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打坐和冥想冲突吗?坐禅要求离相,而冥想则在强化一个相,它们可同时进行吗?我想通过坐禅想让自己了悟实相,也想通过光的冥想让自己肌肤鲜活健康,我可否同时进行?我想透过这两种训练,以及对吸引力法则的练习,来吸引我的爱人,这样可以吗?
回应:打坐和冥想——表面上一个是离相,而一个却是强化相,看起来它们是“二”,但当你往深处走时,你发现它们是“一”。它们殊途同归。当你冥想一个相,当你冥想到相的最中心,当你与相合一,当你完全成为那个被你冥想的相时,你发现了什么?相消失了,而你也消失了。这就是最有力的冥想和最成功的冥想。再来看一下“坐禅”:坐禅是让你干什么的呢?见相离相。见相离相,如如不动,才是“坐”;不被相“缠”,才是禅。所以坐禅的整个意思是,不被相打扰。什么时候不被相打扰呢?
坐禅,又叫作“观想”,即观察你的想法,观察你头脑中产生和流过的念头和相。如果你坐在那里观想,只要还有一个观者在,还有一个被观察的相在,那么这还不是最真正的观想或坐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还没起到观想或坐禅的目的。什么时候起到观想或坐禅的目的了呢?观和想皆忘——即观者和被观之物全没了。当观和被观之物都没了发生了什么?再回头看一下透过“冥想”所最终发生的?它们完全一样。无论透过观想或透过冥想,它们最后都来到了“空”。它们殊途同归了。从两个不同的路口出发,它们来到了相同的点,来到同样的佛土。
观想(坐禅)和冥想,看起来是相左的,但这是假象。观想或冥想——如果你喜爱哪一个条路,选择一条尽管走下去,无论你怎么走都不会错,它们最终会把你带到目的地——它只能那样。观想和冥想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像两条路,它们的入口不同,但都是通向同一个地方的。观想的重点在观者身上,冥想的重点在所观之物上,但把意识点重点放在观者身上和放在所观之物身上是平等的。它们开始本质上都是“专注”,只是专注的不同形式。所不同的是,冥想的专注“专注”在一个点上,而观想的专注“专注”在整个空间上。一种专注以“集中”的方式存在,一种才专注以“散发”的形式存在,但如果你仔细考察,它们是相同的。
冥想和观想没有冲突,你可以自由的选择一种进行。“我可以同时进行吗?”当然可以,如果你能做到。即把意识重点放在所观之物上,又把意识重点放在观者自身上,这很好,只要你做到。你可以把冥想和观想同时进行,但当你打算把它们同时进行时,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它们只能以一个的面目出现。在某一个时刻,要么你是在冥想,要么你是在观想,即使你想两个同时进行,但结果你发现最终它只能是其中的一个。
无论你是观相,还是你是冥想,它们本质都是:心和相的关系。只不过一个是在被动的观察相,一个是在主动的使用相。但无论怎么,最终都能让你了悟到:心和相的关系。心就是相,相就是心。透过观相或冥想,当心和相都“不存在”时,你来到观相或冥想的中心或目的地:空的体悟——心的本来面目的见证。当你来到这里,一切不存在了,你不但放下了修行的方法,你连修行本身也放下了。只要你还在修行,说明你还没到达目的地。只要你到达目的地,没有还在继续修行的人。从“空”中返回的人,没有一个还继续以“修行者”的身份存在的,除非他还没真正到达那里并返回来。
现在,有些人还在继续执着于修行,很好,继续。但尽早你会把修行的方法和修行全丢了,只是在你还没有意识到并丢弃之前,没有一个师父会要求你丢下而已。如果你还对修行兴趣正浓或目的正重,师父只会说“很好,继续。”一个好的师父允许弟子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带领”弟子走他的路。你的心还在修行的路上继续吗?好,继续。若没有疑问,一个好的师父不会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好的师父总是和你的疑问一起出现。当你有问题时,他来到你的面前;当你没有问题,师父消失在你的天空——你当自己的师父。好的师父以你的声音说话,好的师父在你的里面而不是在你的外面。
