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逃逃3岁多的时候,那会儿我们还在国内,有次晚饭后我带着他在小区里走走,正好遇到幼儿园的同学丁丁也被妈妈领着出来散步。两男孩见面很高兴,一开始玩得很好,可后来为了抢谁先玩从地上捡到的一块石头争了起来,我和丁丁妈开始都没太在意,觉得只是小朋友之间的普通玩闹而已,结果两小子越争越欢,最后索性开始大闹大哭起来。这下我们这两妈都慌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了一轮不怎么奏效,只有一脸尴尬地各自把孩子抱走。后来过了段时间,我问逃逃,你还记得上次跟丁丁吵架吗?他说记得啊。我又问,你还记得当时是在争什么吗?逃逃想了想,说“对啊,我们是要争什么来着?是玩具车吗?”
请各位自行脑补我的一脸黑线……争议的问题已经被淡忘,但心情不美丽过却记得清清楚楚。
对于身体、心理、认知都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情绪爆发的频率会挺高。除了上面这次,逃逃类似的情形也还有不少,有的是为了抢一个玩具,有的是因为想吃一颗糖,还有甚至就是没有睡好……我也是各种办法都用过,大多是跟他讲事实摆道理,有时不得不让步妥协,偶尔一两次遇上自己心情也很糟糕时还会忍不住 “吼回去”。他在美国上学这几年倒是好多了,除了年龄渐长,懂得跟我们沟通以外,我觉得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些做法也很有借鉴意义。
美国这边每学年开学前,都会有个Meet Teacher Night, 翻译过来应该是老师见面会。一般是在开学前一周的某个晚上,学校会邀请所有家长到孩子相应的班级教室里和老师见个面,参观参观教室,和老师聊聊新学年的计划,老师也会解答家长们的一些疑问等。插个题外话,在美国小学里,每年孩子都会被打散重新分班,也重新分配老师,孩子每年的老师都不一样,所以,这个老师见面会非常重要。而老师也会在这个晚上到来之前,把教室都布置好,一般还会给每位家长都准备一份她的个人介绍,迎接家长们的光临。
逃逃上学前班那年,我第一次看到美国小学教室长啥样,一切都很新鲜,随手拿起教室里一个布偶玩具问老师,这是给孩子们平时玩的吗?老师说是的,不过我们的玩具不会人手一个哦,所以有时候他们会有争执、会抢、会生气发脾气。(不得不说,聪明的老师已经在开始给家长们打预防针了……)
“不过,这也正是教孩子们学会管理情绪的好机会”,老师继续给大家分享??其实不只是争玩具,孩子每天在学校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会有这样那样的情绪,而她会和孩子做些游戏,帮助孩子们能像解决问题一样解决自己的情绪。
原来,教室的墙上就贴有怎么解决情绪问题的海报:
老师说她会把这个处理步骤像玩游戏一样和孩子练习。游戏有四关,
第一关,我遇到问题,我很生气、很难受、很伤心,该怎么办?
第二关,我想呀,想呀,想出一些解决办法。
第三关,如果用这个方法,会发生什么呢?它安全吗?公平吗?每个人感觉怎样?会开心吗?
第四关,管它呢,试试看!
其中游戏最困难的是第二关,需要想出解决方法,不过老师早有准备,给孩子备足了一箩筐的方法,
Get help ? 寻求同学或老师的帮助
Play with someone new ? 和另外的小朋友玩
Ask ? 问问对方的想法感受
Share ? 把正在玩的分享给他
Leave ? 离开
Play together ? 一起玩
Say “Please Stop” ? 大声说“请停止”(比如别人欺负你的时候)
Trade ? 双方交换一下
Wait ? 等一下,等对方玩完
Ignore ? 忽视,当没看见/听见(比如别人说话很不客气)
Say how you feel ? 说出自己的感受
Take turns ? 轮流玩
老师会把这些解决方法都做成小卡片贴在教室里,还会跟孩子用玩偶来做练习,比如两个玩偶之间闹不愉快,该怎么办?
去选一张合适的“解决方法”牌来试试看!
当孩子对这个游戏的规则很熟悉,方法也运用得很熟练之后,老师会把这些道具都搬到教室的safe place安全区。这个很有意思,后来我了解到,安全区是美国几乎所有从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教室的标准配置,遇到情绪问题的孩子都可以来这个安全区“疗伤“,自我平复一下。
安全区里一般会有这些物品:
一面镜子和 feeling chart心情图:照照镜子,看看现在自己是什么状态,是很伤心吗?很生气吗?
一个沙漏:给自己一定的时间,我可以哭吧哭吧不是罪;
豆袋/沙发和小抱熊:躺下来跟小熊说会话,把不痛快通通说出来!
问题解决方法表:情绪发泄完之后,来选一张解决方法牌吧。
这个安全区看起来是不是很有意思?不知道读者朋友中有没有小学的校长、老师,安全区的设置真心推荐!至于在家里,设置安全区倒是不需要,但爸爸妈妈也可以让孩子知道,其实闹情绪很正常,它并不奇怪,完全是可以被管理和解决的。和孩子一起在他的房间里贴上一套心情图和解决方法表,也是蛮不错的做法哦。
● ● ●
逃妈想说
刚才写到结尾时,我突然想起以前听过的一个笑话,“美国人表白的时候,会直接说:I love you,嫁给我好吗?而中国人会说:你愿意和我一直在一起吗?你愿意天天帮我做饭吗?你愿意成为我儿子的妈妈吗?”听起来有点儿夸张,但也的确反映了两种文化的差异,美国人在感情表达上更加直接,也许跟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有关。
东方文化含蓄讲究意会,我小时候遇到情绪问题,爸爸妈妈通常会跟我讲故事说道理,他们觉得,道理说透了,以后遇到问题就能触类旁通迎刃而解。而西方文化则更具体化流程化,喜欢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让看不见的东西“跃然纸上“,更具有操作性。比如他们课堂上爱用的思维导图,是把抽象的思想具体化和流程化,比如他们的心情图,解决方法表,是把抽象的情绪可视化,他们认为只有看得见摸得着才能更加理解深刻。
必须承认,小时候爸妈天天念叨的励志小故事,偶尔在我郁闷迷茫时也真给我了些力量;可以看到的是,逃逃在美国学校混了几年,在自我管理上也被培养出了一定的能力。
究竟哪种方法好呢?我想只是角度不同,无所谓好坏,我们正处于一个东西文化相互冲击交融的时代,要我说呢,最好是两种方法结合着用,哪个管用用哪个^_^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1136424.html
相关阅读:【孩子容易紧张怎么办】容易紧张的孩子怎么办
情商培养 假期的必修课
幼儿怎样交好“大朋友”呢?
美国育儿的四个新观念
孩子闹情绪,父母绝对的不能做的五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