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盛唐诗人的《别董大》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冬风吹雁雪纷纭。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二
六翮飘?私下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赏析
在唐人赠别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诚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大方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挚情义,刚强信心,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迈健美的颜色。的《别董大》便是后一种作风的佳篇。
这两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有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风行胡乐,能观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未几。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两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豁达的胸怀,豪放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动慷慨,鼓励人心。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由短暂的聚首当前,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窘迫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厚的感叹。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懂得。第一首却胸襟宽阔,写分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浑豪迈,堪与“国内存良知,天边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以其内心之真,写分手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远景色,故能悲壮。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风景。
落日黄云,大野苍莽,唯北方冬日有此气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刻,即不免斫伤气概。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傍晚,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秀士而沦落至此,多少使人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情愿。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必尽力量,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悠扬,居心之良苦,友谊之深厚,别意之凄酸。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友人的安慰:此去你不要担忧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晓得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洪亮,如许有力,于慰藉中充斥着信心和气力,鼓励朋友振作精力去斗争、去拼搏。因为是知音,谈话才朴质而豪放。又因其沦落,才以愿望为慰藉。
“六翮飘?擅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本日相逢无酒钱。”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这两首早期不自得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别人羽觞,浇本人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盼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念跟力气的感到。
诗人在行将分别之际,全然不写千头万绪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豪情地激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将来。诗之所以卓绝,是由于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河岳英魂集》)、“以气质自高”(《纪事》),因此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假如不是诗人心坎的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斯坚韧不拔,也就不能使此朴实无华之语言,锻造出这等坐怀不乱、醇厚动听的诗情。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ju/85471.html
相关阅读:《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译文注释_《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
《清平乐?红笺小字》译文注释_《清平乐?红笺小字》点评_晏殊的
箜篌谣原文_翻译和赏析
《采莲曲》译文注释_《采莲曲》点评_白居易的诗词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_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