必须的,如何应对那些人生的不如意是我们人生的大功课。

  去年本市某重点中学,一名高一女生因在一次摸底考试中成绩不理想,而选择从高楼跳下。之后不久在一所重点小学,一名五年级学生因自己在班干部改选中“意外”落选而采取了自杀过激行为。而在上海,去年在79名非正常死亡的中小学生中,有8人是自杀身亡的。

  上述两名学生在父母眼中是好孩子,在老师眼中是好学生,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可他们却在一些小挫折面前跌倒。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孩子怎么啦?为什么他们越来越聪明,这好那好,就是说不得、骂不得,更经不得挫折和打击?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成长基地心理医生张惠新。

  “赞美教育”应有限度

  张惠新给记者说了她手头一个个案。杨阳(化名)出生在一个高知加高干家庭,家庭条件很好,杨阳从小也非常争气,小学到高中都一直保持着学校年级前几名的好成绩。自然听到的都是赞扬声,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个优秀的孩子,他自己也一直这样认为。杨阳顺利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又报考了中科院的研究生。由于中科院研究生竞争非常激烈,他因几分之差未被录取。而他班里平时成绩不如他的同学,考研时避开了热门大学或热门专业,大多被顺利录取。考研失败后,他一直纠结于自己为什么失败了,而平时不如自己的同学却成功了。尽管父母通过关系给他在一家事业单位找了份待遇不错的工作,但他仍纠结于考研失败中,以致于对工作没热情,后来发展到不愿意工作,不愿意见陌生人,最后干脆天天拉上窗帘宅在家中。

  张惠新说,过去我们家长提倡棍棒教育,认为不打不骂不成材。现在家长更认同赞美教育,总喜欢对孩子说“孩子,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一定行”。确实,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赞扬与鼓励,赞扬可以让孩子获得认同感和自信心,家长和老师应该多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鼓励。但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如果一味唱赞美诗,容易使孩子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甚至过高地估计自己,等到遇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解决不了时,就会产生很强的挫折感,从盲目自信到完全否定,不能正视自己遇到的困难,甚至容易采取极端措施。

  包办弱化孩子应对能力

  除了缺少适当批评外,孩子们容易被挫折打败的另一个原因是家长包办弱化了孩子的应对处理能力。一位幼儿园园长告诉张惠新,现在孩子如果在幼儿园发生了小摩擦,不用隔夜,孩子回到家,家长就把电话打过来,找幼儿园、找对方孩子家长。弄得老师都不敢批评孩子。其实孩子进入一个集体,与其他人发生矛盾很正常,孩子学会应对矛盾、尝试解决矛盾,这是孩子学习与他人相处、学会解决问题、化解困难的好机会。但“四二一”家庭结构特点,使许多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当父母的总怕孩子受委屈,什么事都代办,本应孩子接受的挫折,家长也出面为其解决,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孩子却因此失去了面对挫折、学习应对挫折的机会。等孩子遇到更大的挫折时,当然难以接受,即使被迫接受也不知如何应对。张惠新说,她曾接触过一个个案,在夏令营里,有一个小学五年级的男孩每到吃饭时都是一副很沮丧的样子,她再仔细观察发现,每次早餐,这名十几岁的男孩子从来不吃鸡蛋。她就走上前问,你不喜欢吃鸡蛋吗?小男孩摇了摇头。“那你为什么不吃?”张惠新又问,小男孩的回答让她很吃惊。“我吃鸡蛋都是妈妈给剥皮,我自己不会剥”。张惠新也明白这男孩为什么沮丧了,不会剥鸡蛋皮对孩子就是一种挫折。

  还有一种因素造成孩子不敢面对挫折,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张惠新说,我们的家长总希望孩子考满分,如果别人考了100,自己的孩子考了99分,许多家长就会为此烦恼、对孩子发脾气。总希望孩子考第一,不愿考第二,考了全班第一还希望考全年级第一、全校第一。久而久之,在孩子心中,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只能第一,不能第二。但第一只有一个,如果孩子认为自己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值,就会认为自己失败,父母接受不了,自己也接受不了。

  张惠新说,孩子能否直面挫折,与孩子的个性密切相关,而孩子的个性又离不开他成长的环境,我们为孩子创造了什么样的性格环境直接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588082.html

相关阅读:你会吸引孩子和你说话吗
你剥夺了孩子创造表达爱的机会了吗
家长18种做法毁掉孩子自尊
强势母亲对孩子的心灵伤害
怎样对待早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