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爱我你就抱抱我”道尽了所有孩子的心声,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或许不是漂亮的玩偶,也不是赛车模型,而是父母最真诚、温暖的陪伴——不仅是在“六一”这一天,而是尽可能地在平时的每一天……
还记得我们儿时的游戏吗——踢毽子、跳格子、拍纸包、抽陀螺、掷沙包……这些日渐消失的游戏不仅可以增强体魄、增进同伴友谊,还可以密切亲子间的关系。家长们不妨陪着孩子,玩玩那些我们小时候的游戏,享受愉快的亲子时光。图为南京的一对父母在陪孩子玩滚铁环游戏。
孩子最需要的就是陪伴
“妈妈,你‘六一’可以陪我去公园吗?”“宝宝,妈妈很忙,‘六一’让爷爷奶奶陪你去,好不好?”
听我这样一说,女儿不再吱声了。虽然,我很想陪她过“六一”,可是实在没有时间。老公经常加班,也顾不上陪女儿,女儿只能由公公婆婆帮着带。
为了让女儿过得更好,我鼓足了劲儿,努力地工作,我想只有经济情况改善了,才能让女儿有好的生活条件,将来才能够拥有幸福。只是时间久了,我发觉,女儿并不开心。每次从幼儿园回家,她要么一个人玩玩具,要么就是坐在电视前看动画片,很少和我们讲话。
有一次,我问她:“宝宝,你在幼儿园开不开心啊?”
“妈妈不接我放学,我就不开心。”那一刻,我心里虽然有些难受,却对自己说,孩子的话只是说着玩的,她这么小,又懂得什么呢?
或许很多父母都和我一样,认为只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孩子就一定会幸福。如果不是前几天婆婆对我提及此事,我依然会这样认为。
那天,婆婆对我说:“今年‘六一’,请一天假,陪陪孩子吧。”我连忙说:“您说得倒轻松,请一天假,多少钱呀?”婆婆听后,叹了口气:“都钻到钱眼儿里去了!幼儿园老师打电话到家里来了,你知道孩子在幼儿园许了什么愿望吗?她说了,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妈妈陪陪她。”
我心里隐隐有些痛,再看女儿,眼睛里已经噙满了泪水。
我轻声问女儿:“宝宝,‘六一’想要什么礼物?”女儿搂着我说:“妈妈,我想要你‘六一’陪陪我,咱们俩一起去公园,你再给我买一个大大的棉花糖。”
我紧紧地抱着女儿,对她说:“妈妈‘六一’一定陪你去公园,爸爸也一起陪你去,好不好?”女儿开心地说:“好呀,爸爸妈妈要陪我去公园,陪我去草地上玩游戏喽!”
那天,我给爱人打电话,叫他早点回家。我们一家人商量着去公园的行程。看着女儿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我和爱人决定,以后不管多忙,都尽量抽时间陪陪她。
其实,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家长不要因为自己的忙碌,给孩子的童年留下遗憾。
陪孩子旅游走进名胜古迹
家长不想陪孩子旅游的理由有很多:工作太忙,没时间陪孩子出去玩;带孩子太麻烦,担心孩子不适应外面的环境;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等孩子大一些再说。笔者却认为,虽然孩子还小,但父母应该尽可能多地陪孩子一起旅游。其实,在一起旅游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的收获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四川有许多历史文化古城,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我和丈夫都会带孩子,到附近的古城转转。儿子很喜欢画画,在平乐古镇,他看到沿江的吊脚楼、青石板路铺成的古街道时,兴奋地说:“我要把去过的地方画出来!画上和成都不一样的楼房、街道。”儿子从两岁开始就对堆积木和立体拼图感兴趣,当他看到阆中古城“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时,兴奋地说:“爸爸妈妈,我长大了要当建筑师,建这么好看的房子!”在广元皇泽寺,儿子看到了武则天祀庙,我告诉他,武则天是唐代的一个女皇帝,还告诉他广元每年有个“女儿节”。他好奇地在佛像前跑来跑去,还模仿其中一个佛像的动作,念着“阿弥陀佛”,逗得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在旅途中,儿子不仅增长了见闻,和我们之间的关系也更亲密了。儿子三岁时,我们曾带他到青岛去看大海。在海滩上,儿子提出要和爸爸妈妈在沙滩上举行捡贝壳的比赛,谁捡到一只漂亮的贝壳,谁就可以舔一口冰激凌,结果我手里拿着冰激凌,全被他们父子俩一口一口地吃光了。在沙滩上,我们让儿子给他的沙堆作品取个名字。儿子敲敲自己的小脑袋,唱着“遇到困难想想想,遇到困难我就想想想……”突然,他大喊一声:“想出来了,就叫长城吧。”我和爱人都伸出大拇指:“儿子,你太棒了!”
