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秦观《泗州东城晚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诗歌鉴赏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秦观《泗州东城晚望》原文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柳永《泗州东城晚望》注释

、泗州:旧城在淮水边上,又称泗州临淮郡,在今江苏省盱眙县西北,清代康熙年间(662-722)已沉入洪泽湖。

2、渺渺:水远的样子。

3、白水:指淮河。

4、舳舻(zhú lú):指船。舳,船后舵;舻,船头。

5、夕霏:黄昏时的云气烟雾。

6、林梢:林木的尖端或末端。

7、淮流:淮水。

8、转处山:指泗州南山。

秦观《泗州东城晚望》翻译

白色的河水环绕着的泗州城,孤零零地,显得那样邈远。黄昏迷?的轻雾下,船儿静静地停泊着,不时地传来舟人的语谈。成片的树林上空浮现着一抹黛影,青翠如画;我想,它一定就是那座淮水转折处的青山。

秦观《泗州东城晚望》赏析

《泗州东城晚望》是北宋文学家,词人秦观的一首七言绝句写景诗,此诗前两句着重写水,三四两句着重写山,主要描述了夕阳西下之后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向往一种朦胧而不虚幻、恬淡而不寂寞的境界。

这首诗画面的主色调既不是令人目眩的大红大紫,也不是教人感伤的蒙蒙灰色,而是在白水、青山之上蒙上一层薄薄的雾霭,诗人从而抓住了夕阳西下之后的景色特点,造成了一种朦胧而不虚幻、恬淡而不寂寞的境界。这种境界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是一致的。诗人当时站在泗州城楼上,俯视远眺,只见烟霭笼罩之下,波光粼粼的淮河像一条婉蜓的白带,绕过屹立的泗州城,静静地流向远方;河上白帆点点,船上人语依稀;稍远处是一片丛林,而林梢的尽头,有一抹淡淡的青色,那是淮河转弯处的山峦。

前两句着重写水。用了“渺渺”二字,既扣住了题目中“晚望”二字,又与后一句的“夕霏”呼应,然后托出淮水如带,同孤城屹立相映衬,构成了画面上动和静、纵和横的对比。舳舻的原意是船尾和船头,在这里指淮河上的行船。诗人可能是嫌全诗还缺少诉诸听觉之物,所以特意点出“人语”二字。这里的人语,不是嘈杂,不是喧哗,而是远远飘来的、若断若续的人语。它即使全诗的气氛不致于沉闷,又使境界更为静谧。

三四两句着重写山。在前一句中,诗人不从“山”字落笔,而是写出林后天际的一抹青色,暗示了远处的山峦。描写山水风景的绝句,由于篇幅短小,最忌平铺直叙,一览无余,前人因此这样总结绝句的创作经验:“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对此中“三昧”,诗人深有体会。在他笔下,树林不过是陪衬,山峦才是主体,但这位“主角”姗姗来迟,直到终场时才出现。诗的最后一句既回答了前一句的暗示,又自成一幅渺渺白水绕青山的画面,至于此山本身如何,则不加申说,留待读者去想象,这正符合前人所谓“句绝而意不绝”的要求。

秦观的诗词作品全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ju/612830.html

相关阅读: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译 赏析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昏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张衡《归田赋》原文及翻译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