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内容 预习中的“购物”智慧,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帮助。
预习中的“购物”智慧
所谓预习中的“购物”智慧。就是指在预习中要“货比三家”。要将不同的资料联系起来进行比较。
·姓名:丁之
·毕业学校:北京四中
·考入北京大学
优等生经验谈:
我从小喜欢文史。拿定主意报考北大历史系。为此曾偷偷溜进北大蹭着听过课。听北大的老师讲。文史是讲究“底子”的,底子要好、要厚。于是在高一那年暑假时,我借来一大堆有关《论语》的书,准备以此为“突破口”,先攻下“四书”再说。
有一天,我在读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时,有些问题不太明白,便顺手翻阅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两书参看。看了钱穆先生的书,我觉得在有些问题上。钱先生讲的比杨先生明白。心中很是佩服。后来,我又读了明代学者李贽的《四书评》,才知道钱先生的一些话,似乎又是从李贽那儿来的……
通过这个事例,丁之同学明白了一个道理:看书时,要“货比三家”,才能学到东西,才会深入进去,才会有所收获。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一购物上的智慧,同样可以用到学习上,用在预习时。 “货比三家”,是外行通过认识事物本质从而变成内行的一个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事实上,比较,是我们从小就用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所以,我们预习看书时,应该把甲书与乙书、与丙书等都有机地联系起来,才会看出问题,才会收效更大。可不知为何,在学习的时候,很多同学似乎也忘记了这一点,看书时,甲是甲、乙是乙,联系不起来,收获自然会不大。
而且,“货比三家”预习法,应该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预习方法。既可用来学习文科,也可用来预习理科。不信,可以试试看。买东西,货比三家不吃亏;学东西,“货比三家”也不会吃亏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xuexi/237934.html
相关阅读:最创意暑期:发明金点子征集
叔本华:读书要有选择
英语学习中的几个误区
解惑篇--为什么会做的题不一定全做对?
辨析题解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