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还不到3岁,该不该去幼儿园?
宝贝太小,怎样选择幼儿园?
宝贝入园后总生病,怎么办?
宝贝越小入园,越容易发生分离焦虑吗?
宝贝太小入园,会不会留下心理阴影?
低龄入园,会造成亲子共处时间太少的缺憾吗?
现今,越来越多的父母把3岁以下的宝贝送到了幼儿园。要知道,如何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特别是那些3岁以下的低龄宝贝,他们的父母将会面临更多的烦恼与困惑。日前,《妈咪宝贝》与摇篮网和国内多家幼儿园联合进行了一项“低龄入园容易发生的问题”调查,当即获得很多妈咪的积极响应与参与。妈咪们最关注的问题在调查中一一呈现出来,其中有6个问题最最困扰妈咪,也是她们最迫切想得到帮助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妈咪宝贝》杂志社特邀国内知名早教专家晏红女士来为妈咪们答疑解惑,希望能够帮助你和你的宝贝轻松顺利度过这一难关。
问题1:宝贝还不到3岁,该不该去幼儿园?
生活实例:
文文和嘉嘉是同年同月但是不同日生的小伙伴,两个宝贝的妈咪也在同一个单位。文文平时由奶奶看着,嘉嘉则与保姆在一起。嘉嘉2岁时,妈咪就把宝贝送到了幼儿园。文文的奶奶不同意,说孩子那么小到幼儿园又哭又闹的,简直是遭罪。文文的妈咪翻翻书,看见有专家建议孩子3岁以后去幼儿园适应得更快一些,于是就同意了奶奶的意见。一年很快就过去了,文文和嘉嘉一起出去玩的时候,嘉嘉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要强一些,以至有的人问:“这孩子(指嘉嘉)比她(指文文)大一岁吧?”文文的妈咪听了以后心里可酸了,其实她也知道嘉嘉上幼儿园以后确实进步很大,自己的宝贝显得弱一些,但就是禁不起别人这么一说。她有点后悔:文文还能赶上嘉嘉吗?是不是当初应该把她送到幼儿园?可小孩子在家里得到了更多的关爱,难道对她的发展就没有更多的好处吗?
点评:
3岁前的宝贝个别差异性很大,所生活的家庭环境差异也很大,而且幼儿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所以很难一刀切地说3岁前的宝贝该上幼儿园,还是不该上幼儿园。从心理发育的正常速度来说,2岁以后的宝贝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能够忍受与依恋对象(主要是妈咪)在一段时间内的分离,逐渐习惯与小伙伴和老师相处,所以2岁的宝贝是可以适应日托幼儿园的。但是刚刚2岁的宝贝在生活自理能力上还较弱,与依恋对象的暂时分离的心理压力也较大,因而新入园的2岁宝贝分离焦虑程度要强烈一些,时间也长一些。因此,建议宝贝在2岁半到3岁之间入园较为合适,这时,宝贝在生理、生活和心理上成长相对要成熟一些。
建议:
如果家里有人照看宝贝而选择家庭教育,暂时放弃幼儿园教育,请周全考虑下列因素,帮助宝贝在家里也有较好的发展:主要看护者比较重视早期教育,有比较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带宝贝走出家庭,与大自然亲近;有一个比较适宜的群体,使宝贝能与同龄伙伴交往;夫妻感情融洽、家庭气氛和睦;管理宝贝比较有经验,既给宝贝安全和自由,又让宝贝有规则意识。
如果把宝贝送到幼儿园,家庭还要进一步做好家园共育,才能保证宝贝进步得更快。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是集体教育和制度化生活,后者是个性教育和随意性生活。对宝贝的健康成长来说,两者都是有必要的。宝贝在这两个环境中都会习得一些优点,也会习得一些缺点,两者都不是绝对的“净土”和“圣地”。因此,宝贝从幼儿园带回家庭的不适宜行为家长要帮助克服,从家庭带到幼儿园的不适宜行为也要帮助孩子克服,因为宝贝在不同的环境要遵循不同的“游戏规则”。当然,宝贝在幼儿园获得的一些好行为和好习惯,家长要尽力配合,让他在家庭继续得到练习和巩固。
域外传真:
国外低龄入园情况荟萃
美国:在美国因妈咪产假短,很多妈咪都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将宝贝送入幼儿园日托,甚至全托。美国一些私立幼儿园接受的宝贝年龄也越来越小,最小进幼儿园的孩子只有3-4个月。美国对招收低龄宝贝的幼儿园的规格会有严格限制,包括教师与孩子的比例、每个班孩子人数、园内设施等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要求,法律都有明文规定。
加拿大:加拿大社会福利比较好,很多妈咪都可以不为工作发愁。因此,她们大都会考虑多带宝贝一些时间,不会过于急着将宝贝送入幼儿园。一般来讲,都要等孩子到2岁左右才考虑送进幼儿园。
新西兰:新西兰公立幼儿园一般都招收2岁以上的宝贝,一些私立幼儿园会招收3个月以上的婴儿。新西兰崇尚让孩子自然发展,因此幼儿园不会教孩子东西,只是让他们随便玩耍。老师也不会对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甚至连3岁半的孩子还不会自己入厕,他们也会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情。
日本:日本父母工作压力非常大,双职工比较多,因此很多家庭都会很早就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幼儿园招收的最小的孩子可以小到3个月。 编辑:雨薇
热点问题2宝贝太小,怎样选择幼儿园?
