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原文 翻译 赏析
西门豹治邺原文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渐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yuàn)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余钱持归。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治新缯(zēng)绮?(hú)衣,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tí)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从来久远矣。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皆曰:“诺。”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十二渠经绝驰道,到汉之立,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相比近,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邺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长吏终听置之。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哉!
西门豹治邺注释
、邺:古地名,今河北临漳县西,河南安阳市北。
2、会:会集
3、三老:古代掌管教化的乡官
4、廷掾:县令的助手,负责处理案件
5、祝巫:巫婆
6、行视:到处物色
7、小家女:贫穷人家的女儿
8、娉取:同“娶“娉娶
9、治:做
0、缯绮?:上等绸料
、间居:单独居住
2、张缇绛帷:张挂起大红色和赤黄色的帏帐
3、幸:希望,荣幸
4、豪长者:地方豪绅
5、所:左右,表示约数
6、趣:同‘促’,催促
7、白:禀告
8、磬折:像磬的形状一样弯着腰,形容十分恭敬
9、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百姓可同他们一起享受成功,不可与他们商量事情如何开始
20、利:利益
2、给足:即家给人足,家家富裕,人人温饱 给:丰足
22、且:将
23、是:这
24、即:假如,如果
25、告语:告诉
26、即:马上
27、状:看样子
28、奈之何:怎么办
29、即娉取 娉,通“聘”;取,通“娶”; 娉取:聘娶
30、复使一人趣之 趣,通“促”,催促
3、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 傍,通“旁”,旁边,侧边。
32、所,通“许”,表示约数。
33、单衣,通“禅衣”。
34、几,通“岂” ,难道
西门豹治邺翻译
魏斯当诸侯王的时候,西门豹出任邺县令。他到邺县,会集地方上德高望重的人,问他们有关老百姓痛苦的事情。这些人说:“苦于给河伯娶媳妇,因为这个缘故,本地民穷财尽。”西门豹问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回答说:“邺县的三老、廷掾每年都要向老百姓征收赋税搜刮钱财,收取的这笔钱有几百万,他们只用其中的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媳妇,而和祝巫一同分那剩余的钱拿回家去。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女巫巡查看到小户人家的漂亮女子,便说‘这女子合适作河伯的媳妇’。马上下聘礼娶去。给她洗澡洗头,给她做新的丝绸花衣,让她独自居住并沐浴斋戒;并为此在河边上给她做好供闲居斋戒用的房子,张挂起赤黄色和大红色的绸帐,这个女子就住在那里面,给她备办牛肉酒食。这样经过十几天,大家又一起装饰点缀好那个像嫁女儿一样的床铺枕席,让这个女子坐在上面,然后把它浮到河中。起初在水面上漂浮着,漂了几十里便沉没了。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担心大巫祝替河伯娶她们去,因此大多带着自己的女儿远远地逃跑。也因为这个缘故,城里越来越空荡无人,以致更加贫困,这种情况从开始以来已经很长久了。老百姓中间流传的俗语有‘假如不给河伯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把那些老百姓都淹死’的说法。”西门豹说:“到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希望三老、巫祝、父老都到河边去送新娘,有幸也请你们来告诉我这件事,我也要去送送这个女子。”这些人都说:“是。”
