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斯特瑞格尔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奥蒙德社区幼儿园的老师,教我的外孙女特蕾西。她爱孩子,爱她的职业,有经验,一个人加上一个助手,把奥蒙德幼儿园办得远近闻名。
“生日快乐,特蕾西!”
这里,生日是孩子最重要的节日。一般来说,一个孩子的生日要过三次。在生日的当天,除了在家里过,还要在幼儿园(或小学)过一次,此外,在靠近生日的双休日,还要由父母举行一次生日“Party”(聚会),地点或在孩子家里,或在一个有孩子玩的地方的餐馆(如麦当劳)。
苏珊在墙上贴了一串彩色“火车”,一节车厢依次代表一个月,上面分别写着当月过生日的孩子的名字和日子。我外孙女特蕾西生日的前两天,苏珊就通知我们,当天要送去一个够二十七八个孩子吃的蛋糕,并且说,家长在上午10点钟吃茶点时可以去。
我们照办了。茶点时间到了,助手拿出了那个大蛋糕。苏珊面向大家坐着,把特蕾西抱在自己的怀里,问她:“今天满几岁了?”“五岁。”于是,苏珊在蛋糕上插了5根蜡烛。苏珊先让大家数蜡烛,又让特蕾西和班上另一个来自中国的孩子一起用中文数,然后点燃蜡烛。这时,苏珊和小朋友开始一起高唱《生日快乐》。让人感动的是,和我们的唱法不同,他们第三句的歌词是:“生日快乐,特蕾西!”把孩子的名字填进了歌词之中。
请想像一下,在生日的欢悦中,几十个人欢快地呼喊你的名字,你会沉醉在怎样的幸福之中呢!这呼喊似乎在告诉你:“我们大家认同你,爱你,和你一起分享生日的快乐!”
这是一个真正的生命节日。这是生动的爱的教育。
“今天就把它放了”
苏珊很注意对孩子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幼儿园养了一只母鸡、一只鸭子、一只兔子、两只荷兰猪,孩子们可以经常去亲近它们。
有一件小事我印象深刻。
平时,苏珊鼓励孩子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拿到幼儿园去给大家看,让大家分享发现的快乐。一天,我的外孙女兴致勃勃地把在家中捉的蝉放到盒子里拿到幼儿园去展示,没想到回家后,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这只好不容易捉住的蝉放了。我问为什么,她说:“苏珊让我‘今天就把它放了’。”
我很受触动。苏珊为什么不能容忍把蝉放在盒子里?我想,可能在她看来,热爱生命,就要尊重生命的逻辑。蝉应当生活在大自然中。人们不应当惊扰它。把蝉放在盒子里是违背它的生活逻辑的。
不错,尊重生命的逻辑。想到这个道理,可以破译许多现象。例如,企鹅是这里海岸边有名的观赏动物。当夜幕降临,一群群企鹅从海水中走上海岸,扭动着身躯,笨拙可爱地进行每天的例行“游行”时,游客们都兴奋异常,但是,大家只是小声议论,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扰它们。考拉熊是澳洲的“熊猫”,这小东西很贪睡,一天要睡20小时,所以人们最常见到的样子就是它在树上睡觉。在考拉熊息的树下,游人抬头向树上望着,小声交谈着,很怕惊动它的睡眠。这与古代李白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很相近。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找回李白的那份童心呢?
学会交往
一次,我问苏珊:“你认为幼儿园里哪些教学内容最重要?”
“孩子的心理发展和交往能力的培养。不过,年轻教师不这么看。我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我是从多年的经验中体会到这一点的。”
“为什么交往这么重要呢?”