程女士的宝贝还不到2岁,没有到正常上幼儿园的年龄,可是她已经打算把她送到幼儿园了。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丈夫远在国外,家里的长辈年迈帮不上忙,而自己正处在事业的巅峰,不可能在家照看孩子。虽然雇了好几个保姆,但让她总也无法放心,思来想去,不如索性送幼儿园?决心一下,她就开始四处打听,听说郊外的一所幼儿园不错,收费高也没关系,就是交通有点远。那就大人辛苦点儿吧,但还没有一个月程女士就发现问题没那么简单。为了赶时间,宝贝叫起得比较早,稍微吃点东西就开车出发了。路上交通时常发生拥堵,宝贝到幼儿园之后常常错过早饭时间,晚上有时也因下班高峰而行驶缓慢,老师常常因此要陪宝贝等到很晚,宝贝也着急。程女士觉得长久这样影响宝贝的身心健康,于是决定转园。附近小区就有一所幼儿园,可程女士转了一圈,总觉得这里的环境、玩具和其他硬件比原先那个幼儿园差远了,怎么办?程女士犹豫不定了。
点评:
看来这位妈咪对于幼儿园的考虑别的东西太多了,如幼儿园的宏观环境等,而对自己的宝贝去幼儿园需要什么可能还不太清楚。给孩子选择一所比较好的幼儿园,让孩子从人生的起点就接受优异的启蒙教育,这对于低龄入园的宝贝尤其重要。因为,他们的身心发育程度及适应能力均比正常年龄入园的宝贝要差,所以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就要综合考虑更多的因素。一所幼儿园可能在某些方面能满足家长的需求,而在另一些方面又可能让家长不满意。因此,想找一所十全十美的适合低龄宝贝的幼儿园,可能是一件并不特别简单的事。所以,只听别人说某一个幼儿园好还是不够的,选择时,挑选较适合自己家庭情况和适宜低龄宝贝身心发育的幼儿园才是最重要的。
建议:
选择幼儿园的目的是为了孩子有更好的发展,所以要结合低龄宝贝的发育特点优先考虑孩子的切身需要和微观环境,再考虑宏观环境。
最好就近入园。因为,低龄宝贝的分离焦虑期更长一些,怎么克服分离焦虑更是摆在家长面前的一个难关,也是孩子顺利入园的第一步。就近选择幼儿园,可能班里有他熟悉的小朋友,这样可以帮助他减轻分离焦虑和心理上的不适应感,也容易与附近的小朋友串门儿,减少刚刚入园的孤独感。另外,也方便家长接送以及和幼儿园老师经常交流,及时了解宝贝在园的情况,利于制定更好的教育方案,尽快解决宝贝存在的问题。
综合考虑带班教师的素质。教师的良好素质是维护宝贝身心健康的天然港湾。比如,宝贝所在班级的几个老师是否拥有爱心和保教经验,对家长工作是否热心,在带低龄宝贝方面是否富有经验等。像程女士那样只靠听说、只凭印象来判断和选择幼儿园,还是有点粗线条,最好亲自走访得更加细致和真切一些。
对低龄宝贝优先考虑以上两个方面后,接着关注有级类之别的品牌幼儿园。“级”代表硬件水平(即幼儿园设施),“类”代表软件水平(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品质最优异的依次是省级示范园、市级示范园和一级一类幼儿园,其他还有一级二类、二级一类、二级二类,没有级类标志的幼儿园,说明还没有通过教委部门的质量验收。可见,“级类之别”可以帮助家长判断幼儿园的综合水平达到什么标准。值得提出的是,你还应关注一下所选择的幼儿园在为低龄宝贝入园服务上有没有特别的投入,比如有无经过专门训练而富有保教经验的小托班老师;有无适合低龄宝贝身心特点的生活条件和设施,如床铺、桌椅板凳、玩具等与宝贝的年龄是否相配套等。在这个过程中你还会得到这样的收获,为今后为宝贝择园留下一个伏笔,那就是,如果你发现某个级类标准比较高的幼儿园,但暂时不方便把宝贝送去,可以考虑过一两年以后宝贝的身体素质更棒了,适应能力更强了,再送宝贝去这些幼儿园。编辑:赵京文
热点问题3宝贝入园后总生病,怎么办?
