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我们幼儿园进行了送教下乡活动,本次送教下乡是在数学活动优质课评比中推选出了两位老师。聆听了沈老师的两次“变魔术”教学活动,感觉她始终和孩子亲切的交谈,用微笑面对着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再加上活动中用到的魔术帽更赐予了她一份神秘的色彩。通过几次的展示活动也促进了老师们的反思与学习,对我们教师的教学起到了示范带头的作用,从而让每位老师实现由观念到行为的深刻转变。沈老师在此次活动中应用了好多策略从而使活动能非常胜利的开展,以下谈谈自己浅略的分析:
一、情境化策略
生动、有趣的情景往往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沈老师利用变魔术的情景使幼儿置身在魔术世界里,同时结合多媒体使魔术更具神秘色彩,孩子们兴趣非常高。在变魔术中认一认、数一数、找一找数字宝宝,从而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案例一:
1、好看的魔术——学习识别、点数5以内的数
今天沈老师变成什么了?(魔术师)魔术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神秘的魔术。变变变,教师一边挥动魔术棒,一边操作多媒体魔术师变出什么了?(1、2、3、4、5)……
2、魔术师的礼物——学习5以内数与量的对应。
3、我是魔术师——用数字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案例分析:
活动始终以魔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好看的魔术,让幼儿点数5 以内的物体和识别5以内的数字,第二环节是魔术师的礼物,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由物体寻找数字转变成了由数字寻找物体。在这个环节中,可以看出老师考虑得很周到。在幼儿送彩虹糖时,老师特意多放了一个,更多的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许孩子会出错,比第一次上更完善。同时还拓展了幼儿的思维,让幼儿说说看着数字5,宝宝们还可以送什么?这里我觉得教师可以先示范讲一个,比如:送给宝宝5个气球,问幼儿可以吗?这样幼儿可能会说得更好。第三环节我是魔术师,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幼儿数一数5以内物体数量并找到相应的数字粘帖纸,通过集体操作巩固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二、循序渐进策略
循序渐进法应用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但在数学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数学特别强调逻辑性,前面的环节一定要为后面的环节做好铺垫。这样才能使活动胜利的开展。活动一定要顺应孩子的思维由浅入深,这样幼儿才会学得更好。
案例二:
1、出示3个苹果
魔术师变出了什么?有几个苹果?
2、出示5只小狗
魔术师变出了几只小狗?
3、出示一组图片
魔术师又变出了什么?
案例分析:
无论是从大的环节还是细节方面,沈老师都考虑到了循序渐进的策略。大环节第一环节为第二环节做铺垫,第三环节又是第一第二环节的巩固。细节方面在第一环节中教师由出示一张图片过度到出示一组图片。第二环节由幼儿看物体找数字过度到由数字找物体这又是一个提升。所以活动的自始自终沈老师都考虑到了这一策略,使活动能胜利的开展。
三、宽容幼儿“不正确”的学习行为策略
在幼儿尝试用数学语言去表达他们的想法时,教师往往说“不对”“错了”“你应该这样或那样”。幼儿的“错误”“不正确”表现常常被纠正为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技能进行表述。长此以往,幼儿应用数学的意识就会受到压抑和抹杀。
幼儿在数学学习中的“不正确”表现和“错误”行为并非是由于粗心,亦非是幼儿没有努力,而是其知识不完善的一种反应。幼儿数学学习更多的是“试误学习”。因此,教师应对幼儿在数学学习中的“不正确”行为持理解的态度,给幼儿的数学学习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案例三:
(1) 魔术师又变出了什么?(苹果)它们有几个?(3个)
(2) 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一幼儿回答3个苹果用3来表示。沈老师马上接着说你说得真好,3个苹果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数字”两字说得较重。
案例分析:
当孩子的回答没有老师预期的完美时,沈老师不是采用纠正的方法而是鼓励他你说得真好,然后教师再用正确的语言阐述一遍,在后来的学习中沈老师并没有一定要让孩子说数字两字,但发现孩子们都已经会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了,一个草莓用数字1来表示,说得多好呀。真正成功的数学育人环境,是让幼儿学了数学却不知道那就是数学。“他学会一切,而不知道自己是在学习,与此同时,他逐步从无意识过渡到有意识,而在这一过程中总是充满着欢乐和爱。”幼儿数学教学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还需我们不断地努力,不断探索。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如果能很好的应用一些恰当的教学策略,相信她的课堂一定是精彩的。孩子们也会因此而更喜欢数学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索周围世界,有效释放他们的创造性,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er/953840.html
相关阅读:小班数学《按名称分类》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听音数数
小班数学教案:热带鱼
小班数学教案:搓元宵
小班分类教案:分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