有些人观相或冥想,喜欢观想某个师父或上师。观想你自己吧,师父会“变现”他自己,当你想起他时——他“化”成了你!所以在想观想师父的时刻,观想你就是观想他。观想之时,你必须把师父和你看作一。当你把师父和你看作“二”时,你违背了师父真正的教义;观想时,当你把师父和你看作一时,你对了,师父在你心中微笑。这是观想上师或师父的奥秘。事实也只有当你把师父看作你时,师父的教导或智慧才真正对你起作用。师父必须就是你,否则,师父并不存在。成熟的师父都是平淡的或无为的,事实你必须成为那个平淡的或无为的你,然后你才能找到你那成熟的师父。但不管怎么说,好的师父引导你回归自身,只有不怎么样的师父才诱导你离开你而归于他。在我们的修行中,要记住的是,不管谁或什么来诱惑我们,不要离开自己的“心”而附着于外物。如果能这样,这就对了,否则,邪了——“是人行邪道”。将不能见“如来”。
在现代修行体系下,人们似乎更喜欢“冥想”——比如冥想光、冥想能量球之类的,他们想“疗愈”身体。这想法不错。但你考察过它的结果和实质吗?这是一种掌控的企图:你想掌控你的身体——掌控它健康或疾病,掌控它漂亮或丑陋,掌握它生或死——以一颗妄心或妄念掌控那不可掌控的!当你有想掌控自己身体的意图——想让它健康、漂亮、年轻、不死,仔细地考察,它给你带来的细微的具体是什么呢?压力还是放松?内在的紧张还是松驰?深层的愉悦还是深层的恐惧?根据我的经验,想掌控身体的健康与疾病、年老与年轻、生或死,给我带来的最终的或真正的,是压力、内在的紧张或深层的恐惧。不管我想法的出发点有多好,我注重那最终的实际结果!
有人希望透过光的冥想或什么能量的治疗,来健康或健美他们的身体,这想法是好的。但真正的效果是,它为我们的生命带来了内在的紧张、深层的恐惧或无法消失的压力。“治疗身体”或“疗愈”这个词,必须被放弃,因为它本身——从一开始就是对抗式的、二元基础出发的妄心行为。只要是“对抗”式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它就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其解决的过程也就不可能完全是“无害”化的。当你想改变什么的时候,我提醒你要注意的是,去发现你改变之前,促使你要想去改变的因——那藏伏在心中的恐惧的念头或信念,对那些念头或信念做功,比你跳过那些念头或信念而对外部的身体或其它事物做功更有效和更能解决问题。“我想透过光的冥想或训练,使我的身体细胞年轻、漂亮、有活力,以些来吸引我的爱人”,嗯,想法不错。我理解你这样做的目的是,“我想透过做冥想训练来让我变得年轻漂亮,我年轻漂亮了就能吸引到我的爱人,我的爱人爱我我就能开心”。我想提醒你的是,你能不能跳过这些“中间过程”直接让自己开心快乐呢?这是可能的吗?当然,以我的经验,我确定它能,只要对你的心念做功就够了!
我想透过这两种训练,以及对吸引力法则的练习,来吸引我的爱人,这样可以吗?当然可以,如果你现在正做,它不但是可以的,还是事实。只是你的“努力”,能不能把你带到你的目的地,以及这其中的感受及得失如何,这有待于你自己去体证。
当下社会中很多人也热爱和喜欢“吸引力法则”,因为它迎合了时下人们想要和想掌控的妄心。吸引力法则真的凑效吗?这是故事中解读故事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吸引力法则”,也是一种想掌控的企图。只要心是想“掌控”的,它就有掌控者和被掌控之物存在;只要有掌控者和被掌控之物存在,它就是二元的;只要是二元的,它必然是矛盾的;只要是矛盾的,它必然是努力式的;只要它是努力式的,它必然就是痛苦的;只要它是痛苦的,它必然就是幻象实质的。如何确定一种存在是不是幻象实质的,或说是不是真实的?那就看它给心带来平静还是痛苦。凡是带来痛苦的,必然是幻象实质的,是虚假的;凡是带来平静的,则必是真实的。因为只有虚假的才会让心痛苦不安,倘若原本真实,谁会痛苦难过呢?“吸引力法则”是妄心或一颗大头脑“发明”用以欺骗或麻痹它自己的方法。评价一种存在物符合于真相或不符合于真相,就看它给人带来的压力还是动力,给人带来压力大还是动力大,给人带来内在的喜悦大还是内在的不安大就够了。