为了给孩子创造和小伙伴玩耍的机会,我和爱人经常约上几个有同龄孩子的家庭一起出去旅游。我和爱人曾经组织了6个家庭,一起到青城山旅游。孩子们一边爬山,一边观察各种各样的植物,兴致盎然。走累了就休息一会儿,玩“击鼓传花”的游戏,传到谁谁就要表演节目。孩子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大人们有的讲故事、有的背唐诗,似乎大家都是一个班级的伙伴儿,气氛非常融洽。在爬山的过程中,没有孩子要求让大人抱着、背着,他们都显得精力充沛,意志坚强,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
旅游带给孩子的,不只是沿途的风景、各种新鲜的人和事,还有孩子想象力的自由驰骋、认知范畴的对外延伸、和父母共同探索未知世界的愉悦体验。忙碌的父母们,为了孩子的成长,不仅是在“六一”儿童节,平时也应该经常抽时间带孩子去旅游,在旅游中加深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情感,也让孩子的身心在旅游中得到成长和发展。
陪孩子说说话倾听孩子的心声
“六一”快到了,作为幼儿教师的我,自然忙得不亦乐乎。每天早上醒来,想到幼儿园的节目准备,我立刻就精神百倍地投入到“战斗”中。
有一天晚上,我正专心致志地在网上搜索演出服装,儿子在旁边突然大声说了一句:“妈妈,你每天怎么这么忙啊!”我赶紧停下手中的工作,走到他身边:“儿子,你为什么这么说?”
“你每天下班这么晚,回家后总是忙自己的事,也不和我说话。问你什么,你总是说‘等一会、等一会’,然后你就不理我了,你为什么这么忙啊?”
孩子满是委屈的回答让我深深地感到自责,在我全情投入班级孩子的“六一”活动准备时,唯独忽略了儿子,好像忘了“六一”也是他的节日。
我忙向儿子伸出“橄榄枝”:“儿子,妈妈这段时间太忙了,忽略你了,妈妈向你道歉。你和我说说,你‘六一’有什么心愿?”
儿子头一歪,看着我说:“妈妈,你想想吧。”吃肯德基大餐、游乐园、买心仪的玩具……结果,家长通用的吃、喝、玩、乐四类礼物,都被儿子否定了。
正在我绞尽脑汁地想给儿子的“六一”礼物时,外面淅淅沥沥下起了雨。儿子的声音响起:“妈妈,我陪你说说话。”
“不用了,你快睡吧,妈妈明天再想想送你什么礼物。”我以为他是不想睡觉,找个借口玩会儿,“不许说话了。妈妈明天还有很多节目要准备,我们要早点睡。”他委屈地说:“你以前不是说,一到下雨天,就让我陪你说话么。”我的心一颤。
儿子顿了顿,望着我说:“妈妈,其实我想要的礼物,就是你陪我说说话。”
我给他掖了掖被角,亲了亲他说:“好孩子,对不起!你上幼儿园这几年,每次快到‘六一’,妈妈总是在忙工作、照顾班上的小朋友,对你照顾得少,没有时间好好陪你玩。你这么的懂事,很少让妈妈操心,你真是个好宝贝。妈妈向你道歉。”
儿子马上抱着我的胳膊,对我说:“妈妈,我不怪你。我就是希望你能多陪我说说话,你讲讲你的故事,我讲讲我的故事。”
“行,妈妈现在就陪你说说话。”儿子马上兴奋起来,要求我讲一讲我小时候的“六一”都是怎么过。
我坐在他身边,向他描述我小时候的“六一”: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过节不准备山珍海味,也不买新裙子。有一次,我母亲陪着我们姐妹两个,带着面包和水去了一趟公园,没有特别干什么,但我们感觉很充实、很快乐。
他马上又追问我:“那时候你们都玩什么呢?”
我回答他说:“我们那时,家长不会花很多钱给我们买各式各样的玩具,女孩一个布娃娃、男孩一把木头手枪,就是心爱的玩具了。我们没见过电动玩具,也没有玩过电脑游戏,整天和小伙伴在房前屋后玩耍,直到天黑大人叫着,才回家吃饭。”
儿子听到这里,无比向往地对我说:“妈妈,我也想要过你小时候那样的‘六一’!”