“因为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交往。”
那么“交往能力”指的是什么呢?她说,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孩子有同伴,并且可以和同伴相处;(2)学会和别人分享;(3)会解决和同伴的冲突;(4)可以离开父母,和另一个成年人在一起;(5)会和成年人交往。
苏珊是怎样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呢?据我的观察,除了在幼儿园鼓励孩子交朋友,她还给每个家长发一份《家长联系表》,鼓励孩子在不上幼儿园的时候互相交往(这里的孩子每周在幼儿园的时间只有10小时,平时在家的时间很多)。这份《家长联系表》上印有班上每个孩子的姓名、住址、家庭电话、出生年月日,供家长互相联系,让孩子们互相串门,包括举行生日聚会。
我的外孙女刚进幼儿园时,由于语言上的问题,缺少玩伴,很不开心。我女儿向苏珊请教,苏珊说:“你请过别的孩子到你家里来玩过吗?一定要请他们来家里玩。”我女儿按她的建议去做,果然有效。此后,苏珊还常常问我们,是否请了别的孩子来家中玩。
我又问苏珊,怎么让孩子“学会分享”呢?她说,例如,大家都想荡秋千,正在荡的那个孩子常常不想下来,我就对他说:你再荡5分钟就应该下来。如果有孩子不能和别的孩子分享,比如几个孩子玩得好好的,他去破坏,那就让他一个人在一边呆着。
“再过五分钟──”
前面说过,苏珊让孩子从秋千上下来是说“再过五分钟──”
而不是让孩子马上下来。
“再过五分钟──”是这里让孩子中止一种活动的常用句式。我们呢,恐怕常用的句式是“快放下!”“别玩了!”更有甚者,大人常常会与此同时夺下孩子手中的玩具。
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给孩子五分钟的时间,意味着:(l)孩子继续进行活动的愿望受到了尊重;(2)五分钟给了孩子继续从事游戏活动的机会,他不但从中得到乐趣,也珍惜这种乐趣;(3)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培养他们控制自己欲望的意志力。而不给孩子这五分钟,乃至夺下玩具,又意味着什么呢?(1)孩子的愿望不被尊重;(2)孩子的乐趣被粗暴地扼制;(3)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是靠自律,而是靠他律。苏珊的做法,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启迪呢?
这里的幼儿园也创收
奥蒙德社区幼儿园是公办的,是澳大利亚最常见的幼儿园,它的经费由区政府拨款。有意思的是,和我们一样,这种靠财政拨款的单位也“吃不饱”。
按规定,区政府每年给每个入园的孩子900澳元,奥蒙德幼儿园2000年只得到4.68万澳元的拨款。这笔钱,连幼儿园老师的工资都不够;按照实际需要计算,缺口有1万澳元。
苏珊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一是紧缩人员。苏珊只聘用一位助理教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工资的开支。但两个人是绝对不够的,于是,她就组织家长进行义务劳动:首先是组织妈妈轮流在幼儿园从事打扫和厨务等杂活,每次半天。幼儿园每天都有妈妈帮忙。其次,组织爸爸每年两次义务劳动,时间在双休日,每次一天,劳动内容是修屋顶、修下水道、建动物栏舍等。如果爸爸妈妈不参加这类义务劳动,就要交钱。实际上,家长都是积极参与的。
二是创收。用较低的价格买一些好推销的商品,再用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家长。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募捐。幼儿园出售的商品有:蜂蜜、巧克力糖、毛巾,等等。如果这些商品多,苏珊还希望家长帮助推销。我的女儿就在她客气的建议下,拿了不少盒巧克力向同事推销。
苏珊的创收很有成效。2000年,这方面的收入有11000多澳元,她在年度总结中称这是“了不起的成绩”。顺便说一句,幼儿园的财务由“家长委员会”监管,苏珊只有操作的义务。
苏珊还有不少做法让我感到新鲜。比如,对孩子心理的关注。这里的人们认为,当亲人去世、宠物死亡乃至家中新添了弟弟妹妹,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心理问题。苏珊的幼儿园备有相关的书籍,告诉家长该怎样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段困难时光。她会及时向家长推荐、出借他们所需要的书籍。
再如,向家长公示的制度化。每学年开始,她向每位家长发一份《家长手册》,每个月向每位家长发放《幼儿园月报》,每学年结束,发有《年度总结》。通过这些书面材料,家长对幼儿园的制度、活动以及幼儿园对家长的要求(包括不鼓励把家中玩具带到幼儿园、防紫外线等很具体的事情)知道得清清楚楚。这些要求处处表现出她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你简直可以看做是怎样做父母的教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457420.html
相关阅读: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目标
今天我的宝宝第一天上幼儿园
【幼儿园建构区怎么布置图片】幼儿园建构区环境创设_幼儿园建构
宝宝上幼儿园哭闹怎么应对
朱纯燕:幼儿园老师的发音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