生活实例:
小鱼儿1岁半了,平时她总是黏着妈咪,近来由于种种原因,妈咪不得不把她送到幼儿园。可她心里七上八下的,心想这个黏人的宝贝上了幼儿园还不知道怎么闹腾呢。没想到,每天妈咪将她送到幼儿园,她居然能高高兴兴和妈妈说再见,在幼儿园里也玩得开开心心的,这真让妈妈如释重负。但刚过了一个星期,小鱼儿就感冒发烧了。经过治疗,虽然很快就好了,但从这以后,小鱼儿隔一段时间就病一次,搞得妈咪经常请假在家看护她。这让妈咪很烦恼,是不是孩子太小?可同班别的宝贝怎么不生病呢?是不是自己对宝贝照料上有些问题?怎样让小年龄入园的孩子少得病呢?种种疑虑让妈咪心里很不安宁。
点评:
很多新入园宝贝的家长,都遇到同样的问题,产生同样的困惑。刚上幼儿园的宝贝容易生病,特别是年龄较小入园的宝贝更容易这样。除了宝贝长期以来就体弱多病的生理因素以外,还与宝贝的神经发育不成熟有关系。1、2岁的孩子正处于植物性神经系统不稳定时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情绪容易出现波动,因而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如头痛、肚子痛、呕吐、腹泻、发烧、睡眠惊吓等。有的妈咪反映,宝贝在家好好的,可一上幼儿园就爱得病,这就是不稳定的情绪与不成熟的植物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新入园的宝贝容易得病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在集体生活中的交叉感染造成的。特别是低龄的宝贝身体抵抗力弱,在这样的环境里更容易被感染。说到这妈咪可能就会担心,这可怎么办呢?总不能一有小朋友生病就把宝贝接回家吧?其实不必有这样的顾虑,要知道与人接触少的宝贝未必就是健康有抵抗力的。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公布的一项研究指出,适度地让孩童感染疾病,反而对免疫系统有强化巩固作用。从长远的发展过程来看,这将会帮助孩子增强抵抗力,体质也将逐渐得到改善。
建议:
宝贝新入园都有一个适应期,更何况低龄宝贝入园呢?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帮助宝贝一起度过难关。
提醒宝贝多喝水,养成随渴随喝的习惯。白开水的保健功能是任何饮品都不能代替的,宝贝的饮水量不足,容易产生内热,稍不注意就可能生病。当你发现宝贝的尿液不是清亮透明的,就更要注意让宝贝多喝水了。如果宝贝一开始不喜欢喝,可以一次少喝点,一天多喝几次。
如果宝贝生病了就接回家积极治疗,但痊愈后还应该坚持送到幼儿园。这是一个增强宝贝的适应性和抵抗力的过程,只是再回幼儿园的时候,要跟老师密切沟通,让她知道宝贝最近的情况,并加强保育工作。
避免包办代替,鼓励宝贝自己动手做事,不要怕他做错。敢于动手的宝贝会很自信,在集体生活中有成就感,而积极的情绪不但让他更加快乐,也可以增强机体抵御病毒侵害的能力。
鼓励宝贝什么都要吃,保证营养均衡。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配合幼儿园的生活,即使节假日也要坚持早睡早起,不要打乱宝贝的生活习惯。
坚持锻炼身体,经常带宝贝做些适当的消耗体能的运动,不能总是“静坐”。
增强宝贝免疫力
1.避免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清洁用品,因为这些产品可能是抗药性微生物的来源。
2.要培养宝贝养成基本的卫生习惯,这样可以防止拉肚子或尿道感染等疾病。
3.一定要保证宝贝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否则也会降低抵抗力。
4.避免经常和宝贝讨论他的疾病,强调他们的虚弱,这样会让他们更加焦虑不安,影响宝贝身心健康。
5.多让宝贝和其他孩子接触,让宝贝暴露在感染原下,刺激宝贝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反应。
6.少吃糖分过高的食物,以免干扰白血球的免疫功能,使抵抗力下降。
7.多吃蔬菜水果,以免宝贝偏食使宝贝体内抗体减少,影响人体防御功能。
编辑:赵京文
热点问题4宝贝越小入园,越容易发生分离焦虑吗?