我说:“好,今年就带你过妈妈小时候的‘六一’。”带着期待,儿子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看着儿子沉沉睡去,我不禁感慨:在我搜肠刮肚地想用各种物质来弥补自己工作繁忙带给孩子的缺失时,他的愿望却是如此简单、透明,只是希望在一年一次的节日里,和我说说话。
我想起这样一句话:“与孩子沟通就像是发生在两个地盘上的事情,一边是孩子的心灵地盘,一边是父母的心灵地盘,和孩子谈话,就是要创造让亲子双方慢慢靠近对方的‘第三块地盘’。”
是啊,对孩子而言,陪伴在他们身边,和他们说说话,比昂贵的礼物要珍贵百倍。正是这些温暖的话语,让父母走进孩子纯净、洁白的世界,沟通了父母和孩子的心灵世界,让我们感受到爱、感受到尊重、感受到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触动。
陪孩子走进乡间寻找菜地里的蜜蜂
身边的高楼越来越多,孩子的童年没有了追蜂引蝶的奔跑,没有了鸟语花香的气息,似乎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作为父母,我们平时应该多陪陪孩子,经常带他们去大自然里走走。
我的儿子,和同龄人比起来,还算幸运——他和大自然有种不解之缘。儿子一岁多的时候,我的母亲刚刚退休。她看着门前不远处抛荒的几亩地,开垦了那片荒地,还在上面撒上了种子。有时候母亲在地里做活,儿子就在泥土里玩耍。晚上我和妻子回家,总会发现他满身泥巴。虽然我们一直反对,但母亲总说:“你们不也是这样长大的?”
那年,母亲种了一片油菜,晚上回家,儿子总是不停追问:“爸爸,蜜蜂为什么喜欢叮在油菜花上?蜜蜂住在哪里?带我去看蜜蜂的家,好吗?”我告诉他蜜蜂是在油菜花上采蜜,但告诉他“蜜蜂住在哪里”,确实有点难度。只能含糊地说,蜜蜂是养的,其实我多希望儿子能亲自看到蜜蜂的生活啊。
周末,我惊喜地发现,在家门前的路口上,整齐地放好多蜂箱。儿子在顽皮地追蜜蜂,母亲在提醒儿子不要去碰它们,我却打算陪着儿子去寻找答案。
儿子小心翼翼地靠近蜂箱,当看到那么多的蜜蜂在蜂箱前上下飞舞,他变得跃跃欲试。恰好养蜂人走过来,他逐一打开蜂箱查看,我拉着儿子凑上去,儿子一看,惊呼:“怎么有这么多蜜蜂啊?咦,为什么这里怎么有这么多蜜蜂死掉了?”养蜂人一听,轻轻一笑:“它们工作太累了,累死了!”儿子看着那些死去的蜜蜂,然后又看着那些密密麻麻地爬动着的蜜蜂,抬头对我说:“采蜜好像是很辛苦的!”我和养蜂人都笑了……
儿子上了幼儿园,跟着我们住到了城里。每周回乡下,都不忘去母亲的菜地里玩耍。久而久之,儿子也认识了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在儿子的画里面,总会有树、有花、有蜜蜂和蝴蝶,还有各种小动物。有朋友问我:“你儿子怎么知道那么多动物?”我会告诉他们,看得多了,就知道了。确实,当我们在不断惊呼孩子失去天真的自然天性时,不妨想想:许多家长只注重让孩子学习枯燥的书本知识,让孩子上名目繁多的兴趣班,孩子们究竟因此错过了多少黄花烂漫、蜂飞蝶舞的美景呢?
“掀开被帘,投奔自然”,这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智慧。教室再漂亮,总比不上大自然的魅力。家长要多陪着孩子,走进乡间,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陪孩子一起游戏做孩子的玩伴
双休日,女儿嚷嚷着要去游乐园。进门后,我发现游乐园是“冰火两重天”:小朋友们在游乐区是上蹦下跳,异常兴奋;家长们在休闲区读书看报,面无表情。
女儿飞快地脱下鞋子,跑到里面玩耍。我找了两本杂志,在角落里安静地坐下来。翻了几页,实在无聊,我突发奇想:“何不把自己‘变小’,跟女儿一起去玩?这样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而且我也锻炼了身体,两全其美的事啊。”
于是,我脱下鞋子,快步走进游乐区。女儿正在沙滩区里堆沙子,见我进来,开心极了:“妈妈,你进来陪我一起玩吗?”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女儿特别高兴,还特意腾出一块地儿让我坐下:“妈妈,我们来玩沙子!”