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到河边与长老相会。三老、官员、有钱有势的人、地方上的父老也都会集在此,看热闹来的老百姓也有二三千人。那个女巫是个老婆子,已经七十多岁。跟着来的女弟子有十来个人,都身穿丝绸的单衣,站在老巫婆的后面。西门豹说:“叫河伯的媳妇过来,我看看她长得漂亮不漂亮。”人们马上扶着这个女子出了帷帐,走到西门豹面前。西门豹看了看这个女子,回头对三老、巫祝、父老们说:“这个女子不漂亮,麻烦大巫婆为我到河里去禀报河伯,需要重新找一个漂亮的女子,迟几天送她去。”就叫差役们一齐抱起大巫婆,把她抛到河中。过了一会儿,说:“巫婆为什么去这么久?叫她弟子去催催她!”又把她的一个弟子抛到河中。又过了一会儿,说:“这个弟子为什么也这么久?再派一个人去催催她们!”又抛一个弟子到河中。总共抛了三个弟子。西门豹说:“巫婆、弟子,这些都是女人,不能把事情说清楚。请三老替我去说明情况。”又把三老抛到河中。西门豹帽子上插着簪,弯着腰,恭恭敬敬,面对着河站着等了很久。长老、廷掾等在旁边看着的都惊慌害怕。西门豹说:“巫婆、三老都不回来,怎么办?”想再派一个廷掾或者长老到河里去催他们。这些人都吓得在地上叩头,而且把头都叩破了,额头上的血流了一地,脸色像死灰一样。西门豹说:“好了,暂且留下来再等他们一会儿。”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廷掾可以起来了,看样子河伯留客要留很久,你们都散了吧,离开这儿回家去吧。”邺县的官吏和老百姓都非常惊恐,从此以后,不敢再提起为河伯娶媳妇的事了。
西门豹接着就征发老百姓开挖了十二条渠道,把黄河水引来灌溉农田,田地都得到灌溉。在那时,老百姓开渠稍微感到有些厌烦劳累,就不大愿意。西门豹说:“老百姓可以和他们共同为成功而快乐,不可以和他们一起考虑事情的开始。现在父老子弟虽然认为因我而受害受苦,但可以预期百年以后父老子孙会想起我今天说过的话。”直到现在邺县都能得到水的便利,老百姓因此而家给户足,生活富裕。十二条河渠横穿御道,到汉朝建立时,地方官吏认为十二条河渠上的桥梁截断了御道,彼此相距又很近,不行。想要合并渠水,水渠将至驰道时,把三条渠道合在一起,架一座桥梁。邺地的百姓不肯听从地方官吏的意见,认为那些渠道是经西门先生规划开凿的,贤良长官的法度规范是不能更改的。地方长官终于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放弃了并渠计划。所以西门豹做邺县令,名闻天下,恩德流传后世,没有断绝停止的时候,难道能说他不是贤大夫吗?
西门豹治邺赏析
这是一篇历史散文,写西门豹治邺的两大实绩:革除“为河伯娶妇”的陋习,凿渠引水灌溉农田。革除陋习是全文的重点,兴建水利是辅助性的笔墨。二者所用的笔法很不一样:前者主要通过描绘,再现当时的场景;后者主要采用记叙,说明有关的情况。从了解西门豹的全人来说,这两部分不可或缺。但若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看,前一部分堪称精彩,后一部分则流于平淡。
前一部分有两个层次:介绍“为河伯娶妇”的情况与描叙如何革除这一陋习。第一层次着重写西门豹与长老的两次问答。第一次回答引出“为河伯娶妇”这件事,但回答过于简略,因而又引出西门豹的追问与长老的详细回答。长老的答话可以归纳为三点:指出“为河伯娶妇”的罪魁祸首是三老、廷掾与祝巫;描述从选女到嫁女的具体过程;交待这一陋习由来已久,后果严重。从答话中不难看出,长老对于这一陋习,态度是鲜明的,但又无可奈何。西门豹的反应又是如何呢?文章一开头,写他一到邺县,风尘仆仆,便召见长老,访问民间疾苦,见出是一个关心百姓痛痒的好官吏。而在听了长老的详细介绍以后,却变得无动于衷,只是平平淡淡地告诉长老,到为河伯娶妇的日子,希望三老、巫祝、父老都到河边去送女,他自己也将出席。这就不由得令人产生悬念,是因为听了长老的介绍退缩了么?或是本来就准备入乡随俗,听之任之?而读罢下文才如梦初醒,原来这是西门豹的以退为进,欲擒故纵。
在第二层次中,西门豹以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面貌出现。对于河伯娶妇,他仿佛比谁都更相信,也更虔敬:他以所嫁女不美作借口,解救了这一女子;接着以向河伯报告情况为理由,将大巫妪投入河中;之后又以催促大巫妪返回以及女子“不能白事”为幌子,先后把大巫妪的三个弟子以及三老投入河中;最后还准备以催促巫妪、三老返回为名,将廷掾、豪绅投河,吓得这班家伙跪地求饶,才算结束了这出由西门豹亲自执导的好戏。从此以后,为河伯娶妇的陋习不禁自止,再也没有人敢提起了。
从革除为河伯娶妇这一陋习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西门豹胆识过人,谋略超群。他明知这一陋习由来已久,自己所面对的势力十分强大,不仅有恶势力的代表三老、廷掾与巫祝,而且还有被愚弄而并不觉悟的百姓。但他从长老的谈话中了解到这一陋习对百姓为害最烈,便毅然决然地担负起了移风易俗的重任,主动地向恶势力发起挑战,并且战而胜之。如果没有必胜的信心与压倒一切的气概,是不可能进行这一场表面上看来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斗争的。但西门豹又不是一个勇者的形象,而是一个智者的形象。他的识见与胆略并不是外露的,而是内含的,是他作为智者形象的深层性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革除为河伯娶妇陋习的整个过程中,听不到西门豹的一句豪言壮语,见不到他有任何剑拔弩张的表示,有的只是与识见胆略相联系的充满睿智的种种谈吐与行为。他在听取长老的介绍时,就已在心中孕育了一个革除陋习的成熟的方案,决心将计就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为河伯娶妇的仪式来惩治假借河伯名义以中饱私囊的坏人。当他轻描淡写仿佛随便说出准备参加为河伯娶妇的仪式时,实际上已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为实施斗争方案跨出了坚实的一步。到了为河伯娶妇的日子,他解救女子,将大巫妪等一一投入河中,于香烟缭绕之中频动杀机,无不是经过深思熟虑,逐一作了精心的设计的。为解救女子,他传令:“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早已存心在“好丑”上做文章,并已准备好了答案??