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乖,等奶奶洗完这件衣服就给多多拿。”
“不行嘛,我现在就要。”
多多继续缠着奶奶。奶奶动作稍微慢了点,多多一屁股坐到地板上,大声哭闹起来。奶奶慌忙扔了手里的活计,甚至来不及好好洗洗手,便脚不沾地跑去帮多多拿糖。
对于多多来说,等待是一件让人无法忍受的事情。在长期与奶奶打交道的过程中,她学会了使用哭闹这一招有效地对付奶奶。她知道,她哭闹得越厉害,她的愿望就越能在更短的时间里得到满足。多多的这一杀手锏确实很管用,奶奶果然不敢怠慢了。为了防止多多无休无止地哭闹,对于她的要求,不管有多不合理,奶奶都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满足。
“我一秒钟都不能等。”多多说到做到。她的毫无耐性令奶奶十分苦恼,但一点办法也没有。又是一个周末到了,爸爸妈妈终于可以与多多团聚了。奶奶拣了个多多不在的时刻,悄悄向爸爸汇报了多多的表现。爸爸没有将责任归咎到多多身上,相反,却将奶奶埋怨了一番。奶奶怎么也想不通,多多的毫无耐性怎么会与自己有关呢?
事实上,忍耐不是宝宝与生俱来的特质。宝宝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学会忍耐。让宝宝学会忍耐是提高宝宝AQ(抗挫折能力)值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同等智力水平的人群中,AQ值的高低对他成功与否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心疼宝宝而剥夺了他学习忍耐的机会,相反,我们应该创造条件给宝宝提供更多学习忍耐的机会。研究表明,0-3岁是一个人形成良好习惯和良好性格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宝宝的耐性也应该从这个阶段入手。
0-1岁半
宝宝从一出生便学会了哭闹。哭闹是婴儿寻求帮助的一种信号。通常的情况是,宝宝稍一哭闹,爸爸妈妈便赶着救火般地提供服务。其结果是,宝宝越来越不乖,越来越难带。事实上,培养宝宝的忍耐力应该从零岁开始。很多人都可能对这种观点产生疑问,从零岁开始培养宝宝的忍耐力会不会太残酷?其实,这是一种多余的忧虑。当然对于零岁的宝宝,忍耐的时间一定得控制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里,最多两三分钟,或者更短的时间。这得视宝宝和实际情况而定。
只要不是特别紧急的情况,就可以着手开始训练计划了。一开始,不要太性急,在宝宝哭闹几声后可以立刻满足他的要求,然后逐渐将这种时间延长,让宝宝一点点习惯。需要注意的是,你的目的是让宝宝学会忍耐,因此,需要通过你的行动传达给宝宝这样一条信息:不管我们反映快速还是迟缓,他的需要总会得到满足。这样就可以在你与宝宝之间建立一种彼此信任的关系,并足以鼓励宝宝下次能等待更长的时间。要让宝宝确信你不会忽视他,可以一边跟他说话,一边强迫自己等待一小会儿。虽然零岁的孩子对你的唠叨还听不懂多少,但你温柔的语言语调一定能带给宝宝安慰,使宝宝从哭闹中安静下来。
需要牢记的一点是,对于零岁的宝宝来说,他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习惯于把自己的需要放在首要位置,因而他的忍耐是非常有限度的。因此,我们应该掌握时间,在他的哭闹升级之前及时满足他的需求。
到宝宝已经可以用语言与你交流的时候,情况就该有所好转了。每当宝宝急不可待要做某件事情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帮助他理解他实现愿望的具体时限。比如:“我知道宝宝饿了,等我们看完这个故事,饭就熟了。宝宝的肚子就可以填饱了。”“你看看,这里有8个苹果,我们每天晚上吃一个,等到8个苹果吃完,宝宝的生日就到了。”“等这个光碟放完,妈妈就该回家了。”类似这样的辅助宝宝认识时间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他学会耐心地等待,而不是靠发脾气来消磨时间。
1.5-3岁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还不太懂得照顾别人的情绪,并且,其需求指向仍然是他的监护人,因此,爸爸妈妈对他的照顾、赞许与温情成了他依赖的重要内容。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这时的宝宝已经能与你进行有效的交流了。如果宝宝在1岁半之前就接受了学会忍耐的训练,这个时期的宝宝要继续接受训练就容易多了。
3岁之前的宝宝已经比较敏感,如果他提出要求,而你没有反应,那么宝宝可能感到很困惑,他甚至会怀疑你是不是还爱他。因为这些疑虑,你的没反应可能使他感到很焦虑。这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因此,一旦宝宝向你表达他的需求,你一定要及时做出反应,冷淡宝宝是绝对不应该采取的方式。可以通过给宝宝一个限定的时间段来帮助宝宝学会忍耐。当宝宝向你提出要求时,你应该马上做出反应,向宝宝说明不能马上满足他要求的原因,并且给他一个可以接受的忍耐期限,而不是冷淡地处置一切。“宝宝乖,等你看完了这本书我就过来。”“等我喝完这杯咖啡,我们就去买玩具。”当然也可以采取别的方式提醒宝宝他需要等待的时间,比如给他一个小闹钟,让他搭好一堆积木,让他穿好一串珠子等等。宗旨是既要让宝宝学会忍耐,也要让他觉得没有受到冷遇。等宝宝习惯了这一切,即便很着急,他也会学着干完手头的事情或等待你干完手头的事情再提出要求。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403479.html
相关阅读:【孩子容易紧张怎么办】容易紧张的孩子怎么办
美国育儿的四个新观念
情商培养 假期的必修课
幼儿怎样交好“大朋友”呢?
孩子闹情绪,父母绝对的不能做的五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