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ecret的神话
读过点书的都知道,The Secret不是什么时髦物,The Secret DVD里自己也说是印证了古老宗教的智慧。笔者本人很小就已经发现了吸引定律,那时我天真无邪,笃信童话,因此每次考试前都烧香拜佛,但不幸无效,后来用起了圣经经文,最后结论,还是临时抱佛脚实用点。
在此无意引起宗教纷争,也尊重任何人的信仰,但我相信任何理性的宗教信仰者都不会推崇The Secret中“想到就能做到”这种不负责任话--否则宗教也不会在和科学的对抗中败下阵来。这本身就是The Secret中无数悖论的一个。但The Secret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商业包装,一定会有人指出“无数成功人士靠The Secret成功”,且不说所谓成功人士有时候思想无知得出奇,如牛顿晚年沉迷于炼金术,更何况“无数”这个词显然是商业上的炒作,居然有人信以为真,咱不问世界500强精英中占有多少百分比,按照The Secret的界定,科学家无疑算得上成功,而今世有成就的科学家中,相信The Secret的人数为零。到这里,又有人要搬出The Secret中请来的所谓哲学家、量子力学家了。假如你有一点点健康的怀疑精神,上Google敲敲那些人的名字,就知道这厮根本不是什么科学家,同电视上各种丰胸广告请来专家是一个道理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惠勒早就在他的自传中痛斥超心理学,因其将量子力学中的结论做扭曲的解释。而事实上,大概很少有物理学学家不鄙视哲学家的,正是因为他们下的结论常常毫无凭据。费恩曼他有次给朋友写信说道"最近一切都好,就是我儿子让我担心,他居然想当个xxxx哲学家"。玻尔更是写道:“我发现了,哲学家们都在胡扯!”。而在这里,我想说的是,The Secret胡扯得更离谱。
在The Secret的笃信者眼里,法院和警察局都是多余的,因为二者不但预期坏事的发生,且依靠大量逻辑推理和非感觉。经济学家在他们眼里更是十足的傻子,因为经济人假设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而他们的世界里资源是无限的,人人只要躺在家里就有饭吃。孰不知没有亚当.斯密和良性的竞争,你我早已不知饥荒何处。
直觉的神话
The Secret的一大卖点就在于强调“感觉对”,“相信直觉”。我很奇怪为什么无数人为这个荒谬结论着迷,大概是因为传统的成功学强调艰苦奋斗,而如今居然出现这么舒服而成功的妙事。事实上正是“感觉对”造就了无数的悲剧,哪对谈恋爱的不是因为感觉对?哪个杀人的不是因为感觉对?哪个狂吃麦当劳肯德鸡的不是因为感觉对?希特勒感觉更是对得不得了。
《眨眼之间:不假思索的思考力量》(Blink: 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的作者格莱德维尔向我们表明,能当场做出判断的人通常表现出惊人的洞察力。举例来说,有一些艺术品鉴别大师,他们在鉴定一个号称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青年雕像时,能够凭直觉就判断出那是赝品。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快速决策都是准确无误的。《眨眼之间》作者也相当重视“不假思索的思考方式”的缺点。他指出,有些时候快速决策可能会铸成大错。一个灾难性的例子就是1999年发生在布朗克斯地区的阿马杜·贾洛被杀案。当一位从几内亚移民到美国的街头小贩走出公寓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候,4名便衣警察发现了他并向他开了41枪。他的种族、有限的英语水平、居住在犯罪活动猖獗街区的事实以及在午夜面对渐渐逼近自己的高大陌生男子所表现出的某种程度的恐惧,都使这些警察做出了一系列错误的判断。
事实上做过数学题的都知道,直觉宝贵,但不靠谱的例子比比皆是,对初学者尤甚。“遗憾的是,直觉既然只是易犯错误的人脑的产物,因此,决不是永远正确的。根据普拉特和贝克的调查,百分之七的科学家报告说他们的直觉一贯正确,其余的人估计:有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九十不等的直觉日后证明是正确的。即使如此,这也可能是个比实际情况更乐观的估计,因为成功的例子往往比失败的例子更容易被记住。几位著名的科学家曾说,他们的大部分直觉后来都证明是错的,现在也都忘了。”(《科学研究的艺术》P76)
且的确没有理由说有效的知识工作者主要倚靠的是直觉,“在我认识的那些有效的管理者中,有人能够运用逻辑和分析,有人却主要是靠他们本身的经验和直觉。有人能轻而易举地决策;有人却每次都一再苦思,饱受痛苦。”(彼德.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印证的神话:什么是科学?