“是女子不好”。补救的办法也有了:“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大概大巫妪还没有反应过来,纵然反应过来了,也容不得她分说,西门豹已“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即使”,说明是马上发令;“共抱”,表明有好几个人一起动手。紧接着又以事先想好的理由,将大巫妪的三个弟子以及三老一一投入河中。真是高潮迭起,惊心动魄。看来西门豹很懂得掌握斗争的节奏,在连沉数人以后,毕恭毕敬地长久地站在河边,装出静候河伯回音的样子。这是向对手施展的心理战术,让对手在陡然急转的形势面前正视自己的尴尬处境。尤其有趣的是,他还提出再让一人到河伯那里去催促大巫妪等人返回,但引而不发,不像对大巫妪那样“即使吏卒共抱”“投之河中”,而是故意留出回旋的时间,好让廷掾与豪长者主动下跪求饶。西门豹则继续假戏真唱,一假到底,仍然以河伯作护法神与对手从容周旋,直至把对手彻底击溃。至此,一个老谋深算、料事如神、玩强敌于股掌之上的智者形象十分传神地得到了表现。
第二部分写西门豹兴建水利,在第一部分中已有伏笔。长老在向西门豹介绍为河伯娶妇的有关情况时,就曾提到过民间俗语,即如果不为河伯娶妇,就会“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也就是说,必须为河伯娶妇,否则就会发大水,淹死人。第一部分写了不为河伯娶妇,至于后果会不会真的“水来漂没,溺其人民”,还有待于第二部分来回答。可见两部分看似游离,实则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后一部分在内容上可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关于西门豹的远见卓识。百姓们嫌修渠吃苦,不想干,西门豹却毫不动摇。他说:“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一是关于西门豹兴建水利的深远影响。文中写到,百姓们都得到水利,由穷变富,后代官吏想要合渠水,改桥梁,百姓们认为是西门豹当年开凿的,不愿意改变。由此可见,西门豹在后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没有听说过西门豹在邺县给自己树立过记功的丰碑,但他为邺县百姓除弊兴利,这是他在邺县百姓的口碑中无意间留下的一段最好的记载。
西门豹在邺县做出的成绩,自然离不开他自身的条件,但也与他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有关。魏文侯魏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师事卜商、段干木,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政治、经济的改革,使魏国成为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西门豹正是在魏斯的支持下来到邺县,顺应了这股改革的潮流才有所作为的。表面上看来,是西门豹这位英雄开创了邺县的新天地,实际上却是改革的大背景把他推到了历史的前台,归根结底还是历史造就了他这位英雄。通过本文,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魏文侯时期魏国充满生机蓬勃发展的现实。
《西门豹治邺》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在历史散文中糅入小说、戏剧的笔法。文章构思巧妙,如同小说;冲突尖锐,又像戏剧。西门豹在听了长老的详细介绍之后,将计就计,表示要参加为河伯娶妇的仪式,在行文上,这是故作狡狯,有意不把窗户纸捅破,构思之巧,即使在以虚构擅长的小说中也属上乘。西门豹对大巫妪等人进行惩治,妙语连珠,险象环生,在正剧的严肃氛围中,演出了一幕又一幕令人喷饭的幽默喜剧。如此富于戏剧性的表现。这在历史散文中也是颇见特色的。如果说《西门豹治邺》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智者形象的话,那么,这一形象之所以塑造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又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巧妙的构思与富于戏剧性的表现。据褚少孙在《史记?滑稽列传》中的自述,他平生“好读外家传语”。所谓“外家传语”,是指六经以外的史传、杂说。可见他治学不主一家,旁求博采,所见必多,这正是他能够写出并写好《西门豹治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县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写两千多年前,西门豹治邺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以民为本,敢作敢为,与民做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ju/434812.html
相关阅读:张衡《归田赋》原文及翻译 赏析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昏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译 赏析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