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就是说要善于抓住大问题、关键问题、主要问题,听课也是如此。
求知欲旺盛、兴趣广泛更要注意抓大问题、抓关键问题。
有不少老师反映:有的同学有钻研精神,但是不肯接受老师的指导,对一些小的问题老是去抠,一钻就是一周,这样只能成为一般人材。还有的同学思想方法很怪,简单的问题他能想得很复杂,这样在科学上是没有前途的。
干政同学开始上少年班的时候,刚过13岁。他听说大学上课,一节课要讲好几十页课文有的课连教材都没有,老师上课一抄一大黑板;所以,记好课堂笔记最重要。干政决定以记好笔记来听好课。
这一来,小干可忙开了。老师在讲台上讲,他在底下记;老师在黑板上写,他在底下抄。记呵,抄呵;抄呵,记呵&hellip 复习方法;…老师的每一句话他都觉得不能丢,费的力气可真不少,课堂笔记简直成了老师讲课的记录了。
但是,事与愿违,劳而无功。由于集中精力记笔记,大脑只是简单的机械的反映,来不及思索,老师讲了些什么,印象不深;老师讲的重点是什么,也抓不住;自己的思路又跟不上老师的思路,难免丢三落四,脑子里乱糟糟的。课堂上效果不好,课后花的时间就更多了。干政意识到不分轻重主次地听课是不行的。于是,他改变听课方法:上课头脑始终保持清醒和“一级战备”的状态,积极思考,听得懂的,听过去就行了。笔记只记那些重点内容和自己没有理解的内容,记那些与自己预习时的理解有矛盾的内容,这样有选择地记不仅不乱,而且记得很快,不影响现场听课的思路。下课以后,立即把不懂的内容向老师提出,以求当天解答,不留“后遗症”。然后,再用自己的话——注意,一定是用自己的话——整理成详细提纲式的笔记。这样做,不仅温习、巩固了当天的课程,还为今后的复习提供了方便,因为看到笔记中某一条纲要,马上就可以回忆起当时整理笔记时对这一条的理解,复习起来既快又全面。
日积月累,干政的学习效率迅速提高。干政把自己的听课经验总结为“追老师”、“抓西瓜”、“当堂懂”。有的同学说:课堂上听不懂,关系不大,反正有书,课后看书不就得了;
或者说:反正有老师,自习课时再问老师就是了。谁有了这些思想,他听起课来就会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困难就不想继续听下去。这样势必浪费了课上时间,加重了课下的复习担子。
正确的态度是:上课时要专心听,勤思考,力争当堂懂,基本完成理解任务。
但是,在课堂上也确实会遇到当堂懂不了的时候。俗话说,听课的思路卡壳了;用文雅一点的字眼,理解发生障碍了。造成卡壳的原因很多,只要找到原因,理解即可畅通,思路也就迎刃而开了。不过,千万不能在课堂上当即寻找卡壳的原因,那样势必会影响听下面的课。
这个时候就要要求自己果断地继续听下去。如果卡壳的内容是公式、定理、定律,接下去就要应用它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先承认老师给出的结论(公式或定理)并继续听下去,而不要停下来去反复理解不懂的部分。这种全盘接受未懂得的知识,是课堂上的一种策略。然后到课下来再慢慢弄懂它。采用这种策略,虽然这一部分没有“当堂懂”,但是,它保证了紧接其后各部分内容的“当堂懂”。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xuexi/90274.html
相关阅读:克服上课“走神”有哪些好方法
有松有驰听课法
全神贯注是高效率听课的关键
[高效听课方法]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学生课堂经验:做笔记要这样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