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闹钟响了。侧头看看谁在身边的那个人,鼻息均匀、深沉,紧闭的双眼下,睫毛像两把扇子,一动不动。起身穿衣,走出房门去洗漱。哗啦啦的水声里,忽然听到有个人在喊:“啊!你在哪里啊?快过来啊,我要和你睡觉~~”走过去一看,明明睡得很沉的人,已经哭起来了。
第二天,到了洗手间放水用最小量,结果照样是听到那个人在高喊“快过来啊,我要和你睡觉!”
第三天,还没开水龙头呢,那人已经开喊了。
第四天,走不出房门口;
第五天,下不了床;
第六天,闹钟都还没响,已经被紧紧地抱住了……
“亲爱的,要去上班呢~” “不行,我就是要和你睡觉!”
“你不让我上班怎么行,天天在家好无聊,没法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嘛~” “不行,我就是要和你睡觉!”
“不能耍流氓啊,讲讲道理行不行?你自己也有事情要做的啊~” “哼,我就是要和你在一起!”
“我不是和你在一起的吗?早上、晚上,都和你在一起啊~” “可是你白天都没有和我在一起,我要永远都和你在一起!”
“我肯定会永远和你在一起的,你放心。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事情做,适当的分离可以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要不我亲亲你,你让我起床,好吗?”
“可是我真的很爱你,我要和你在一起,一直在一起,我不要做事情,也不要你做事情,我就是要和你睡觉!”
我曾经非常羡慕美国电影里的那些夫妻,每天把“我爱你”“I LOVE YOU”挂在嘴边,进门拥抱出门亲亲。但真的到了这一天,我又觉得不胜其烦——怎么能有这么黏人的人呢?还有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了?说好的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呢?
C先生跟我有着同样的烦恼。
他的女朋友每天都情绪低落,拿起电话就期期艾艾的,他以为女朋友遇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一问才知道,女朋友是因为自己出差一个月,不能天天见到他感到很难过。一开始他还挺开心的,女朋友这么眷恋自己,是爱自己的表现。可一个星期以后女朋友还是这个样子,而且越来越严重,每天除了上班下班,就是呆在屋子里泡在电视剧和零食里,等着他回家,一遍一遍给他打电话。可是每次话还没说哭音就先起来了,打着打着就哭了。他有点受不了。 “我哪里是她男朋友?我感觉自己是她的妈妈啊。”C先生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眉头紧锁。
不愿意与对方分离,哪怕是短暂的、必要的分离也不愿意,总希望与对方粘在一起,在生活与恋爱中采取贴身政策,步步紧跟。看来C先生的女朋友和我床上那个人,都得了一种叫做“分离焦虑症”的病。得治。
什么是分离焦虑症? 在心理学上也叫做分离性焦虑,是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出现与年龄不适当的、过度的、损害行为能力的焦虑,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大约有10%的儿童会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这个困扰,并且不分男宝或女宝。
幼儿分离焦虑症的主要特征
1)当与亲人分离或离开他熟悉的环境时,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担心亲人发生意外或自己被拐卖 2)担心与父母或其他依恋者的分离;因害怕分离而不愿去学校或幼儿园 3)持久而不恰当的害怕独处 4)当预料将于依恋者分离的时候,马上会表现出过度的反复发作的苦恼,如哭叫,发脾气 5)淡漠或社会退缩
楚楚每次与我分离或离开她熟悉的环境时,就会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和退缩。她会绞尽脑汁不让我离开,紧紧抓住身边某个熟悉的人,不肯说话、不肯向前走、不肯配合一切指令。她每天早上高喊着“妈妈我爱你,我要和你在一起”也是因为害怕分离而不愿去幼儿园。她每一次预料将要和我分离的时候,就会马上表现出过度的反复发作的苦恼,哭叫、发脾气。
这就是行走的教科书啊!!! 这当然是令人感到苦恼的。
但值得欣慰的是她懂得清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可以让身边人明白她在闹什么。有的分离焦虑严重的孩子,甚至会表现出一些生理症状:恶心、呕吐、头疼、胃疼、浑身不适。又或者,知道哭哭闹闹也没用,干脆就放弃抵抗默默承受了。
但是你知道吗?长期而持久的分离焦虑会影响人的一生。
