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活动一开始我就选择了幼儿喜爱的动画片中的可爱人物:大头儿子和大耳朵图图去看电影为引子,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演示,以故事展开的形式将幼儿带入影院的场景中,紧紧吸引孩子的眼球。
二、贯穿整合数内容,提高幼儿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有关数的能力。
活动中贯穿了一些其他数方面的知识点,比如看时钟,幼儿间出现了两种解读现象:九点半、9:30,我随机进行了两种解释:时针指在钟面上12个数字的中间,在整个钟面的一半位置,所以说九点半;一小时60分钟,一半就是30分钟。孩子们可以了解同一现象不同的表达方式。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解决对号入座的问题,我提供了不同层次的电影票:有的是加法算式题、有的是减法算式题,还有的是单个的数字,不同层次材料的提供,考虑到了不同能力幼儿的需求。先通过集体解读,个别幼儿示范;再到自己抽号,人人实践。脉络清晰,幼儿也通过观看同伴示范,了解了游戏的方法。
三、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此活动除了提高幼儿解决数方面的能力之外,其次是要培养孩子学会处理一些简单的遇事技巧:比如根据现有具体的时间去选择影片;通过孩子们相互间的交流,懂得看电影的一些小常识,比如:在影院不能大声说话;不能乱扔垃圾;不能迟到。
活动一开始给孩子们看多媒体,幼儿的注意力相当集中;接着让个别幼儿参与示范,孩子们都很关注同伴的表现;然后以观看免费电影的话题,刺激幼儿的兴奋点,并让每个孩子有序地为自己抽取一张电影票;为了使活动能自始自终紧抓幼儿的注意力,并充满游戏趣味性,在最后验证座位号的环节上,我运用抽奖的形式再次调动幼儿的激情,每个孩子都是主角,有的抽奖,有的中奖,孩子们个个激情高昂,不亦乐乎!
此活动能紧紧围绕电影院的游戏场景,通过精心设计整合数内容,并让幼儿进行亲自独立体验,丰富了幼儿观影的生活经验,提高了解决生活中数的能力。 唐 英 2011、1、5
设计执教者:上海市松江区茸北中心幼儿园 唐英
设计思路:
看电影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但适合幼儿观看的电影不多,所以孩子们偶尔去看电影也只是跟从着父母,对看电影的经验还是比较粗浅的,不理解电影票上的秘密,看电影坐哪个位置,大部分孩子的经验是模糊的。
特技教师徐苗郎说:“数活动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怎么样让孩子运用这种数经验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并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提升数的运用能力,于是,我设计了“看电影”的活动。
内容与要求:
1、通过看电影找座位活动,理解电影票上的数字含义,学习用数交集的方法,对号入座。
2、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的数问题,丰富生活经验,感受数游戏的乐趣。材料与环境创设:
多媒体课件;教室布置电影院场景;电影票20张;抽号箱及座位号。
指导要点:
一、价值取向:了解看电影的生活常识。
1、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看电影常识:
(1)今天天气真好,大头儿子打电话约大耳朵图图一起去看电影。
(2)他俩来到电影院,已经是几点了?(9:30)
(3)今天电影院播放哪几部电影啊?观察播映表。
他俩不想等太久,所以想看离9:30最近的那部电影。
大家一起帮忙找找哪部电影离9:30最近。(10点播放的喜羊羊与灰太狼)。
(4)他俩买了2张电影票。座位号写在哪儿啊?谁知道?
(5)*大头儿子的座位号是:第3排6座。谁帮他去找到座位。
*图图的座位是两道算式题:第64排95座。
算对了答案才能知道几排几座,找对座位。请一幼儿算出答案,并找到座位。
二、价值取向:模拟游戏,提升看电影的生活经验。
1、今天免费看电影,你们想不想去看啊?但是这些票子上的座位号有点奇怪:有的是加法算式题,有的是减法算式题,还有的就是单个的数字。只有坐对座位的小朋友才可以在下个抽奖活动中得到奖品。(幼儿自己伸手在箱子内抽票、算出答案、入场、对号入座)
(1)老师提示幼儿:对号入座。
(2)验证游戏:
今天电影院举行抽号中奖活动,被抽到座位号的观众可以得到一个奖品;
如果你坐错了座位,与抽到的座位号码不一样,那就请你重新对号入座。
(3)结束:
今天我们学会了去电影院看电影找座位的方法,这样看电影的人再多,也不会拥挤,也都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了。
下次你们一家人去电影院,你要走在爸爸妈妈前面,不但要找到自己的座位,还要帮爸爸妈妈找到座位,
好不好?播放一小段《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现在我们休息一会儿,等会儿继续再看。
随着《新纲要》的颁布、课程的改革,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开放性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游戏化的数学教学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今天天我聆听了沈老师执教的数学活动《快乐数学》,沈老师以闯关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为了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利用游戏寓教于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幼儿每一次“玩”,无形中就培养了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教师抛球,幼儿接球的过程,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善于抓住时机,注重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时时激发师幼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目前,无论是生活环节或教学环节的师幼互动都普遍存在“互动频率低、互动内容窄、互动效果差”等问题,尤其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此类问题更为突出,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多以传递知识技能,维护规则为主,事务性互动多,情感交流少。
在沈老师的课堂第一环节中,教师和集体的互动,由于幼儿的人数较多,沈老师不但要忙于完成数学任务,而且又要顾及课堂的教学秩序和效果,有点应接不暇,顾此失彼。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小组)的形式,不但参与集体活动的人数减少了,而且可以增强教学的效果。如果单一的进行集体教学,这样收到的效果将是甚微的,采取小组分组的互动模式,以点带面,通过小组间相互的学习交流,进而掌握知识。
在第二环节中是教师与个别幼儿的互动,每个幼儿的个性都具有个别差异,有的幼儿积极、主动、独立性强;有的幼儿被动、依赖性强,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鼓励与帮助;有的孩子比较外向;而有的孩子则比较内向,等等。因此,教师与不同特征的幼儿进行交往时,采用与幼儿个别的互动,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这个环节中沈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拥有更多的时间给予幼儿个别的教育和指导,有更多的时间去发现和理解幼儿的疑问和问题,能够接到每个孩子抛过来的“球”,并积极的给予回应,通过这个情境模式,一方面帮助了能力弱的幼儿增强了自信心,同时又帮助了内向的幼儿参与到活动当中来,锻炼了他们的胆量。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有师幼的充分互动,幼幼间的互动也不可缺少。沈老师的课堂中在第三环节就体现了。她请得数为“2”、“4”、“6”的幼儿上来看图编应用题,再面向集体,幼儿在集体观察的基础上发挥幼儿间的互动与交流,真正的在交流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因此,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要积极的把握一切可利用的价值,充分的增强教师的随机运用机智,建构充分而有效的师幼互动来达到教育目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er/539994.html
相关阅读:小狐狸
花儿是我们的好朋友
大班按群计数
小猫摸鱼
数学学习方法课件活动:怎样排都是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