科学的准则是原则上可能被事实证伪,断言的本质在于它所否定的东西,因此要有对概念精确的界定,“一个人犯贱以后一定倒楣”这样看来高深的话事实上毫无科学可言,因为概念模糊,预言者总可以把倒楣的人判定为在某方面犯贱。正如科斯(R . Coase)指出,模糊不清的理论永远不会被清楚地证明是错的。要将一个模糊地错的理论,以“新阐释”改为模糊的对,并不困难。The Secret正是这样的万能胶,任何现象它都可以解释为是你自己“吸引”而来。一个人这样自娱自乐也就罢了,问题在于其他闻道者仿佛真理在手,百发百中,屡试不爽,孰不知这只是确定性的幻觉。
因此,对理论的评价,应当以预测性为准。如经济学断言价格下跌则需求上涨,这样的定理面对未知的未来推出了原则上可能被事实证伪的假设(需求可能下跌,可以用客观数据验证),正因此我们排除了其他的可能,以更有效地操控未来。而The Secret中的所谓法则也可以推出预测假设,但是很遗憾,这些假设在现实面前将被蹂躏得无地自容,如多个人都祈求在比赛中拿到第一名,总有人要失效,而这时“救世主”会站出来给出各种解释理由,如“不同的人相信的程度不一样”,“关键不是第一名,而是快乐”,但这些补救都如占星术般苍白无力。按照The Secret理论一架飞机上只要有两个人担心出现事故这飞机就崩定了。当然,笃信者在波折的人生当中好不容易见到救世主抛出的“救命稻草”,宁愿选择忽略事实,而不要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历史上这种事早已屡见不鲜,“许多教派和信徒都曾经预言,在某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信仰该教派的人都将会得到拯救而进入一个极乐世界。每个教派都预言说,当这一天到来时,会发生一件无法避免的重大事件,即通常所说的世界末日。当然,这些预言最终都被证明是假的。但对于那些极度恐慌的教派成员来说,这些预言从来都没有应验过。但历史却记录下这让人不可思议的情景。信徒并没有从幻灭中醒悟过来,相反,他们对自己的信仰更加坚定起来。(篇幅所限,《影响力》中译版p156页有完整诠释)”
固然人有能力让自己相信任何与事实不符的信念,不信去精神病院看看,然而笃信者要费很大力气让自己维持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而长远看来,实事求是才可能得到最好的理论--要知道巫术盛行的年代没有人发明出汽车。更可怕的是,“救世主”会根据这些含糊的理论推出足以毁人的命题,例如生病可以不用管,依靠意淫足够治疗一切。人可以不用吃饭。我们应该不用上班,只用坐在家里想像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因为出去工作是很累的,而想像才最符合自然法则。我们可以尽管使用石油天然气,因为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将地球毁灭得再坏,只要有我们无限的想象力,我们就可以补救。当然“救世主”会站出来指出我这些说法不符合理论教旨,那么就请给出一些有预测性的命题。
是的,The Secret那套我懂。事实上,科学界对这些“超科学”的研究并不太反对,因为可能是新科学的发缘,如厦门大学中科院院士赵玉芬,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就曾经参与过气功的研究,然而不曾有科学家站出来支持气功--这是做学问的态度,这些东西可能存在,但学者下结论要无比谨慎,而事实证明当年的气功热气数全尽,是的,气功可能有强身健体的效果,但假如气功热今天还在的话,我打赌高考学子一半去练提高智商的气功,而几年后前途全毁,破口大骂--正如The Secret目前这种搞笑无比的现象。是的,人类的确有可能拥有无限的潜能,而现实是人类身上也有着无穷的限制。
其他
如对名人名言的扭曲,爱因斯坦事实上根本不信教,他所相信的上帝是斯宾诺莎的理性神,也就是自然规律,和The Secret那个所谓规律扯不上半点关系。类似例子和漏洞甚多,到此足以一剑封喉,便不一而足了。
科学与伪科学之间
不可否认的是The Secret中有许多富有洞见的教益,观注顺利之事,对凡事期待,感恩,无疑这些都会让人更加快乐甚或更容易成功。且其中的一些说法也可以找到科学依据,如生理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心里想着一个愉快的词语时,脸上数百个肌肉会有细微的变化。然而要记得,所有高明的骗术都是将忽悠夹杂在真理之间。有笃信者报告回顾自己的过往无不印证了吸引法则,事实上弗洛依德早就有言"Character is destiny(性格决定命运)",独特的性格,兴趣,自然会造就一条充满偶然的必然道路,从这个角度看人生有一种必然性的美感,可以超出理性之外。命运的一环扣一环的“蝴蝶效应”也让人觉得有神奇之感。但推广到出自自然界的定律则是无知和荒谬。而许多所谓神奇的吸引经历不过是人脑选择性过滤的必然结果罢了。
总之,将人类的潜能推广到尽,认为人无所不能,是以偏概全和不负责任的行为。The Secret的救世主们不会成立组织,因为他们所要的只是商业收益。然而The Secret的忠实信徒却成了救世主的弃儿。
结论
无数人以为自己在独立思考,其实只是从迷信原来的权威到盲从新的权威。人类是善于遗忘的物种,我们总说“以史为鉴”,而现实中悲剧的车轮在反复碾转,宗教火烧布鲁诺的悲剧距离美国迫害科学家的麦卡锡计划不过几百年。而今的“潜能运动热”,“The Secret”热不只是在重复文革中大跃进的悲剧吗?不正是XXX功的再生?
对神性的要求是人类无可抑制的渴望,然而只有对科学精神的追求才是人类最可信赖的期望,神话没有带来汽车与飞机,是科学的发展带来了互联网与方便。我绝不否认感情与激情的作用,事实上科学工作本身也是由一种宗教式的献身精神而推动的。然而我想强调的,是这种热情需要理性的维护,否则它带你走向的将是万丈深渊。同样我也热爱文学、哲学甚至唯心主义中对人心微妙的描述和精辟的概括,但没有理性和实证的约束,它会是晶莹透剔的毒果。
大师的信徒们,我只是担心在现实的洪流中幻想能带你们走多远,正如发现DNA的克里克所说:“我们可以做梦,但现实已经无情地敲响了大门。”是的,诸神的黄昏,已经沦陷。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xiyinli/11190.html
相关阅读:墨菲博士解释祈祷的力量
向宇宙下订单 13总结 14每日生活小叮咛
关于我的世界的频率相关性
选择你的实相
比神更快乐之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