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联合国的前身——“国际联盟”召开(裁载)军会议。当时会议的惯例是,发言时只允许使用英、法两种语言。中国代表团团长蒋作宾先生(题提)出,自己发言时要说汉语。他的提(议意)遭到了一些国家的(返反)对,说一是惯例不能随便改,二是中国文字(推难)懂,不易于(推难)广。
对此,蒋作宾先生一一作了义正词严的反驳。他说,使用英、法两种语言虽然是惯例,但这却是不公平的,因为它把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所使用的语言排除在外了,忽视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国际联盟还有什么意义呢?至于说汉语(推难)懂,每个国家都以自己的语言为骄傲,认为自己的语言是最易于世界通行的。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对世界文明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只要你热爱她,你会发现她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到了中国代表发言的时候,蒋作宾庄严地走上讲台,面对世界各国代表,他神情自若,不卑(bēi)不亢(kàng)地用汉语进行发言。
他一开口就震动了所有的代表。散会后,代表们纷纷表示在国际会议上还是第一次听到汉语,中国真了不起!
从那以后,经过中国人的不懈(xiè)努力,最终使汉语成为联合国正式的使用语言之一。
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下面打“√”。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
(1)一向的做法;常规。( )
(2)理由正当充分,措词严正有力。( )
(3)神情脸色自然,跟平常没什么不同。形容人遇事不惊,非常镇静。( )
3.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蒋作宾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裁提议反难推难……3.沉着冷静,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答案不唯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xiaoxue/987928.html
相关阅读:《老师的眼睛》五年级阅读题和答案
《玛丽的微笑》四年级阅读和答案
华佗学医阅读训练(附答案)
《蜻蜓》三年级阅读和答案
《高贵的施舍》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