生活实例:
宝贝越小入园越容易发生分离焦虑吗?某幼儿园专门针对“宝贝越小入园越容易发生分离焦虑吗?”的问题做了一个调研,他们追踪了4个年龄段的宝贝:静静6个月、冰冰12个月、松松24个月、悦悦36个月。当这4个宝贝被妈咪送到幼儿园交给老师时,人们实在猜不出哪个宝贝分离焦虑将会最厉害?有经验的可以用经验判断,没经验的可以用理论判断,但最后得出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既不是最小的宝贝静静,也不是最大的宝贝悦悦,而是正处于2岁的宝贝松松。
点评:
分离焦虑程度与宝贝的依恋发展阶段密切相关。0-3个月的宝贝处于没有差异的依恋发展阶段,只要身体舒服,谁把他抱走,他都不会产生分离焦虑;3-6个月的宝贝处于有差别的依恋发展阶段,他可以分开熟人和生人了,拒绝一面之交的不速之客,但对那些似曾相识的熟人他都接受,妈妈走了,爸爸也行,爸爸走了,奶奶、阿姨都行,要真是幼儿园老师,混上几天脸熟,他很快就把她纳入熟人圈,妈妈走了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分离焦虑;6-24个月的宝贝处于依恋关系单一化阶段,并在24个月到达高峰,即宝贝在熟人圈里开始寻找跟自己关系最近的人,并对他产生强烈的依恋,这个人一走,他觉得仿佛天昏地暗,没有安全感,交给幼儿园老师?不行!那妈咪哪儿去了?难道她不要我了吗?一定是她不要我了!宝贝就是这么错误地判断着,因此,他的分离焦虑最厉害。24个月以后,宝贝开始有能力把依恋对象伙伴化,能够暂时容忍妈咪的一段分离,知道她走了还会回来的,并不是被妈咪抛弃了。长到36个月的宝贝对分离现象的正确判断和适应能力就更强了,因此他们刚上幼儿园的分离之“痛”要轻一些。
建议:
由于现在的宝贝是独生子女,也大多居住在比较封闭的单元楼房中,与成人相守的时间较多,与同龄人接触较少。这种生长环境拉长了依恋关系单一化阶段,很多宝贝到30个月才进入依恋对象伙伴化阶段。所以,妈咪在风和日丽的天气要多带宝贝出去转转看看,多给他提供接纳新环境的锻炼机会。
与宝贝玩捉迷藏的游戏。妈咪躲起来,爸爸牵着宝贝找,但是不要很快就被宝贝找到,培养他“妈咪走了还会回来”的意识,这样以后他才会相信你在幼儿园门口说的一句话是真的:“宝贝乖乖,妈咪下班就来接你”。
不要给宝贝“煽情”。24个月后的宝贝已开始具备依恋对象伙伴化的基本,妈咪要主动引导和培养宝贝对他人产生信任和安全感,不要多情地故意“煽忽”宝贝母子相依不舍的情绪。
域外传真:
伯克哈德博士减轻分离焦虑的建议
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创造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美国纽约家庭医学专家伯克哈德博士建议父母采取以下的方式减轻孩子的分离焦虑:
1. 不要向宝贝传递妈咪的焦虑情绪。刚刚学步的宝贝和妈咪的感情息息相通,如果妈咪看起来不高兴,那么宝贝也会很难过。因此,每天和宝贝道再见时切忌说上一长串“妈咪真的会非常想念你”之类的话,你只要简短地说声“再见”,然后说明实际情况就好了。
2. 让宝贝逐步习惯分离。为减轻宝贝的分离焦虑,可以在宝贝上幼儿园前进行一些特别的训练:第一天,妈咪尝试和宝贝说再见,然后离开宝贝1个小时再回来;第二天,和宝贝说“再见”之后过2小时再出现,依此类推,逐渐延长与宝贝分离的时间。很快,宝贝就会意识到即使你和他说“再见”,你也不是永远离开,到了一定的时间你还是会回来的。
3. 给宝贝留下可以作为纪念的东西。让宝贝上幼儿园的时候带上一件妈咪穿过的衣服,可以帮助宝贝减轻和妈咪分开时的焦虑情绪。这样,可以让宝贝在和妈咪分开的时候仍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保持某种联系。
编辑:雨薇
热点问题5宝贝太小入园,会不会留下心理阴影?