C先生说,女朋友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她原本并不记得5岁前与妈妈在一起时的情景,在交了男朋友之后,惊奇地发现过往的点点滴滴越来越清晰,历历在目,她甚至越来越多地在描述那些片段并积极和远在异国的母亲交流和回忆。 亲子关系、婚姻或情感关系是分离焦虑表现最多的地方。心理学家表示,分离焦虑起源于童年期个体在分离、个体化过程中由于某种停滞所造成的一种创伤性情感体验。它对一个人的成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后的现实生活中,当这种早期的创伤性情感体验被某些特定的事件所激发或唤醒的时候,当事人的感触就会更深,并在遇到相似事件时就会表现出来。 大多数人在6岁前就能够顺利完成对分离紧张的压力处理,不会形成缺失。但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顺利完成这个过渡,尤其是形成了创伤性体验,就会一直带入到成年生活中。尤其当遭遇爱人、亲人的分别或离世时,有这种创伤性情感体验的人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症状。 在认识C先生之前,她独立、自信、果敢,行事利落、进退得当很有吸引力。可是自从她交了男朋友,在他面前就慢慢变成了一个拖泥带水、依赖性强的人,她简直无法想象没有C先生的生活。 实际上,他女朋友是把对母亲的依恋转移到了他的身上,并且因为情感体验的缺失焦虑导致了不安全感。投射到C先生身上,就成了变本加厉的索取,甚至是控制。C先生说,只要不离开他,她就会恢复成独立自信的那个美丽女子。但是这种纠缠和贴身政策,让他觉得没有彼此的空间和自由,有一种窒息感。
成长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平静下来看,all is a trouble, not a problem。如果你家孩子表现出了分离焦虑,我们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这是孩子在失去安全感的时候,进行的情感表达和情绪宣泄,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而对待孩子的情绪,我们要学会走进孩子内心,分辨他们行为背后蕴含的真实意义。 实际上“分离焦虑”这四个字本身就容易让人紧张,我更愿意用“黏人”来替代,。
楚楚天性执拗,3岁前又与我有过一段时间的分离,回到我身边后害怕再次分离而黏人,是很正常的依恋反应。因此,在每天的工作结束后,我都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她身上,真实地营造出一种“妈妈再也不离开,会一直陪着你”的亲子氛围。 除了我之外,楚楚的主要照护者是外公和外婆。我就认真地和他们交流了一下楚楚的表现,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方式讲解了一下安全感、安全距离、分离焦虑,他们虽然觉得有点玄乎,但还是愿意一起努力试一下。告诉孩子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寻找与每个人良好互动的契机和机会点,通过加深与其它招呼人亲密度的方式,拉开楚楚与我的距离,有助于她扩大自己的安全范围。 在必须和她短暂分开的时候,我会跟她讲明离开的原因,并告诉她我离开后所有的安排。详细到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地点和行事步骤,并且跟每一个人都约定好,尽可能说到做到,让她不会因为突如其来的变化而感觉到惶恐。更是尽量避免什么都不说直接离开,让孩子觉得被遗弃了。
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作为成年人,生活的追逐节奏比较快,遇到孩子“说不听”的时候就难免会有情绪。尤其是一次不听、两次不听,三次还不听是时候,就会怀疑这样的方式会不会太温柔太没有效果了? 很多家长的处理方式是跟孩子数“1、2、3!”效果倒是有,但放在楚楚身上就是个相互找虐的折磨。这丫头是个威武不能屈的硬骨头,倔起来可以一整天都不吃不喝、哭到青筋暴起、嘴唇发乌甚至呕吐不止。哭病了、吐了,累着跑医院不说,孩子的不安全感还更加严重,下一次分离的时候就哭闹得更凶。 因为孩子的分离焦虑而处罚他,并不能解决“分离焦虑”的问题还会破坏既有的亲子互信关系,使孩子不安的感觉无法获得释放。我永远都记得她2岁多的时候被外婆带回家,火车开前一分钟我告诉她“妈妈要出去拿个东西”就下车离开了,两个月后她看到我的第一句话是:“妈妈,你的东西拿到了吗?”
孩子身上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应该在大人身上找原因。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分离焦虑”与遗传有关,应该是与孩子的天生气质、后天家长的对待方式与个性养成有关。因此,最好的办法是通过预留更充裕的时间给孩子,充分与孩子沟通,让孩子逐渐适应与习惯改变的相处模式。 遇到问题了,照护人之间互相提醒,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要有偏见,更不要将大人的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这些麻烦,把她的小脾气看作是一种挑战,像玩游戏打怪,你会得到更多的亲子愉悦感。 慢看花开细看风景,给孩子更充分的时间来完成改变。时间,从来都不是用来追赶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1212426.html
相关阅读:孩子闹情绪,父母绝对的不能做的五件事
美国育儿的四个新观念
幼儿怎样交好“大朋友”呢?
【孩子容易紧张怎么办】容易紧张的孩子怎么办
情商培养 假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