根据我的体会,当我一想使用“吸引力法则”这把工具时,我的恐惧或对现实存在的不满就已经存在了,我能不能透过“吸引力法则”改变那外在的来满足或安抚我的心?——吸引力法则本来就是指向外在的。我的经验,它不但不能,反而给我带来潜在的压力大于动力、给我带来内在的不安大于喜悦。很显然,吸引力法则并不能真正解决我内在的问题,它只是给了我一个似乎能解决我内在问题的幻象。所以,智者的手不去握“吸引力法则”这把工具,而是先着手解决促使他想要使用这把工具去改变什么之前的那些念头或信念。他的工作重点在他的心或他心中的那些让他不安或不满足的念头,而不是他拿着“吸引力法则”这把工具去描准他要改变的或想得到的事物。智者想办法让自己认识到,他想要的他已经有了,他不需作任何努力;凡夫则是跳过眼前的,极力地想去创造自己没有的——但他认为他该有的。凡夫创造梦和追寻梦,智者止息梦,这是他们的不同。“去创造自己没有的——但认为该有的”是个陷阱。智者从那里出来了,但凡夫还在继续证明他将是错的。
“吸引力法则”?我还继续使用这把被宣扬的很神奇的魔法棒吗?嗯,我放弃。我在我心上下功。我对我不满的信念或欠缺的信念下功。
我想透过这两种训练,以及对吸引力法则的练习,来吸引我的爱人……,我解读到,你修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吸引你的爱人——一个身外的另一个人。根据我的经验,捕获一个人的心是辛苦的。把心放在他身上而忽略你,是本末倒置的。如此“创造”爱,你可能将失去爱。我们修行的目的不是“圆满”吗?圆满意味着,你不需要另一个人。也许你会说,在我没到达圆满之前,我需要另一个人存在或另一个人支持,说的似乎有理,但把另一个人当作看到自己影子的镜子吧。不要看见他而忘了你,否则,因为那人的存在,你将没了自己。如一位智者所说,当你关心另一个人,你把心放在他身上,他也把心放在他身上,你过他的日子,他也过他的日子,谁过你的日子?你这里没人,你终将由此而更加欠缺,而不是圆满。
当我们爱一个人时,注意不要讨好他,不要为吸引他的关注而努力。来因为他的存在,而了解自己的起心动念,对自己的心念做功,率先让自己抵达圆满。修行就犹如化妆,我们化妆是为我们自己的,当我们化妆为我们自己时,我们的化妆具备了真正的意义;如果我们化妆是为了别人,那么我们没给自己化妆,我们在给一具空壳化妆。爱也是化妆,不要把口红涂在一具身体上,而是涂在一个人身上。若说完美的爱是跳双人舞,把意识重点放在你的脚步上,而是不对方的脚步上;唯有如此,我们的舞才能更快地步入和谐,否则,只能更多次地相互踩对方的脚。
来注意体会一下:爱不是讨好,讨好的爱不是爱。讨好属于头脑,而真正的爱发自于心。真正的爱不前进一步,也不后退一步,真正的爱在原地跳舞。和谐的爱之舞是一个人的表演,而不是两个人。倘若还有“两”个人存在,那必然是两颗头脑在相互迎合对方、讨好对方,那必然是有虚假而不是完全的真正存在。爱是完全的真实,保持你的真实和对你自己真实,如此爱展现出了它自己的生命。当你以爱存在,爱人是蝴蝶飞落你肩头;而不再是你追寻蝴蝶,你把手伸过去希望它落到你手上的人。过分的追求爱它会惊跑掉。来静下来忘掉自我,让蝴蝶误以为你是一棵美丽芬芳的樱花树而栖落你枝头。爱——吸引爱人,在自己身上下功,不要老瞄着他。当你眼中没有爱人时,爱人出现在心中,爱人出现在心中,爱人再次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当你时刻盯着你的爱人时,他会躲藏开,不是因为他害羞或害怕,而是因为你是空洞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xiyinli/8191.html
相关阅读:选择你的实相
关于我的世界的频率相关性
比神更快乐之前言
墨菲博士解释祈祷的力量
向宇宙下订单 13总结 14每日生活小叮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