生活实例:
宣宣在日本出生,她出生3个月后就进了当地的幼儿园。与国内幼儿园不同,我们大多数收托3岁以上的宝贝,现在收托2岁宝贝的也渐渐多起来,但收托2岁以下的幼儿园还是很少。日本就业压力大,家庭的双职工比较多,有一半的日本幼儿园对3个月的宝贝就提供收托服务。因为工作关系,妈咪把宣宣送到了京都市伏见区墨染幼儿园,每天早上8点送去,晚上6点接回来。刚开始妈咪非常担心,这么弱小的生命,饿了、渴了、拉了、尿了,妈咪以外的人能照顾好吗?她怀揣着不安,但默默地配合着幼儿园的工作要求,如购买单子上所列的物品,每天晚上取回脏衣服洗,每天记录宝贝在家的情况等。这样,宝贝不到2岁就能自己吃饭了,令国内的同事赞叹不已。现在,2岁的宣宣随妈咪回北京接着上幼儿园,拥有班上小朋友最阳光灿烂的笑容,热爱爸爸妈妈但又不黏人,跟老师和小朋友相处得都非常好。
点评:
虽然我国的收托机构与日本的国情差异很大,但是儿童的心理发展还是有共性的。正如前文所分析的,3个月的宝贝还没有分离焦虑,只要得到细心周到的保育,他能在幼儿园健康地成长。6个月以后,宝贝开始对陌生人有分离焦虑,但因为老师和妈咪各自陪伴宝贝一天的一半时间,所以,老师和妈咪是同等亲近的人,他也不会有分离焦虑。12个月和24个月是宝贝分离焦虑最敏感的时期,但是像宣宣这样的宝贝已经习惯于白天跟老师、晚上跟妈咪的生活节奏,所以,没有分离焦虑就平安适应幼儿园生活,看来也并非可望不可及。
当然,我国的幼教机构正好在儿童分离焦虑最敏感的时期(2岁)对宝贝提供日托服务,这时候的宝贝负面情绪最多,家长自然忧虑重重,担心这些负面情绪会给宝贝留下心理阴影。其实一般情况下不会,只要家长提高认识,调整心情,宝贝的分离焦虑就会“雨过自然晴”。
建议:
家长不要太担心分离焦虑的负面性,适度的分离焦虑具有积极意义,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里程碑。
首先,自我保护功能。婴幼儿对陌生人和环境一旦感到不安全,他的哭闹是在向家长发信号,“我感到不对劲儿了,快来保护我!”其次,智力发展的标志。产生分离焦虑说明宝贝已经能把熟人和生人区分开来,能把熟悉的地方和陌生的地方区分开来,这是他们的智慧和社会性继续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孩子到了3岁还不能产生“分离焦虑”,说明他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如自闭症等。
家长要认识到分离焦虑的积极意义,对之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宝贝入园自然要经受“分离焦虑”,妈咪随之产生“教育焦虑”,可就在这母婴双焦虑的“阵痛”中,宝贝必然要进步,妈咪将会更成熟,感谢适度焦虑给亲子共同成长带来的契机吧!
宝贝入园分离焦虑类型剖析
每个宝贝入园都会面临分离焦虑,宝贝的分离焦虑程度不同,表现方式也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哭闹不稳定型:这类宝贝分离焦虑明显,老师简单的亲近方式和玩具都无法消除他们的不安全感。因此,他们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耐心,需要老师多满足他的要求。只有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才能帮助他们尽快地缓解分离焦虑情绪。
2.安静内敛型:性格内向、害羞,难以亲近陌生人,入园后有一种极不安全感。这类宝贝不会过分哭闹,他们往往借助布偶玩具来安慰自己。妈咪和老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帮助这类宝贝逐步摆脱焦虑感。
3.情绪稳定型:一周内情绪基本稳定,无需给予过多安慰,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和老师互动,并主动和老师攀谈。但这类宝贝在游戏活动中经常发生打闹、争抢玩具的行为,要多引导宝贝与同班小朋友正确交往,培养他的人际交往能力。
编辑:雨薇
热点问题6低龄入园,会造成亲子共处时间太少的缺憾吗?
