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
——在卢博维茨附近的林间——
[德国]艾兴多尔夫
哦,宽广的山谷,哦,高处,
哦,美丽、翠绿的林薮,
你是我的痛苦和欢乐,
也是虔诚的住所!
在外地,常遭欺骗,
纷乱、忙碌的世间,
绿色的天幕,请你在我周围,
再划上一道弧线!
在那曙光初升的早晨,
地上的雾霭闪烁和蒸腾,
鸟儿欢乐的啼啭,
在你内心发出共鸣:
但愿浊世的纷争,
消散得一千二净,
到时你会,
再次焕发出青春!
在那片森林里,
写有一句庄严的引文,
谈论人生的真谛
以及德行和爱情。
我已忠实地念完
朴实无华的至理名言,
它渗透我的整个心身,
其义自见十分明显。
不久我将离你远行,
泊他乡,行踪不定,
在光怪陆离的旅途,
观赏人生的戏文。
在我一世的途程,
你那力量的真诚
将振奋孤独的我,
使我的心永葆青春。
(韩世钟译)
【赏析】
卢博维茨(今属波兰)是艾兴多尔夫的出生地,他在此地度过了年少时光,并依照他的古老贵族家庭的传统,早早信奉了天主教。从他的诗歌来看,他的青少年时光应当是轻松幸福的,倒是成年后坎坷不断,如他的天主教信仰给他带来的种种排挤,以致他被迫辞去了公职。无论如何,诗人眼中的,特别是故乡的自然环境,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印象。这一点充分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本诗作于1810年,修辞手法,以浪漫的想象描绘出卢博维茨林间的美景,反映了诗人从自然中汲取力量,超越现实有形界限的向往。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秉承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传统,多有反抗现实、崇尚自我、追求理想、亲近自然的特点。本诗首段即直抒胸臆,剖白那片森林对于诗人的意义,并非只是身体休憩的场所,而更是倦归心灵的港湾。诗人热切地盼望这片熟悉的森林能够为他营造无形的保护网,为他隔离开外界的烦忧与欺骗。次段通过描写清晨的雾霭和鸟啼,点明了这片森林的宁谧和与世无争。在这样的森林中人会忘却烦恼,得到新生。森林所代表的大美无言的自然,何以有这样的魔力,能够抚平诗人心中的郁结呢?第叁段给出了答案。森林教会诗人的是一段隐秘的箴言,这段箴言“谈论人生的真谛/以及德行和爱情”。这里典型地反映了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特点:摈弃理性思维,强调用灵性去感应自然,用主观感性的心灵世界去迎合自然无声的吸引。森林与自然与其说是实体,不如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摆脱肉体与尘世的自由的精神世界。而人生的真谛、道德的锤炼与无尽的爱情,就是精神世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诗歌的末段流露出拳拳的依恋,不久之后,诗人即将漂泊他乡,离开熟悉的环境,走向陌生未知的将来。人生如戏,谁也不知道剧本中编写了什么。支撑诗人勇敢地穿越生活现实的力量是什么呢?或许正是对故乡永远的眷恋,成为振奋他前进的动力,使他能以年少时候的青春幻想,抵抗光怪陆离的现实侵扰。谢林曾说:“大自然是有形的精神,精神是无形的大自然。”浪漫主义诗人想从自然中汲取的,不正是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么?(胡晓华)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ju/226688.html
相关阅读: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译 赏析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昏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张衡《归田赋》原文及翻译 赏析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