玩沙子是我小时候的拿手戏。一会儿,我把沙子堆成城堡,在城堡前种了一排小树,女儿忙着给树浇水;一会儿,我把沙子堆成我的梦想家园,不停地变换花样,女儿在旁边“添砖加瓦”;一会儿,我和女儿共同建起了采沙场,我挑沙、她筛沙,两个人忙得晕头转向,却也无比欢欣。
玩了一会儿沙子,我们又来到秋千和吊床区。女儿在这里碰到了她的两个同学,骄傲并且隆重地向她们介绍了我。小朋友看到我和女儿一起玩游戏,又惊讶又羡慕。其中一个女孩说,她妈妈从来就没有陪她玩过,每次都是把她送进来,自己就出去打麻将了。
陪女儿一起游戏真的很快乐。那一天,我仿佛找寻到儿时无忧无虑的时光。我跟女儿一起玩蹦床,比赛荡秋千,玩打僵尸、捉迷藏的小游戏,两个人笑得前俯后仰,开心无比。虽然,第二天起床全身酸痛,但看到女儿跟我又亲近了许多,我感到特别欣慰。
又一次,我看到姐夫跟他5岁的儿子玩打苍蝇的游戏,一开始我觉得这样做,有失父母的威严,但姐夫和我说:“如今的父母,本来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就不多,父母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放下架子,把自己‘变小’,和孩子一起游戏,让孩子觉得你是他的玩伴,这样才能很快融入他的小世界里。”
父母总是想方设法给孩子买最好的礼物,殊不知,把自己变成小孩,陪孩子一起玩、一起乐,让他开心,那才是给他最好的礼物。
陪孩子看书共享“悦读”时光
很多朋友问我:“你和儿子的关系怎么那么好?不像父子,像哥俩儿似的。”其实,我有许多增进父子交流的“秘诀”。“秘诀”之一,就是经常陪儿子一起看书,分享亲子共读的乐趣。
在家里,只要有时间,我就会陪儿子麟麟一起看书。我们经常一起坐在书房的阳台上,我抱着他、他拿着书,细细品味。
儿子喜欢看书的习惯,是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的。也许是由于职业的原因,我很喜欢阅读。我家的沙发旁、阳台上、餐桌上,甚至卫生间都放了一些书,一有时间,我都会拿出书来读。也许是我的言传身教影响了麟麟,每当我在看书的时候,他也会拿着书和我一起看。
我一直尊重麟麟对书籍的喜好和选择。记得刚开始时,我买了很多书,如《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寓言故事》等书籍,自以为麟麟一定特别喜爱,可是当他看到这些书时,只是翻了翻,之后就很少关注了,这让我很茫然。有一次在同事家玩,我发现他拿着《幼儿画报》看了又看,爱不释手,于是我也给他订了一份,并经常和他一起欣赏,逐渐让他对书产生了好感。
和麟麟一起看书,是我们父子俩最快乐的亲子时光。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认为,读书给孩子听的作用“仅次于拥抱”。在这样的“拥抱”下,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丰富了孩子的感情,也密切了亲子的关系。在阅读初期,我经常给麟麟讲《幼儿画报》上的故事,尽量讲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麟麟非常喜欢。一开始,我讲故事、麟麟听,有一天,麟麟对我说:“爸爸,我讲故事给你听。”从那以后,都是麟麟看着图画,边描述、边想象,给我讲故事。每天晚上,都是他妈妈多次提醒要睡觉了,我们爷俩儿才恋恋不舍地合上书本,进入梦乡。
在和麟麟一起看书时,我从来不给他设置条条框框。美国图书馆学教师苏珊·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我从来没有制定过阅读计划,也不要求麟麟按部就班地阅读。我对麟麟的读书内容、读书的数量以及书籍类型等,也从未有要求。只要麟麟手里拿着书,津津有味地翻看,我就非常满足。因为,这类表现才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这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我一直努力做的,就是为麟麟创造温馨亲切、宽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家长们不妨“慢下来”,轻轻地搂着孩子,和孩子一起捧起一本书,慢慢欣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505718.html
相关阅读:你会吸引孩子和你说话吗
怎样对待早熟的孩子
你剥夺了孩子创造表达爱的机会了吗
强势母亲对孩子的心灵伤害
家长18种做法毁掉孩子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