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孩才4岁多,但极其好胜,完全输不起。可能从小比较聪颖,得到众多的夸奖,所以一直非常自信甚至自负。现在表现得更明显,爱说“我是最聪明 的”,玩游戏输了就会掉眼泪。甚至有一次和别的小朋友出去玩,他走路落在小朋友后面了,都不服气,赶紧快步走到前面,说:“我一定要超过他!”
平常我们也经常讲一些龟兔赛跑之类的故事,想引导他输了也没关系,但道理似乎讲不通。是否我们无意中加强了他的好胜心,比如爱跟他比赛、给他制 定一个打分表等。四五岁的小孩如此好胜,是否正常?家长该如何指导 呢? ??北京 浩妈
孟迁答:
这本不是孩子的事,一个四岁的孩子,其价值观是在判断力未形成的状况中被动吸收的。如果环境里的人(最重要的是抚养人)不追求占据优越,不害怕 处于低下,把有时候比别人强有时候不如别人都看作普通,甚至没有了比较心,只关注自己的需要,自然自在地生活,孩子断然不会好胜输不起。
好胜本质上不是上进,好胜是想赢不是想进步,比如说下棋,找高手下棋会进步,但可能很长时间都只能是输,如果真的想进步,不会在意输赢,而是在 于自己的提高,好胜不是这样,而是一输就恼,即便输得很“英雄”他也恼,即便赢得很“无聊”他也笑,他追求的不是成长而是优越,他看重的不是内心的满足而 是外在的肯定。
父母通过觉察和学习成长为不依赖优越,甘于普通,内在自我充实的人,孩子就自然地不会再好胜怕输,父母不觉察不成长而只是把孩子的好胜爬输当作一个行为或者观念来变,不过是扬汤止沸。你怎么能传递你不是、你不信的态度?
具体来讲,我觉得以下几点很重要:
其一 成长性而非结果性的引导孩子。
比如孩子玩游戏输了,结果性的看法就是失败,就是不如人,就是被淘汰,这是一个影响链。但用成长性的角度看就大不相同了,我们可以去,看孩子付 出了哪些努力,过程中有没有自己的创意,是否认真的遵守规则,从这次失败中可以学到什么。前者让人患得患失,好赢怕输,后者让人在每一个遭遇中进步。
其二 杜绝定义性的评价孩子,而是看重孩子的内在和资源。比如孩子跟着我们走了很多路,很累但不抱怨,定义性的评价如:孩子,你真棒!内在性的欣赏如:没想到 你能走么多路,你的坚持力很好呀。尽量不去说,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聪明这种对人整体性的评价,而是就事说事,同时尽量用清晰而不是模糊的语言,比如你很 聪明,什么叫聪明,聪明太模糊了,但是你如果说,你的观察很细,你真能动脑筋,你还挺有创意的,就比聪明好一些。
本质上来讲,孩子的人是不能够评价的,你可以评价他的能力他的表现他的任何一个具体方面,但是不能评价这个人,比如说,你这一刻说“你真棒”, 下一刻你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孩子就矛盾了,就害怕了。但是如果你从来不评价这个人,而只是针对他的具体表现,即便你批评也不会伤害到孩子,比如孩子 很粗暴的推到一个小朋友,你可以说,孩子,我不喜欢你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别人。两者的区别在于,如果你评定我整个人,我会冲突和挫败,我没有办法不做自己; 如果是你评定我的具体行为,我不会害怕,因为我的行为我可以选择。
其三 诸境平等。比如,在天桥上唱歌和春晚舞台上唱歌在我们心里都觉得普通,一个人有能力有机会腰缠万贯一个人没有能力和机会过拮据的生活都很普通,一个人被多 数人认可和一个人默默少闻都没有什么特别,如果你能够这样,你就不会有那么多“好坏”标准,你也就不会去和人竞争,你也就不会惦记某种结果,也就不会给孩 子传递胜负的感情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路线是:剔除那些日常环境中的功利价值观,去体会生命的特别和平等,一个人的可贵不在于它比别人好,而在于他是 一个生命,尊重生命在不同境遇里的每一个展现,而不是无情的评判和对比,比如,你这算什么,人家谁谁谁才牛呢,你什么时候能像某某某一样呀。当然,这不容 易,就看你愿不愿意修炼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546713.html
相关阅读:家长18种做法毁掉孩子自尊
强势母亲对孩子的心灵伤害
你会吸引孩子和你说话吗
怎样对待早熟的孩子
你剥夺了孩子创造表达爱的机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