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昨天下午,五点多钟_诗歌鉴赏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诗歌鉴赏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昨天下午,五点多钟

[俄国]涅克拉索夫

昨天下午,五点多钟,

我偶然走到千草广场,

只见一个女人在受鞭刑——

一个年轻的农村姑娘。

她没有吐出一声呻吟,

只有鞭声把空气撕碎......

我不禁向诗神?斯喊道:

“看哪!你的亲姐妹!”

(飞白译)

【赏析】

《昨天下午,五点多钟》这首短诗作于涅克拉索夫的创作早期(1848年),它记载了诗人亲眼目睹的一件事。为了强调事件的现实性,诗人用的是朴素、简洁、新闻报道式的语言:时间——昨天下午五点多钟,地点——彼得堡的干草广场,组词,事件---个女农奴在遭受酷刑。但是,虽说朴素、简洁,其中却?含着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美学思想。诗人将抒情和政论熔于一炉,既抒发了强烈的情感,也宣告了自己的文艺主张,表明了自己的美学观点。在19世纪的欧洲诗苑中,浪漫主义诗人摒弃繁文缛节、片面追求文雅的古典诗风,打破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在创作中直抒胸臆,让澎湃的情感溢于言表。涅克拉索夫受启发于这些浪漫主义诗人,但又不同于他们,他不是像他们那样去歌颂大自然,没有像他们那样挖掘大自然中的美,而是从俄国下层农民中撷取诗歌主题,从下层人物身上发掘美。他更不像同时代的俄国纯艺米派的诗人费特、迈科夫,如果说费特、迈科夫等人的?斯是头戴玫瑰花冠的女神,那么涅克拉索夫的?斯形象却是这首诗中所提及的受鞭打的女农奴。自1848年写成这首《昨天下午,五点多钟》之后,一个个被鞭打的女农奴的形象,构成了涅克拉索夫诗歌常见的主题。这首短诗尽管形式并不纯熟圆润,但已显示出诗人独具的艺米特色,特别是一系列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形象鲜明,效果强烈,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首先,诗人在第一节中多次重复合口元音[u](俄语字母y和kO,以表现压抑的悲伤的感情;在第二节中却多次重复开口元音[a](俄语字母a和s)以表现愤怒抗议和诗人的?喊。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并不是沉溺于悲哀之中,而是赋予诗歌以悲壮雄豪的气概。

其次,诗中采用了婉曲笔法,他没有正面去描写被鞭打的女农奴的惨状,因为这惨状是不堪目睹的,他只是写下了“鞭声把空气撕碎……”,而没有描述出的女农奴血肉模糊的形象,是能够想象得到的——空气尚且被“撕碎”,何况人的皮肉?诗人这样的描写,更充分表达了他内心深挚的情感以及强烈的仇恨,比直写更具有艺米感染力。

再则,诗人采用了对比法。在呼?着的皮鞭声音下,挨打者却没有一丝声音,这一对比,使暴虐者的专横跋扈的形象和被压迫者的含冤忍辱但毫不屈服的形象跃然纸上,激起读者对压迫者的强烈的愤恨,以及对被鞭打的女农奴的深切同情。

当然,修辞方式是以内容为前提的,诗歌的艺米形式是为主题思想服务的,涅克拉索夫自己就曾说过:“在形式上要舍得下工夫,诗的风格必须和主题相当。”正因为《昨天下午,五点多钟》确定了他自己心中的?斯的形象,所以又使他选择了供自己?斯穿的合身的“服装”。(吴德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ju/221408.html

相关阅读:“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昏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译 赏析
张衡《归田赋》原文及翻译 赏析