生活实例:
梅女士一年之后将去法国做访问学者,但她的第二外语是日语,所以这一年她必须到语言学院进修法语。可她的学习进度快,学习时间紧张,刚刚2岁的宝贝怎么办?丈夫工作忙,根本指望不上;家里的居住环境又不适合请阿姨,思来想去只得把宝贝送幼儿园了,但她一直很担心:宝贝那么小,上幼儿园行吗?
一年之后,她还要去法国两年,只好送回老家跟奶奶。在宝贝最需要妈咪付出爱心和照顾的时候,妈咪却不得不狠心地离开宝贝,这是宝贝多大的人生遗憾!是妈咪多大的人生遗憾!梅女士一想到这些事情就无法安心学习,有时她真想放弃进修学习。因为,她觉得人生也就这3年能使孩子和父母可以朝夕相处,随着今后上幼儿园、上学……也就不会有这种形影相随的机会了,怎样弥补这种人生的缺憾呢?
点评:
梅女士的心情可以理解,因为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人生常常会面临一些两难选择,割舍其中任何一个都会留下遗憾。但是从人生发展的远景来看,忍得了眼前的痛,将换来更开阔宽广的舞台,那么当前的遗憾就会变成未来的美丽。相信很多家长不得不让低龄宝贝入园,都属于美丽的遗憾,过了这一段时间,大人和宝贝、事业和家庭都将获得进步和提升。
建议:
与老师积极配合,让宝贝爱园如家,爱老师如妈。即使妈咪不能与宝贝朝夕相处,就让他与老师或者其他看护人亲近如一家人,尊重别人带孩子的方式和风格,接纳别人的个性差异,营造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把宝贝养育得快快乐乐、健健康康,这是弥补遗憾最根本的态度和做法。
避免过度补偿心理和行为。有遗憾心理的妈咪自然觉得对不住宝贝,就特别渴望有个机会能好好补偿补偿,争取不让他掉一滴眼泪,不让他噘一次小嘴,不让他受一点委屈,结果可能比较迁就宝贝,太顺应他的需求。这样,容易助长宝贝的任性倾向,为形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埋下伏笔,这样补偿遗憾将会酿造真正的遗憾!
积蓄遗憾背后的财富。遗憾并不都是消极的,可以让遗憾产生美。处在遗憾中的妈咪一定有许多心理话想跟宝贝说,心理活动非常细腻、丰富、深刻。可把这些美妙的瞬间记录下来,将来宝贝能够识文段句了,他将多受震撼和感动啊!这样,暂时的遗憾终将变成滋润宝贝的“心灵鸡汤”,而这笔财富只有怀抱遗憾的你才有可能积蓄呦!
小链接:
宝贝入园分离焦虑类型剖析
每个宝贝入园都会面临分离焦虑,宝贝的分离焦虑程度不同,表现方式也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哭闹不稳定型:这类宝贝分离焦虑明显,老师简单的亲近方式和玩具都无法消除他们的不安全感。因此,他们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耐心,需要老师多满足他的要求。只有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才能帮助他们尽快地缓解分离焦虑情绪。
2.安静内敛型:性格内向、害羞,难以亲近陌生人,入园后有一种极不安全感。这类宝贝不会过分哭闹,他们往往借助布偶玩具来安慰自己。妈咪和老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帮助这类宝贝逐步摆脱焦虑感。
3.情绪稳定型:一周内情绪基本稳定,无需给予过多安慰,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和老师互动,并主动和老师攀谈。但这类宝贝在游戏活动中经常发生打闹、争抢玩具的行为,要多引导宝贝与同班小朋友正确交往,培养他的人际交往能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587027.html
相关阅读:今天我的宝宝第一天上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目标
宝宝上幼儿园哭闹怎么应对
【幼儿园建构区怎么布置图片】幼儿园建构区环境创设_幼儿园建构
朱纯燕:幼儿园老师的发音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